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联合纺织卡特尔(2/2)
但是,由于东罗马帝国是个殖民帝国,早在发现美洲时便引进了纤维较长的长绒与细绒,各大种植基地的粗绒一夜过时,困扰纺织业工坊的纤维问题迎刃而解。
有时候,根本不需要解决问题,而是需要转变思路。
在对东方纺织技术进行研究的同时,东罗马帝国的农业研究所也对这些纺织机械进行了一些本土化革新,争取早日实现工业化生产。
1475年,在皇室的资助下,来自意大利的列奥纳多达芬奇根据《王桢农书》上的绘图,对水力大纺车进行了一些改良,加装了翼锭和滚筒,提高了水力驱动效率,并使其能够在水力不足的情况下用畜力和人力进行代替。
除此之外,他还设计出了一些依托于现有大纺车的衍生款,除32锭的基本款外,还有18锭和9锭的删减款,分别适配于蚕丝,羊毛和的针对款,各个工厂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这种十分先进的纺织机被称为“达芬奇”式纺织机,依照传统,所有专利归赞助者所有,皇家纺织厂立马开启了升级换代,其余的私人纺织厂则需要象征性地上缴一些金钱作为专利费。
在此背景下,扬纳也迅速跟进,将自己在迦太基城的原有纺织工坊搬迁到城市西边的迈杰尔达河畔,利用迈杰尔达河的河水实现水轮驱动。
东罗马帝国的纺织业原材料比较全面,,麻,羊毛和蚕丝均有使用,这四种织物各有优劣,哪怕是麻纱也具有干爽透汗而价格低廉的优点,适合在炎热地区使用。
在纺织业发展过程中,东罗马帝国逐渐形成了三大纺织中心,分别是迦太基城的麻纺织,爱琴海南部沿海的丝绸纺织和爱琴海北部沿海的羊毛纺织,由于迦太基城靠近大西洋,且阿特拉斯山脉北麓本来就是生产基地之一,这里暂时成为了东罗马帝国的纺织重镇。
当然,迦太基城虽然有迈杰尔达河的水利之便,但迈杰尔达河毕竟全年水量小,旱季流速慢,等原材料更加丰富,航运体系更加发达后,纺织业同样会向河流更多,水资源更丰富的色雷斯地区转移。
到时候,迦太基城或许能够保持一些纺织产业,但整个阿非利加地区却只能沦为种植园区和原材料中转基地了。
节节攀升的产量让纺织业市场迎来春天,扬纳的“白金公司”成为迦太基纺织业的霸主,年产量甚至超过了皇家纺织集团在迦太基城的分厂。
现在,扬纳已经成为了一位五十三岁的老人,拼搏一辈子,也该到了享受成果的年纪,但他却不敢松懈,每当有人提起,他总会有苦难言。
作为一个在东罗马盛世下白手起家的资本家,扬纳在年轻时吃了不少苦头,自认为无愧于心,他想将自己的资产完好无损地传给子孙,并让自己的家族产业发扬光大。
由于常年打拼在外,扬纳的长子和幼子都是天酒地,混吃等死之人,唯一一个比较正常的次子虽然勤勤恳恳,但却没有什么出众的商业眼光和卓越的商业才华,为人比较木讷,只能老实奉行父亲的指示,没什么独立思考的才能。
东罗马帝国的资本主义才刚刚进入正轨,新鲜事物和新式技术不断涌现,更新换代很快,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扬纳不认为自己的儿子能够在残酷的竞争中击败对手,他必须为子孙们寻求一个更加保险的“铁饭碗”。
“扬纳男爵,白金港就要到了,您这次准备怎么扩张自己的商贸版图”
舰船即将靠岸,帕夫洛斯看向怔怔出神的扬纳。
“据我所知,您的虚血症已经越来越严重了,似乎不该继续在海洋上奔波。”
“这正如您所见,尊敬的帕夫洛斯大人。”
扬纳掐灭即将燃至指间的烟卷,笑了笑。
“我恐怕活不了多久了,在此之前,想给子孙后代们多留下一些东西,这次来白金港,也是为了对那些下级供应商进行一些试探,他们看我老了,最近有些不听话。”
扬纳收敛笑容,叹了口气。
“我们不像您,您是依靠考试走上仕途,在殖民部做出了一些成绩,被任命为新色雷斯总督。”
“纺织业的竞争太激烈了,纺织内部在竞争,从事,麻,羊毛和丝绸纺织的资本家们也在竞争。”
“我想,能不能寻求一种方式,让内部竞争稍微和缓一些呢”
扬纳看向帕夫洛斯。
“殖民大臣威廉升入了上帝的国度,新色雷斯不再由殖民部直辖,您是陛下任命的第一位新色雷斯总督,日后的工作也估计是让新色雷斯走上文明,将其彻底变成罗马人的第二家园。”
“新色雷斯是东帝国最成熟的一个海外殖民地,发展时间最久,希腊裔人口最多,帝国的各大商会都在这里拥有市场,那里的法律没有本土健全,您到了新色雷斯后,立马就会察觉到竞争的残酷。”
“您提到的这些,我自然有所了解,这也是我即将解决的事情,严明新色雷斯法度,将文明的种子首先在沿海城市播撒。”
帕夫洛斯说道。
“但在我看来,适当的竞争不是什么坏事,这有助于新式技术和生产模式的革新,陛下虽然没有出台法律,但他派人编写的经济学教科书已经明确说明了过度垄断带来的坏处。”
“是啊,是啊。”
扬纳的声音有些低沉。
“我知道适度竞争是陛下想看到的,我也知道富格尔家族已经因为在矿业上的过度垄断遭到了陛下的敲打。”
