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日本船(2/2)
刘亚辰又说:“淡水城里各处的岗哨守卫除了军营之外你都要接手,等你的人手齐了再与一营交接。”
“是!”
刘亚辰又点名:“王庄头!”
“卑职在!”
“你协助董县尉办理招收壮丁之事。”
“遵命!”
庄头叫王小三,也是来自一营的军官,他是县衙里几个吏员之末,是品级最低的。庄头的之责是联系各乡村,管理土地和纳税,平时的主要工作是配合主簿的。
刘亚辰继续点名:“李主簿!”
“卑职在!”
刘亚辰:“请你拟写一份告示,晓瑜本县百姓,今年的税都免了,到年后开始按章程征税。无论是农民、渔民还是经商的,都照此办理。”
“遵命!”
主簿叫李彦之,在北竿岛上他是刘亚辰的下属,他倒是读过书的人,县衙里就数他的学问高一些。
基层政权第一要务就是收捐收税,否则各级官府吃什么?
今年免税,这是刘璎定的。他们初来乍到,要收民心。台员这地方原来没有官府,当然也就没人收税,所以刘璎就要缓一缓。可是这样一来,一切开销就都要指望自家的工厂商铺和海外贸易了,比如淡水县的行政开销就都要负担起了。
最后刘亚辰说道:“眼下事物繁杂,在座的各位都要主动协作,不管分内分外,同僚之间互相帮衬,不要辜负了大少爷选拔之恩。你们自己缺的人手赶快补上,没人怎么办事啊?好了,今天就到
这。看看你们各位还有什么事,没事就散了。”
可是话音未落看门人急忙跑进来,扑通一声跪到大堂门口说:“报县太爷,码头管事徐立来了,有要事禀报。”
看门人也是头一次见到这么多的官,他也不懂礼数,很紧张,于是就跪下说话。
刘亚辰很意外,这头一天上任难道就有打官司的吗?看来这个县官还真是不好当。
“什么事?让他进来。”
徐立就是最早在小码头上谋生的那间铺子掌柜的,现在被委任为码头管事。他管的还是原来的那个小码头,但是现在扩建了,规模大了。旁边不远处还有一个的码头,那是护卫队的军用码头。
徐立就等在门外,闻声赶紧进入大堂,跪在看门人的旁边。他与看门人一样,也是被这阵势吓着了,其实他们回禀事情不必下跪的。
徐立说:“启禀老爷,码头上来了一个商船队,有五艘船,已经靠了码头。这个船队以前来过,都是日本人。在下请示如何处置?”
这是有章程可寻的,刘亚辰说道:“以前这里很随便,可今后都要按规矩办了,外来的船只只要有交易就要纳税,税额十抽一,没有交易靠码头也要纳税,按船只大小算,小船免,商船二十两起,最高五十两。你要立一本账,所收的税金都要上缴到主簿那里。你要小心当差,切不可贪墨,贪墨必有重罚。”
这些规矩刘亚辰当然很熟悉,他在北竿岛就是主管,并且近来他一直在阅读律法条文。可是因为县衙门刚刚建立,此前一直没有立规矩,徐立当然不清楚,所以刘亚辰才说的那么仔细。
徐立说:“是,小的听明白了,从今往后就有规矩了,这里的码头也不是随便能来的。”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