首页 > 女生言情 > 再生于明初 > 第372章:货币

第372章:货币(1/2)

目录

台员投向大明市场的新产品包包极受欢迎,昂贵的价格只能是富贵人家的公子哥们享用,他们出门如果不背上个新式的包包就会觉得没面子。

台员投放大明的还有其他一些高档的商品,大多是玻璃制品,现在的品种还不多,只有玻璃杯盏和老花镜,数量也不多,形成了有价无货的状态。

刘璎的重点还是在民生上,现在看,大宗的商品是粮食和布匹,这才是民生之根本。特别是在荒年不要饿死人,在寒冷的冬天有衣服穿。

台员对大明和海外的贸易日渐发达,台员自身的农工商也就繁荣起来。可是繁荣也有繁荣的苦恼问题。

什么问题呢?

这一天刘诚来到王府见刘璎,他说:“大侄子,钱币的事情也该想想办法了,不能总是闹钱荒,咱们现在是台员王国了,完全可以自己铸钱呀。”

由于刘璎的坚持家里人一概都不准称呼王爷,还按原来的称呼,所以刘诚还是叫他大侄子。

钱荒是怎么回事呢?不是没钱,台员富的很,可以说金银堆积如山。这里的钱荒说的是市面上的零钱不够用,所谓零钱就是官府发行的铜钱。台员市面上一直使用大明朝廷发行的铜钱,当然是从大明流通过来的。

刘璎:“二叔别急,我也正在想这个事。从前咱们没有名分,怕招惹了朝廷,哪敢自己铸钱呀?现在咱们有了名号,是该改变了。二叔您有什么章程没有呢?”

刘诚:“这我倒是没细想过,不就是铸铜钱吗?朝廷的铜钱叫大明通宝,咱们就发行台员通宝好了。”

在这里先要说

说古代的钱币,否则搞不明白。

古代一般都是以银子作为货币的,所以金属的银子无论外观是什么样都可以当做货币使用,它的计量单位就是“两”。如果折算成现代人民币,一两银大约等于500元。这种折算只很粗糙,因为古代金属银的产量低,价格就会偏高,其价值在各个朝代变化很大。

注意,古代是一斤等于16两。一斤是500克,所以一两等于31。25克。但是各个朝代的重量标准有变化的,所以上面的转换数字只是个大概。

顺便说一句,有人说:一两等于50克,古人是16两一斤,所以古代的一斤等于800克。这完全是错误的,错在算反了。

实际上把一斤等于16两改为10两是在1959年,目的是便于计算。但是一斤的重量没有变,它始终等于500克。

国库存放的银子或者私人银号的银子,无论是元宝还是银锭,都要标注重量的文字,比如“十两”。这些元宝、银锭就是货币,可以直接在市场流通。

为了携带方便,流通的还有银票,朝廷内务府和各家银号都可以发行银票,一般都是大额的,比如一千两的银票。所以银票也是货币的一种。

无论元宝还是银票,数额都很大,百姓日常用的都是小钱,如果使用银子都是分量很小的,叫银角子,有时候还需要剪得更碎,所以有散碎银两的说法。

银子是主币,但是百姓日用零钱都是小数目,使用银子就不方便了,所以历代王朝都要铸造辅币,就是铜钱,每个皇帝都要铸造自己

年号的铜钱。铜钱才是市面上用的最多的货币。

铜钱有大钱和小钱两种,一枚大钱等于10枚小钱,但是大钱发行的数量很少,市面上见到的都是小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