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远征船(2/2)
刘璎正在看造船厂送来的船只设计图和文案资料的时候他父亲来了,刘璎赶紧出迎。
刘谨没什么事,今天就转到刘璎这个“王府”来看看,他看到桌子上的图,就走过去仔细端详。刘璎解释说:“这是为远征船队设计的船。”
刘谨:“哦,这事我听说了,听说你打算派船队去很远的天涯海角,难道你也要找长生不老药吗?”
的确,古代的帝王总想着长生不老,永享富贵,最著名的就是秦始皇派徐福率领一个大船队出海找长生不老药。这是尽人皆知的故事,刘谨搞不明白自然就想到此处。虽然他相信刘璎不会去找什么神仙药,可是他真的不好理解。刘璎要做个合理的解释也不容易,总不能说我知道那边是南北美洲,那里有玉米、橡胶什么的吧?那是说不清楚的。
“父亲,瞧您
说的,我才多大年纪,怎么会想那种荒唐的事呢?可这件事怎么说呢?哦,这些天您也到处看了,不知道您注意到没有,这里有些草木果实是大陆上没有的。”
“是啊,有些水果从来没见过的,可是很好吃,还有好几种香料,用来做汤菜都很有味道。”
他说的香料就是花椒、大料之类的,还有很多热带的水果。
台湾和南洋众多岛屿上有很多物种是大陆上没有的,这些岛屿距离大陆不算太远,古代对海外交流不多,但是也知道某些物种,并且也有移植到大陆上的。但总的说,古代闭塞,岛屿上很多物产还不为人所知。
“父亲,正是这个原因让我想到,更远的地方一定会有更好的树木花草,有用的也会很多。我是在想,有没有比稻谷更好的庄稼,能够出产更多的粮食,又不挑拣良田,贫瘠的山地也可以种植。如果能找到这样好的庄稼,是不是利于对抗灾荒,解救更多的饥民呢?如果能得到更好的农作物,纵然有风险也是值得的。”
“哦,原来是这样。你忙吧,就不耽误你时间了。”
“父亲说的哪里话呀?您能来看我我巴不得呐。”
刘谨没说什么,可心里不以为然,固然他知道儿子聪明过人,可是说找什么新鲜植物还是太荒诞,没见过的东西怎么知道会有用呢?
送走了父亲,刘璎继续审查船只设计。
刘璎做事的原则是放手让大家来做,而不是事事亲躬,这样做可以培养更多的人才,自己也不至于忙忙碌碌。就说这次造船吧,就是由他提出要求交给船厂去做。
具体说,他要求造三艘特制的船,专用于这一次远航。因为远洋航行,风险大,那么船只就要大,抗风能力强,在大风暴中增加
生存的机会,所以最好要大于两千料(一千吨)。
在现代里排水量一千吨是小船,即便是明代,郑和下西洋的船也有几千料甚至上万料的大船,但是此时台员船厂的能力有限,不能跟郑和比。郑和的船是朝廷动用举国之力建造的。刘璎如果强行造大船在经济上负担过重,技术上也没把握,出了纰漏反而不美,现在的能力,造两千料的船是有把握的。
刘璎有制造蒸汽机的能力了,首选就是机器动力船了,但是也有问题。
现有的几艘机器船也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其中一条就是经常出故障。眼下的技术水平还是有限,产品的质量不是那么好,出故障很正常。
机器船上没有风帆,蒸汽机出故障就走不了了。当然也可以利用现有的桅杆临时挂上几个小三角帆,但是终究动力不足,一般都是被拖着走。为此,在机器船上都增添了少量的加工设备工具,以方便维修。
由于这些经验,刘璎提出采用混合动力,有蒸汽机也要有风帆,以防止意外的机器故障。
同时在一艘船上配备一个能力比较强的微型加工厂,并准备充足的备件和原料。
船上的武装也是必须的,正是因为他知道这次远征的危险,他才设计制造了转轮步枪。
虽然海岛上的原始种族部落非常落后,但是不能小看他们的武力。更要命的是,与这些原始落后的族群是没法讲道理的,因为他们是把外族人都当做猎物的,当做美食来看待,大脑愚昧,几乎没有和平对待的可能。当然对付他们一般不需要强大的火炮,便捷的轻武器比火炮重要。
这三艘远征船只的设计就要符合上面的这些要求,刘璎的审查也是侧重于实现这些功能。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