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丘吉尔灵机一动(2/2)
对于奥斯曼海军而言,这无异于晴天霹雳。
“轰——!”“轰隆——!!”
“呃啊啊!”
“为什么英国海军会攻击我们?!”
“撤退!不管怎么样,先撤回达达尼尔海峡!”
然而,奥斯曼舰队面对突如其来的袭击,几乎没有任何像样的抵抗,便大部分沉入了海底。
“丘吉尔——!!!”
至于当伊斯麦尔·恩维尔和土耳其人得知这个消息时,他们的反应如何,已无需多言。
......
“你到底干了什么!!”
翌日。
唐宁街上,爱德华·格雷的怒吼回荡在空气中,他的脸因愤怒而涨得通红,仿佛随时都会爆发。
“冷静点,爱德华。”
“你觉得我现在还能冷静吗?奥斯曼帝国向我们英国宣战了!这全都是因为首相和那个该死的肥猪擅自做出的决定!”
就在他与汉斯·冯·乔侯爵商议,决定接受奥斯曼帝国的要求不到半天,这场灾难便突如其来。格雷怎能不怒火中烧?
当然,丘吉尔依旧一副毫不在意的模样,仿佛这一切与他无关。
“这一切早在我们的预料之中,所以我们才会先发制人,下定决心剿灭最具威胁的奥斯曼海军。而且,就算奥斯曼帝国向我们宣战,他们又能做什么呢?”
“住嘴,温斯顿。”
财政大臣大卫·劳合·乔治冷冷地开口。
“奥斯曼帝国的参战,使得埃及陷入险境。我们英国的生命线——苏伊士运河,如今不仅要面对意大利的威胁,还要应对奥斯曼帝国!”
不仅如此,协约国一直倚仗的中东石油供应也将被切断,而英国的重要石油来源——波斯,同样暴露在奥斯曼帝国的威胁之下。
当然,石油可以从美国进口,但这终究是一笔不小的损失。
“仅凭驻扎在埃及的部队,如果只需要对付一方或许还勉强可以,但同时对抗意大利和奥斯曼帝国?根本不可能。”
“意大利不过是一群连低等黑人国家都能打败的废物,而奥斯曼帝国早已是‘欧洲病夫’。仅凭我们英国,足以应对。”
我们伟大的温斯顿·丘吉尔先生仍然坚信,他们能够从容应对。
但在劳合·乔治和外交大臣格雷看来,这简直是荒谬至极。
更让他们无奈的是,战争大臣基钦纳竟然坐在角落里默不作声,只顾着抽雪茄。两人就算再多说些什么,也毫无意义。
“格雷大臣,德意志帝国方面如何回应?”
“还能如何?乔侯爵差点亲自飞到伦敦来宰了那个肥猪,我好不容易才劝住他。”
如今,不仅德国的军事顾问团被扣押,就连停泊在康斯坦丁的德国轻巡洋舰也被奥斯曼帝国扣留。
更糟糕的是,德国的石油供应也因此受到了冲击。
德国和汉斯·冯·乔的愤怒,可想而知。
“呼......本来是想避免战后失去欧洲的主导权,结果反倒让德国背上了沉重的债务。不管怎样,我们现在必须想办法安抚德国。此刻,我们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德意志帝国的支持。”
劳合·乔治沉声说道,爱德华·格雷微微点头。
尽管目前他们除了继续猛攻包围圈之外别无他法,但埃及的局势已经刻不容缓。
意大利的参战尚在预料之中,英国已有所准备,但如果奥斯曼帝国也加入战局,那形势就完全不同了。
‘等我们稍作喘息,接下来该收拾这座烂摊子了。’
包括更换房间的主人。
大卫·劳合·乔治用手帕擦去不断流下的冷汗,同时死死盯着赫伯特·阿斯奎斯——那位早已惊慌失措的首相,手中的拳头也越握越紧。
......
“这些厚颜无耻的英国佬,事情搞砸了,现在居然还来求我们帮忙?”
“但遗憾的是,我们恐怕无法袖手旁观,陛下。”
汉斯恨得牙都快咬碎了,可眼下的局势让他们根本不可能放弃英国。
“竟然以‘可能构成威胁’为由攻击中立国舰队,这也太......”
“这就是英国,法金汉参谋总长。别忘了,当年拿破仑战争时期,他们就对丹麦干过同样的事。”
更别提那帮家伙还在未来搞出过“威尔弗雷德行动”和“弩炮行动”这样的战绩。
当然,哪怕是他,汉斯·冯·乔这个未来之人,也没想到他们会在这种时候再次上演这种戏码。
呵呵,看来要想在“万恶之源”这条路上追赶上他们,德国还差得远呢。
“总之,埃及方面应该很快就能解决。”
“是吗?”
“是的,正好莱托福尔贝克少将和阿斯卡里部队正在埃及待命。”
原本他们是打算将其像法国殖民地部队那样投入西线战场的,但看来莱托福尔贝克注定要在非洲作战了。
只不过,这次的战场不再是丛林,而是沙漠。
“我相信,莱托福尔贝克将军一定能圆满完成任务。”
“嗯,既然法金汉你也这么认为,那北非战场就交给莱托福尔贝克吧。”
“接下来是伊普尔战场......”
法金汉有些迟疑地看向汉斯,于是汉斯便替他向皇帝张开了口。
“虽然计划稍显提前,但我认为必须投入坦克部队。”
“坦克?”
“是的。原本计划是在十二月底于西线全面投入使用,但如果我们想尽快突破法军的包围网,把英军救出来,这是当前最好的选择。”
当然,他们不会一次性投入全部战力,而是只派出一部分预定兵力。经过汉斯与法金汉的深入讨论,他们判断,这足以突破伊普尔的包围圈。
“看来在家里望眼欲穿,等着坦克上战场的施里芬,终于能了却一桩心愿了。好,我批准。”
“感谢陛下。”
随着皇帝的一声令下,坦克的首战正式敲定。
虽然这场战役是拜那帮胡闹不休的英国人所赐,实在让人憋屈,但没关系。
这笔账,英国迟早得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