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再生于明初 > 第245章:生番熟番

第245章:生番熟番(1/2)

目录

古代的规矩还是太简单,起码没有护照什么的,商人在各国之间几乎是随便往来。比如说,刘家的船队到高丽国,到日本国,除了港口纳税之外,什么手续都没有,上岸到处走走很随便,当然城门盘查还是有的,与现代比较已经简化太多。

再比如说,刘家的护卫队已经占领了台员,虽然眼下控制的地盘还很小,可是在淡水河地区还是有岗哨的,今天来了一个未知的船队,哨兵是知道的,并且会向上报告,一营似乎没有什么反应。因为陆战一营与县衙门不是一个系统,现在县衙门刚刚建立,军政之间还没有建立正常的联系,所以岗哨的消息报到一营不会报到县衙门。

同理,刘家的船队不也是很顺利地进入高丽和日本国吗?

其实按规矩护卫队是应该有正常的反应,比如登船检查,对于超过正常商船武装的船只应该禁止进入内河等等。现在还是草创时期,规矩要慢慢建立。

……

来者是日本的船队,他们可以是商人,到了海上也可以是海盗。按徐立所说,这个船队他认识,以前来过。他们进入淡水河就是两件事,一个是补给淡水食物,第二是让水手上岸散散心。

可是这一次到来,日本人也发现情况不对,码头扩建了,人明显的多了,码头上增加了不少的房屋建筑,并且不远处竟然出现一个新的城池,让他们非常吃惊。很明显,这里不再是荒凉的无人岛屿,难道是大明国占领了此地?

他们是海盗,从前来到这个小码头很规矩,那是因为没有可以抢的东西。现在他们依然规矩,那是不知道这里的底细。因此,他们看到一个城池,第一个想法就是想进城看看,一看究竟

登上码头的几个日本人正商量着去城里看看,这时候徐立回来了,他对日本人说:“对不起各

位,今日不同以往了,你们的船靠上码头是要收银子的,我这也是照章办事,大家都不要为难才好。”

“你说什么?这地方我们也不是第一次来,从来就没这事。”日本人中的一个很不满意,这样反问。

徐立说的是中国话,他不懂日本话,日本人能够听懂和交流当然是懂得汉话的。其实日本人的海盗里边有不少汉人,历史上的倭寇骚扰沿海,对大陆的地理环境很熟悉,那就是因为他们中间有汉人,更有甚者,不少团伙的首领就是汉人。打仗或者抢劫的时候,中国的官军或者平民面对的是身体矮小的日本人,于是称呼他们为倭寇,而没有看到背后的汉人。

现在与徐立对话的就是汉人,他们大部分还是中国人的服饰和发型,只有外表看着像是日本人,实际上是汉人。

徐立还是笑着解释:“现在这里叫淡水县,也有了官府,于是也就有了规矩,这银子是官府收的,不是我,有了规矩就要按官府的规矩办,我有什么办法?请各位不要让我为难。”

这几个日本人愤愤不平,与徐立争吵起来,其中总会有懂事的,制止他们的争吵,他问徐立:“要多少银子?”

徐立说:“如果没有大宗货物的生意,你们这一艘船靠岸我收五十两银子。”

县太爷刚才告诉他说,看船只大小,收二十到五十两,徐立这是就高不就低,一律收五十两。

以后在港口上是要设置市舶司的,由于县衙门才刚刚建立,只能由码头管事徐立代管这些了。

听说要五十两,日本人就有要发作的。刚才说话的那个日本人显然是头领,他摆摆手制止了他们,并且吩咐取银子来,按规矩办事。

然后他对其他日本人说:“各处都有规矩,他们这规矩也正常,并不出格,我们有什么理由拒绝呢?无非是我

们以前来过,以前没这些规矩,这是理由吗?所以我们没有理由不按规矩办。这是其一,其二是你们都知道‘强龙不压地头蛇’吧?别看我们人多势众,人家可是坐地户,你们没看到旁边新建的城池?所以这个小码头也不是好得罪的。我们到此地是为了补给,让手下的人都散散心。如果我们为了五十两银子惹出麻烦,不说这一次是什么结果,下一次还能来此地补给吗?”

看来此人还是有头脑的,道理说的很清醒,众人都点头称是。

交了银子,几个人就往淡水城走去,他们要看个究竟。船队的其他人,有上岸采买食品蔬菜的,更多的还是找妓女寻欢作乐,也就是他们说的散散心。

走向淡水城的几个人是船队的头目,大多都应该是汉人。

码头到城门并不远,一会的功夫就到了。

他们看到城池还是很惊讶,这个城池也不小,大约五里见方,在大陆上也算是比较大的县城了。

他们来到城门却被看城门的哨兵拦住了,因为他们是生人,盘查是免不了的。

此时各处岗哨还是一营的士兵,县衙门还没有接手。其实一营已经知道了有外来船队,已经有了警戒的命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