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再生于明初 > 第262章:三眼铳3

第262章:三眼铳3(2/2)

目录

刘璎知道,随着朱元璋身份的转变,他的那些功臣们就要排着队上刑场了,刘基的危险也走上了日程。刘基不是第一个死去的,也不是第一波,但是也比较靠前,所以从现在起就要处处小心了。

刘璎现在想的就是这个三眼铳怎么送过去。

这个问题刘诠也想到了,他说:“大侄子,这么精致的东西让咱家老爷子呈给皇上合适吗?可别给他添乱。”

看来刘诠也是用心了,只要稍微细心都会觉得有问题。

刘璎:“三叔所虑太对了,过去的主公如今已经是皇上了,做臣子的就要处处小心,宁可无功不可有过。如果说进献

优良武器是个功劳,可是功劳也可能变成催命符!因为本事越大的人对皇权的威胁也就越大呀?皇上的心胸有那么开阔吗?”

是啊,如果朱元璋容纳不下,出头表现就不是好事。

“大侄子你这么说我就放心了,咱们的三眼铳不能让老爷子出面,得另想办法。”

叔侄二人都陷入了沉思,冥思苦想找办法。

过了一会,刘诠说道:“让北竿岛的刘亚东去找福州知府衙门可好?我们与福州打了多次交道,他在衙门里也有熟人。对官府表示想做生意的意思,说是可以买到的西洋货,问官府要不要?”

“三叔的这个办法可以……哦……现在衙门里的人还不知道我们这个刘家的家老太爷就是朝里的刘大人,甚至他们可能不知道老太爷的名字。可是他们早晚会知道的,这不还是会连累到老太爷吗?再想想。”

两人再次默默思考着。

过了一会刘璎说道:“三叔,我想起来一个人。咱们不是有三十多个郑家的俘虏吗?现在他们都来到了台湾,大部分在一营里。其中有一个是账房,叫什么名字记不清了,反正是姓郑。他们这些人跟我们也有两年了,很多人也把家属接来了,忠诚度还可以。让他冒充商人去福州府接洽可好?刘亚东可以做个引荐人。这不就撇开关系了吗?三叔您可以考察一下,如果这个姓郑的账房不行,还可以选别人,三十多人总能选出一两个。”

刘诠:“哦,有道理。这些人都是泉州那边的口音,而且泉州那边的海商多,官府不会怀疑。好,就这么办。”

……

时间到了5月中旬,哦,年号变了,现在是洪武元年了。第一批十支三眼铳造出来了,按既定的策略,这批三眼铳是供给明军使用的。这是为了明军北伐更顺

利,减少伤亡,这当然是有利于朝廷,最终也有利于平民,这也是刘璎的初衷。

武器好就会少打败仗,少伤亡。士兵可都是农家子弟,都是年轻力壮的好劳动力,活着回来可以种地生产,创造价值。

武器好就可以缩短战争的时间,战乱对社会的破坏更甚于天灾。

经过刘诠的考察,从原俘虏中选出两个人,郑克义和韩七,这两个人原来在商船上都是做经理人的,因此他们都识字,会记账。他们的家属也都接到了台湾,忠诚度应该没问题。为了保险,刘璎临时指定张重二做他们的头,主持出售三眼铳的差事。张重二是刘璎的常随,是最放心的人。

刘璎找来他们几个,面授机宜,之后单独对张重二说:“派你去就是做个主心骨,这件事情重大,不能出纰漏。最要紧的是隐藏我刘家与三眼铳的干系,这关系到我刘家的安危,不可粗心大意。在官府面前是以郑克义为主,韩七副之,你是监督人,但不要直接出面。”

“是,小的记住了。”

刘璎:“福州的事情办好之后你走一趟江宁,把这件事情的详情当面向老太爷禀报。你要记住,不能写信,任何事情不能落到纸上。”

“是!”

刘璎的安排就是要让刘基远离此事,避免嫌疑。

“哦,还有个事儿。给老太爷的花镜做好了,一并给老太爷带过去。”

给刘基的花镜是两套,也有老太太的。每套眼镜三个,是屈光度不同,可以选择使用。

花镜的外观是老式样,圆镜片,纯银的镜架,外观古朴珍贵。

张重二等三人带上一支三眼铳和包装好的火药、铜帽就去了北竿岛,三眼铳和火药都放在专用的包装箱子里,拿着不显眼。

联络福州官府的事情由刘亚东负责。

——end——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