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鞋要合脚(1/2)
洪武五年四月初十,刘珞兴冲冲地来找他大哥刘璎,进门就喊:“大哥,大哥,我考中了!”
刘璎被惊动了,起身问道:“什么事?考中了……哦,你是说科举考试吗?”
“是啊,今天发榜,我刚看过。”
台员各个县同时开科考试,今天是发榜日期。
刘璎:“太好了,走,我也去看看。”
这是喜事,刘璎也为兄弟高兴。
兄弟二人携手奔县衙门去了,当然常随跟班的得跟着。
县衙门主持考试,榜单就贴在衙门侧面的墙上,老远就看到那里有不少人。现在台员的人口还不算多,但是历年的移民努力使得人口在逐渐增加。
古代里没网络,没电视,连报纸都没有,信息传播落后,所以尽管刘璎住在淡水城里,不认识他的还是多数。这也好,平时他可以随意地走一走,不会造成围观。
毕竟还是有认识他的,主动让开,还推搡其他人让开路,刘璎挤到前面看榜。
榜单上有二十个名字,刘珞排在第十六,也就是倒数第五名。但是只要上了榜单,那就有了秀才功名,按台员的规定就具备了做官的资格。
还是因为人口少,淡水县参加科举考试的才一百多人,取前20名,录取率百分之二十,与朝廷的科考相比,这样的录取率是很高的,多录取一些人是为了选官吏方便。
当然了,有了秀才功名也不一定非要做官,天下营生很多,各行各业都需要人才。
刘璎知道刘珞不爱学习,课业成绩不怎么样,能进入榜单已经是大出所望了,因此他很为弟弟高兴。
兄弟二人高高兴兴往回走,刘璎说:“这是大喜事,回去告诉家里人,咱们要大摆筵席庆贺!”
高兴之余,
刘璎似乎越想越不对劲,笑容慢慢退去,脸色凝重起来。
刘璎是聪明人,知道他兄弟读书平平,正常情况下他发挥最好也就是考个中等,上榜的可是少数精英学子,所以说刘珞考中了,是个非正常情况。难道这里边有猫腻?
刘珞感觉到他大哥脚步慢了,回头一看吓一跳,刚才还笑呵呵的大哥现在以,一脸的严肃。
“大哥怎么了,哪儿不舒服吗?”
刘璎愣了愣,知道自己失态了,连忙露出微笑说:“没什么,今天可能吃了什么不对劲,过一会就好了。”
这一瞬间,刘璎想的很多,思绪变化远远快于语言。但是他想到这个时候不要扫兴,还照常张罗,让全家高兴才好。
按正常逻辑判断,刘珞考中属于不正常,当然话不能说绝,例外的情况偶然发生也是有可能的,所以在没有掌握实情之下,不能胡乱判断。
理性地说,这里有问题是大概率的,如果有问题就是科场有舞弊行为,这在中国的历史上屡见不鲜,并且往往酿成大案,导致官员落马判刑甚至杀头。
此时刘璎可不想搞出抓贪官的戏码,他不愿意因此发生官场动荡,毕竟台员建政不久,需要稳定。
首先这事不归他管,刘璎在台员的地位最高,只是他没摆架子。在台员他就是国王皇帝了,哪有皇帝首先发难的呢?如果是有人揭发告状那就另当别论了,相信他也会秉公处理。
这件事如果真的有舞弊,他估计刘珞找人通融的可能性不大,因为刘珞的身份特殊,有没有功名无所谓,他用不着为此冒险。所以说更大的可能性是有官员打溜须,买好,以示对刘家的忠诚,主动投靠,最终还不是为个人捞利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