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钓鱼中的一点“玄学”(1/2)
和赵梓萱分别的时候已经是上午10点多,临近10点半,炽热的阳光高悬于珠江之上,将江面照得波光粼粼。小布骑着他那辆略显陈旧的电瓶车,沿着江畔的小道一路前行,“嗡嗡”的车鸣声在江风的裹挟下传向远方。
电瓶车缓缓开过回弯口,他的目光如鹰隼般锐利,在道路旁来回扫视,珠江宛如一条巨龙,静静卧于大地之上,江面上偶尔有船只驶过,留下一道道长长的水痕,江风带着湿润的水汽扑面而来,撩动着小布的发丝。
他沿着江边不紧不慢地行驶着,每一处可能的钓点都不放过,只要看到有树荫的地方,便立刻放慢车速,眼睛在树木与江面之间来回打量,仔细评估树木是否会对抛竿造成阻碍。
终于,在经过一番漫长的寻觅后,一处绝佳的位置出现在眼前,几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伸展着枝叶,像是大自然特意搭建的遮阳伞,恰到好处地形成一片树荫,不仅能为小布遮挡逐渐毒辣的阳光,而且丝毫不影响他施展流畅的抛竿动作。
小布的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嘴角不自觉地上扬,轻轻拧动电瓶车的把手,驶向那个心仪已久的位置。
到达目的地后,小布迅速停好电瓶车。他熟练地解开绑在车尾的渔具包,动作一气呵成,这次过来,他带着明确的目标而来,要钓体型更大的鱼,因此毫不犹豫地从包中取出那根五米四的鱼竿。
这根鱼竿犹如一位久经沙场的战士,修长的竿身泛着淡淡的金属光泽,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
其硬度为二八调,相比之前使用的那根三米六的鱼竿,回鱼时更加高效有力,能让小布在与大鱼的较量中占据主动,不必再忍受漫长而煎熬的回鱼过程。
紧接着,小布开始专注于线组的更换。他深知线组对于垂钓的重要性,就如同战士手中的武器,必须精良,他精心挑选了0.6+1.0的线组,这种搭配是他经过多次实践摸索出来的最佳组合,用来钓一斤左右或者说小于一斤的鱼的嘎嘎好用。
既能够敏锐地感知鱼儿咬钩的细微动静,又具备足够的强度,足以应对大鱼上钩后的奋力挣扎,大大降低了跑鱼的可能性。
他的手指灵活地穿梭在导环之间,将鱼线依次穿过,动作娴熟而稳健。接着,他小心翼翼地系上鱼钩,每一个结都打得紧实牢固。
上好线组后,小布将目光投向江边,开始安置鱼竿架,他轻轻地将鱼竿架稳稳地插入地面,调整好角度,让它能够恰到好处地支撑起鱼竿。
安置好鱼竿架后,他又细心地给鱼竿绑上失手绳,毕竟,珠江里潜藏着许多力量惊人的大鱼,一旦遇到那种拼死挣扎的大家伙,失手绳便是防止鱼竿被无情拽入江中的最后一道坚实防线,绝不能有丝毫马虎。
小布环顾四周,此时的珠江边静谧而空旷,只有他独自一人的身影,在这片广阔的天地间,他深知准备工作必须做到万无一失,任何一个小小的疏忽都可能让到手的鱼儿溜走。
于是,他蹲下身子,开始组装抄网。
他将抄网的各个部件一一取出,按照顺序熟练地拼接起来。抄网的金属杆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仿佛在期待着即将入网的鱼儿。
组装完成后,他将抄网放置在触手可及的位置,想象着上鱼时如果还要手忙脚乱地去组装抄网,那极有可能让即将到手的猎物逃脱,这样的遗憾他已经经历过太多次,这次绝不能再重演。
随后,小布拿起打水桶,朝着江边走去。江水在脚下奔腾不息,发出“哗哗”的声响,他将打水桶缓缓浸入江中,江水迅速涌入桶内,不一会儿,水桶便装满了沉甸甸的江水。
他费力地将水桶拎起,一步一步地走回钓位,将水倒入钓箱,这钓箱将成为鱼儿上钩后的临时家园,装满水后,等待着接纳那些即将被钓起的“客人”,钓箱内的水微微荡漾,倒映着天空和小布专注的身影。
一切准备就绪,小布打开饵料盒,刹那间,一股独特的香气弥漫开来,那是一种混合着谷物的天然芬芳与特殊添加剂的诱人气息,这种味道对于珠江里的鱼儿来说,仿佛是来自美食天堂的召唤。
他取出一块饵料,剩下的饵料依旧被他妥善地放在盒中,然后轻轻盖上盖子,确保饵料始终保持湿润的状态,以便在后续的垂钓过程中能够随时取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