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再生于明初 > 第243章:新知县

第243章:新知县(2/2)

目录

刘璎说的意思就是让他遵循常理,参考历史上的例子。现在还没有自己才律法,难道就不要判案了吗?

“回大少爷的话,您给的书

小的每天都在看,但是初次读律书,很多看不懂的。小的也尊您的令,向李先生讨教。”

“好,你要用心。”

“是,小的记下了。”

刘璎说:“淡水县现在还没有划定疆界,我们现在所勘察的淡水河沿岸都是淡水县治范围,这是暂时的,以后会有正规的划界。你上任后,除了建设完善衙门,还要立即介入招收壮丁的差事,从现在起,招收壮丁就由你管起来。招来的壮丁,全部编成民团,你也可以从中抽调充实衙门所用。”

“是!”

……

当官就要有官服,这一点是不能变通的,毕竟不是现代,所以刘璎发给刘亚辰一套官服,这是临时赶制出来的。

现在是元代末年,明朝还没有建立,所以人们熟悉的官服就是元朝的了。

可是刘璎不能采用元朝的官服呀?道理很简单,那不是有留恋旧朝的嫌疑吗?等新朝建立后这官服就犯忌讳了,这不是自找麻烦吗。可是想用新朝的也不行啊,因为大明还没有建立,谁见过大明的官服呀?所以刘璎只好自己设计一套,作为现代人的刘璎所设计出来的官服定然会参照现代服装的元素,不会完全照抄那些老古董。并且他们在海外,不必考虑朝廷的感受。

现在护卫队也有军服,那是沿袭大陆上的习惯,主要的就是一件鸳鸯战袄,再加一顶帽子。元朝的官帽、军帽都是草帽的形状,所以护卫队的帽子也是那样的,此时天下各路诸侯的军队也是这样的服饰。

军队换不换装不着急,可是官员必须要穿官服,所以为刘亚辰准备了官服。

这官服什么样?先说官帽。元代的官帽像个大草帽,宋代的是乌纱帽。乌纱帽的顶上是圆的,因为有发髻,所以帽子后部高出来一节,帽子左右有双翅。明朝还没建立,但是刘璎知道,跟宋朝的官帽差不多,就是双翅短一点。

帽子上为什么要装一对翅呢?现代人只是看着好看,并不知道缘由。

设计双翅的初衷是皇帝防止大臣们在朝堂上窃窃私语,要臣子们保持距离。如果有

两个大臣靠近,则帽翅互相刮碰就可能让帽子掉下来,那可是严重的失礼。

刘璎设计的帽子是个高筒帽子,硬筒子比较高,这是因为古人有发髻。前面有遮阳帽檐,后面没有翅。当然还要加上一些饰物和金黄色的丝绦(绦,读音涛)等,看起来类似于现代法式军帽。这个帽子的式样很特殊,与元朝、宋朝的都不同,当然与即将到来的明朝的也不同。

古代的官服就是一件上衣,它很长,一直到脚面。穿这种衣服行动不方便,如果想快走几步都要把前襟撩起来,否则容易绊倒,看古代的戏剧中就不乏被官服绊倒的情节。

因此刘璎设计的官服短了不少,刚过膝盖,就像现代里军大衣的长度,再扎上腰带就比老式的官服利索多了。袖子稍微变窄一些,不是宽袍大袖。穿衣要便于行动,不能被服装限制了。这个设计就是向现代的服装靠拢,既要好看也要方便行动。

看这样的设计与现代服装差距甚远,但是毕竟有所改变。也是没办法,毕竟时代不同,还要照顾到古人的审美观,如果太过于现代就成了另类。

这套官服还有一个大的区别:没有补子,替代物是增加了肩章。

古代官服的前胸后背都有一块方形的刺绣图案,很复杂的图形。武官用猛兽图,文官用鸟类图,所以有“衣冠禽兽”之说。它的作用是区别品级的,现代区别官阶的办法是领章肩章加勋表。

勋表是什么?

它是佩戴在军装左胸前的一个方形的物件,一条一条的色彩斑斓。那些彩色的条块都有特别的含义,说起来很复杂,外行看不懂。总之它表示官阶等级和曾经获得过的功劳奖赏。

现代的官服饰物更简洁美观,因此刘璎不想用补子,用现代军服的肩章表达品级。肩章简单明了,也是蛮威风的。

古代官服大多采用深紫色,刘璎还是遵从惯例,用深紫色。

穿古代的官服是看不到裤子的,现在短了就要有配套的制服裤子,这也是不同于古代官服之处。当然还要有官靴。

——end——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