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议政院(1/2)
刘珞考中了秀才,这引起刘璎的疑惑,担心其中有科考舞弊。但是刘璎只是心里想想而已,并没有主动追究的打算,这到不是偏袒自己的兄弟,而是他认为打击个案意义不大,即便处理这一件,也不能阻止类似的事件再次发生。他清醒地认识到,这一切都是制度使然,只要制度不变就有打不绝的贪官。
但是制度只能慢慢改良,做彻底的改变是不可能的,强行改变可能会适得其反。推进历史进程的力量是巨大的,任何人也不能逆天而行。归根结底,改变民众的思想是漫长的历史过程。
由此刘璎也想到台员的官府机构欠缺很多,应该尽快补齐。比如现在只有总理衙门,它只是个行政机构,理论上说还缺少一个立法机构。如果总理衙门把制定法律的功能也都一并承担起来,这就不正常,自己立法自己执行,这就容易出问题了。
现代讲究三权独立,在古代是做不到的。但是古代也有自己的办法。比如刘基在朝廷里任职的督查院,它就兼有立法功能。
封建王朝的立法是很模糊的,历朝历代都有法典,但是未必认真执行,因为一切权利在皇帝手中,律法怎么执行全靠皇帝一句话。但是不管怎么说,毕竟还是有律法在那。
可是台员连督查院都没有,那就必须建立这么一个机构。
刘璎也想到他父亲还在家闲着,只要他愿意做事,倒是很适合他。为此他去征求父亲的意见。
按古人的规矩礼节,一家人住在一个大院子里,每日早晚都要给长辈问安。台员的大宅子建好了,虽然老太爷和老太太还在北竿岛没过来,但是刘谨三兄弟还是住进了大宅子
。因此刘璎每日都携妻子晨昏定省。
问安毕,刘璎对陈桂怡说:“你陪着咱娘说话,我和父亲有事情说。”
到书房后,刘璎说:“父亲还记得吧?咱家老太爷在朝中的督查院任职,这个督查院对朝廷的作用是什么呢?”
刘谨说:“对,老爷子是御史中丞。御史就是言官,叫督查院嘛就是监督朝中官员的意思。你这么问是不是也要建立督查院呢?”
刘璎:“是的,正如父亲所说,咱们也需要督查机构,以监督各级官员。朝廷的督查院是不是还有修改编制律法的职责呢?”
刘谨说:“关于律法就不一定了,在建朝之初是由咱家老太爷主导,参照前朝律法制订的大明律,朝中很多大臣也都参与了,当然最后还是皇上定稿。现在大明律已经有了,还需要修订吗?这样的事情没听说过,但是皇帝的圣旨诏书都是法律的依据,如果律法与诏书相抵触的,要以诏书为准,在算不算是修订律法呢?”
刘璎说:“哦,这么说督查院最主要的就是个言官机构,是用来监督朝中大小官员的。但是我所期望的机构可不仅仅是监督,它要有些权利的,要把制定律法修改律法的权利拿过来。律法不能让官员们制定,这就像刀不能削自己的把的道理一样。官僚制定的法律肯定有利于官僚自身,所以要把律法和官僚分开。”
这多少有些独立立法的意思了,也仅仅是意思而已,这个时代绝对搞不了什么权力的分割和独立。
刘谨说:“哦,这我就不懂了,你不妨仔细说说,你要建立的是个什么衙门,哦,对了,就是你说的机构。”
“机构”这个词对刘谨很新
鲜,但是也能明白大概的意思。
刘璎:“好吧,我在说的仔细点。我希望的这个机构能有裁决权力,对台员所有的官府行政、执法都有最终裁决权。”
刘谨:“啊?这权力也太大了吧?这不成了皇上啦?”
是啊,封建王朝就是皇上说了算,一言堂。
刘璎:“是啊,权力是不小。可是我的设想中它没有行政权,也没有执法权,更没有兵权。通俗地说,它不能发布政令,不能收税,不能掌管国库,也不能抓人,更不能审判民间的案子。这样一来,天大的权利仅仅限于官府内部,也就不会危害天下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