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如何拯救德意志 > 第169章 各方准备

第169章 各方准备(1/2)

目录

第169章各方准备

“安拉啊,到底发生了什么......”

达达尼尔海峡防御的要冲——加里波利半岛,也就是土耳其人所称的恰纳卡莱地区,负责防守此地的穆斯塔法·凯末尔上校忍不住闭上眼,低声叹息。

像许多年轻的土耳其军官一样,凯末尔的信仰并不算虔诚,但这一次,他实在无法不向神祈祷,否则恐怕连站稳脚跟都难。

毕竟,这是一场战争,一场世界大战。

而他所挚爱的祖国,如同扑火的飞蛾一般,将自己投身于这场大火之中。

被这场名为丘吉尔的风暴裹挟着,无法自拔。

作为无数反对参战的土耳其人之一,凯末尔只觉满嘴苦涩,心中尽是无力之感。

‘我实在不愿看到祖国卷入这场我们根本无法承受的战争。就算要参战,我原以为我们会站在协约国一方......’

然而,帝国的局势却朝着与他愿望完全相反的方向狂奔。

民众的愤怒被煽动,纷纷高呼要向英国复仇,而亲法派的艾哈迈德·杰马尔帕夏更是借助法国的势力,引导舆论,使局势愈发不可收拾。

如今,战争已成定局,已无回头之路。

“若这一切只是场噩梦,那该有多好......”

“凯末尔上校。”

“桑德斯将军,我究竟该怎么办?我们的奥斯曼帝国又该何去何从?”

面对凯末尔那带着绝望的询问,德国军事顾问团的首领,奥托·冯·桑德斯(ottoLianvonSanders)将军深深叹了口气,揉了揉眉心。

毕竟,他自己也同样想知道答案。

原本的他,只是来恰纳卡莱视察德国人协助修建的海防要塞,没想到却因英国的挑衅,使奥斯曼帝国被迫站在同盟国一方。短短数日,他便从军事顾问变成了战俘,沦为囚徒。

如今,他的内心也同样一片黑暗,甚至有种想要捂住脸、不愿面对现实的冲动。

“唉......从个人角度而言,我希望无论处境如何,军人都应恪守本分,履行职责。但如今,我的祖国与你们成了敌人,这让我感到无比遗憾。”

更何况,几天前,他还与穆斯塔法·凯末尔和奥斯曼军官们畅谈欢笑,如今却只能在战场上兵戎相见,甚至不得不提防彼此。

“我唯一能建议你的,只有投降。”

“但身为奥斯曼的军人,我无法接受这份屈辱,这才令人感到痛苦。”

凯末尔低声说道,话语间甚至带着一丝愧疚。

他知道,自己别无选择,只能将桑德斯与德国军事顾问团的军官们扣押起来。

毕竟,这些德国人深度参与了奥斯曼军的军事建设,掌握着军队的弱点和大量机密情报。在即将到来的战斗中,身为帝国军人,他必须确保祖国的安全,无论内心如何不愿,他都只能这么做。

桑德斯对此也十分清楚,因此并未责怪眼前这位年轻的上校。相反,他对凯末尔的决断力和忠诚心暗自欣赏。

换作他自己,也会做出同样的决定。

当然,他心中还存着另一层算计。

‘凯末尔上校不仅是优秀的军人,更是一位兼具能力与人格魅力的领导者......或许,将来我们能让他倒向我们这一边。’

眼下情况危急,谈这些还太早。但如果奥斯曼帝国在战争中逐渐败北,那么一切皆有可能。

不过,在那之前,还是得先解决眼前的困境才行。

......

“希腊的儿女们,终于到了这场悠久预言实现的时刻!”

与此同时,随着奥斯曼帝国参战的消息传来,整个希腊顿时陷入一场近乎疯狂的狂欢之中。

他们的宿敌——奥斯曼帝国,已然成为协约国的敌人。

此刻的希腊岂会按兵不动?韦尼泽洛斯在心中默默感谢了一番那个促成此事的丘吉尔,嘴角扬起前所未有的笑意,随即果断采取行动。

“当新月西沉,希腊重归巅峰之日,君士坦丁·德拉加塞斯·帕里奥洛格斯将自墓中苏醒,而那座被渴望已久的城市,将重归希腊人的怀抱!如今,正是那一天!”

恰逢希腊最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保加利亚,此刻已因管理占领的塞尔维亚领土而疲于奔命,而奥匈帝国的部分军队又被调往意大利战线,使得东部战线空虚,主力部队皆被束缚其中。

对于希腊而言,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一个绝不能错过的机会!

因此,韦尼泽洛斯格外坚定地高声喊道——

“今天,我们将夺回属于我们的城市,属于我们的荣耀!”

“哇啊啊啊啊——!!”

“希腊万岁!”

韦尼泽洛斯的话音刚落,整个雅典瞬间沸腾,无数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响彻云霄。

与此同时,随着塞尔维亚的覆灭而短暂平静的巴尔干半岛,那尚未熄灭的战火余烬,再次被狂风点燃,熊熊燃烧起来。

......

“没想到,我竟然会留在这里。”

在巴尔干再次迎来战争季节之际,保罗·冯·莱托-福尔贝克身穿热带军服,站在埃及灼热的阳光下,带着一抹无奈的笑容叹了口气。

原本他只是率领东非殖民地的军队路过埃及,准备前往欧洲战场,没想到局势突变,他竟要留在这片炙热的沙漠上,为了守卫埃及而战。

“不过,既然命令已下达,就尽力去做吧。”

更何况,这次还是他昔日战友,曾并肩作战于纳米比亚草原与沙漠的老友,汉斯·冯·乔侯爵,亲自请求他出手相助的呢?

拒绝,并非他的风格。

“保罗·冯·莱托-福尔贝克少将?”

正当莱托-福尔贝克沉浸在回忆之中时,一个英国军官带着几名随从向他走来。对方的军装已经被汗水浸湿,不知是因为这埃及的酷热,还是因为英国军队眼下的惨状。

“我是阿奇博尔德·詹姆斯·默里(ArchibaldJasurray)少将,现任埃及远征军司令。”

“哦,原来是前些日子刚从比利时飞抵埃及的绅士阁下。听说您曾在英国远征军中担任参谋长?”

“没错,只是......最近身体不适,暂时退居后方休养了一阵子。结果一回来,就眼睁睁看着我们大半个军团被困在伊普尔。”

默里少将深深叹了口气,脸上的疲惫与沮丧溢于言表。

亲眼见证英军在伊普尔的惨败已经够让人痛心,如今他却不得不放弃那些仍被围困的部下,飞往埃及。

他心中的苦涩,可想而知。

“事已至此,后悔也无济于事。我们还是专注于接下来的战斗吧。”

“您说得对。”默里点了点头,“话说回来,贵军正好驻扎在埃及,实在是万幸。毕竟兵力越多,我们能做的事情也就越多。不过......我听说您的部队主要由阿斯卡里(东非黑人部队)组成,您真的放心吗?”

面对默里的疑虑,莱托-福尔贝克自信地笑道:“我们普鲁士的军官,从来不认为有什么人是无法训练成合格士兵的。他们的皮肤虽然黝黑,但那股战斗的意志,丝毫不逊色于白人士兵。”

“希望如此吧。反正现在,我们连十只手都嫌不够用,至于那些援手是黑是白,又有什么关系呢?”

默里的话听似玩笑,实则无奈,而莱托-福尔贝克则轻笑出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