“但是,东帝国的资本主义才刚刚进入蓬勃发展阶段,各国市场也压根没有连接起来,民间小工坊比比皆是,想要实现真正的垄断是根本不可能的,这一点同样是经济学教科书上的内容。”
扬纳说道。
“适度垄断有助于促进资源整合,有助于规范市场秩序,有助于减缓内部斗争,共同开拓海外市场,挤压国外商业集团,这些优点同样是陛下所认可的。”
“陛下在很久以前便大力推广的商业同业公会,其实在本质上同样形成了局部垄断,这一点您不会不承认吧”
帕夫洛斯思索片刻,没有说话,作为一位文官,他对经济学只有一些十分肤浅的了解,还大多来自于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经济学论述,正儿八经读过的经济学书籍也就只有一本色诺芬的《经济论》。
他对这些事情,是真的不太懂。
“我们现在最主要的目标是扩大市场,与此同时还得进行文化同化与宗教传播,运用这种方法提高某一市场的质量,国内的竞争理应得到缓解,全罗马资本家应该联合起来。”
扬纳徐徐说道。
“据我所知,摩里亚丝绸联合公会早就开始悄悄搞垄断了,他们并没有对隔海相望的安纳托利亚丝绸产业进行完全打压,而是寻求将那些小工坊整合起来,由公会统一规定价格,进行产量分配和市场份额分配,减缓内部倾轧,集体进军海外市场。”
“他们趁着格拉纳达城和佛罗伦萨城的衰落一举夺取了大半个意大利市场,现在又忙着开拓北海市场。”
“东帝国的商业同业公会从一开始便是效仿了德意志和意大利模式,摩里亚人做得更绝,他们从意大利吸引了大量商业人才,那不勒斯的阿劳恩破产后,几乎一半的中高级管理者都进入了摩里亚。”
“这些人不仅帮助摩里亚丝绸完成了规范化和集团化,增强了他们的抗压能力和海外竞争力,还为摩里亚丝绸联合公司带来了一个新名字。”
扬纳看向帕夫洛斯,缓缓吐出一个拉丁语单词。
“卡特尔。”
卡特尔,本意为“卡片”,资本主义垄断组织的一种早期形式,最早起源于中世纪的城市行会,曾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初显苗头,但直到19世纪,国际市场趋向成熟后,这种模式才真正展露出最大威力。
帕夫洛斯听完,摇了摇头。
“我对这些名词不是很懂,但大概清楚你的意思,你信不过自己的后代,想通过这种方式给他们上一层保险,对么”
“陛下是怎么看的”
“摩里亚丝绸联合公司中便具有皇室的股份,皇室控制的几个位于摩里亚的工坊也加入了其中,你觉得他是怎么看的”
扬纳耸耸肩。
“正如我刚才所说,垄断组织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产物,是自然产生的,这是一柄双刃剑,到底该怎么用,取决于目前的战略重心指向何方。”
“垄断行会对外国的各自为政的手工工坊的优势是碾压性的,我们必须把帝国的商品卖到已知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先把蛋糕做大,至于怎么分,那就是以后的事情了。”
甲板上传来尖利的哨声,白金港到了。
扬纳用手杖撑起身子,戴上帽子,向帕夫洛斯微微鞠躬。
“总督阁下,我要下船了,等您到了新色雷斯,肯定会见识到那里的竞争是有多么野蛮而血腥,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都被用于内部消耗,而非扩大生产,到那时,您或许会有些不一样的看法。”
在两名黑人保镖的护卫下,扬纳离开船舱,帕夫洛斯则坐在舱中,怔怔无言。
……
1477年末,由东方元代水力大纺车改进而来的达芬奇式水力纺织机在东罗马帝国的各个纺织业中心迅速推广,自此,东罗马帝国的纺织业从手工工坊阶段正式迈入工厂生产阶段,成为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能够以15世纪末的现有科技实现工厂化的产业。
实在没办法,这已经是东方乃至全人类最厉害的几项科技之一了,之后的事情就只能靠东罗马人民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了。
与此同时,纺织业的工厂化引起了资本市场的空前繁荣,垄断组织自然而生。
1477年12月12日,东罗马帝国纺织业巨头扬纳瓦姆瓦基解决完白金港的事务后,乘船回到迦太基城,与包括皇室在内的纺织业资本势力进行谈判,以规范国内竞争,缓和内部冲突,避免不当倾轧,开拓海外市场为名,效仿摩里亚联合丝绸集团,正式组建迦太基联合纺织集团,将零散工坊主吸纳进来,总部设置在迦太基的卫城本阿鲁斯。
自此,最早开启资本工厂化的纺织业已经形成了两个具有卡特尔性质的垄断组织,由于羊毛产业分布零散,麻纺产业利润不大,它们暂时没能走上丝绸纺织和纺织的“垄断”道路。
1477年末,纺织业的兴盛带来了伟大变革,工业革命的星星之火开始燃起,虽然微末,但谁都不可否认的是,燎原之势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