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1444,拜占庭再起 > 第387章 爱琴海奇迹

第387章 爱琴海奇迹(2/2)

目录

“两周前,哥萨克王国的顿巴斯矿工对战马其顿森林,一百多个喝醉了的哥萨克球迷见球队输球,恼羞成怒,直接追着几千个市民打,全被关进了监狱,现在还没放出来呢。”

“看吧,我就说这是野蛮人的运动。”

安德烈亚撇撇嘴。

“这次换我带你出来,是要去涨涨见识的。”

说着,安德烈亚从座位上抄起一份揉皱的报纸,递给艾莎。

“你看看最末一版,皇家科学院的维内托院士的最新研究,关于天文学的。”

艾莎看向最后一版,见其都是一些复杂的论证与晦涩的符号,立马表示看不懂,还给安德烈亚。

“算了,维内托院士准备在君士坦丁广场的演讲台上向全体市民讲解他的研究,我们正在往那里赶呢。”

安德烈亚遗憾地拿回报纸。

“最好的船长绝对得懂天文和星象,上次考试中,天文学是我唯一没有取得第一的课程,维内托院士的最新研究很可能就是下一次考试的考题,我得赶快去听一听。”

黄金大道上,马拉列车缓缓停靠在站台旁,安德烈亚和艾莎跳下车厢,向君士坦丁广场走去。

相比于人山人海的体育场,这里的围观人群少了许多,科学研究毕竟太过高深,对普通百姓的吸引力远远比不上热闹而有趣的体育竞赛。

安德烈亚和艾莎挤进人群内侧,演讲台上维内托院士正在审阅着手稿,进行演讲前最后的准备。

等待片刻后,维内托环顾四周,有些遗憾地看着稍显稀疏的人群,拿起手稿。

“诸位,我是维内托维托里奥,祖籍意大利,现在任职于奥林匹斯天文台,蒙皇帝信任,得以加入皇家科学院。”

维内托温和而平静的话语在广场里传播。

“众所周知,我是自然哲学的研究者,原本也接一些工程设计上的委托,但自从发明出望远镜之后,便沉浸在广袤的宇宙中,想通过自己的研究,找出行星运转的规律。”

“陛下曾对我说,当一个原始人仰望星空的时间超过了一定阈值时,当生命开始意识到宇宙奥秘的存在时,距离它最终的解开仅有一步之遥了。”

“这些年来,我在奥林匹斯天文台上进行了长时间的观测,记录与计算,与陛下保持着书信往来,伟大而英明的皇帝曾多次给予我宝贵建议,有时候简直令我茅塞顿开,他的智慧显然已经超过了这个时代的所有人,我可以肯定地说,如果不是他不愿将时间过多投入到自然哲学的研究之中,他的成就绝对会超过亚里士多德。”

维内托缓缓说着,台下的众人也没有反驳,这些年来,亚里士多德越来越多的理论被人们推翻,伊萨克皇帝却始终保持着绝对的正确,在他们心中,素未谋面的亚里士多德当然比不上英明神武的皇帝。

“在观测途中,望远镜也得到了进步,陛下的一些小建议让望远镜的放大倍数越来越高,这使我得以更清晰地看到行星的轨迹,并将它们画在纸上,反复计算。”

说到这里,维内托有些激动地鞠了一躬。

“尊敬的诸位,今天,我将会把自己的全部研究公之于众,希望会为你们带来帮助。”

直起腰,维内托清了清嗓。

“首先,我的研究证明了托勒密体系的完全错误,地球并非宇宙的中心,五大行星也并非围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这与我的观测结果完全不符。”

“根据我的研究,太阳无疑是地球和五大行星的绝对中心,这些行星全都围绕着太阳进行旋转,但运动轨迹也并非圆形……”

“在陛下的建议下,我将行星的运行规律分为三方面,分别描述行星的轨道形状,运行速度和运行周期。”

“第一,所有行星围绕太阳的运动轨迹均为椭圆,太阳处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第二,太阳与行星的连线在相同时间内扫过同样的面积,这是因为……”

“第三,行星距离太阳越远,公转周期就越长,至于这个周期到底如何描述,我暂时还在计算之中……”

“我将会在下一期的《君士坦丁堡周报》上将研究数据开源出去,如果诸位有什么想法,不妨向我的住址写信。”

接下来,维内托又对自己的三大定律进行了讲解,顺便介绍了一下这些定律在星象学上的运用。

“先生,为什么行星会绕着太阳转呢”

一个年轻的声音传进维内托的耳朵,这是一位身穿君士坦丁堡大学校服的大学生。

“如果太阳是特殊的,那为什么月亮会绕着地球转呢这也是您之前的研究成果。”

“您之前还在《学城月刊》上发表文章说,木星和土星也有自己的“月亮”,那它们为什么会绕着木星和土星转呢”

大学生疑惑地问着。

“还有,这种旋转所带来的影响是单向的还是双向的为什么满月时期,潮汐总会异常变动呢”

“我知道这当然是上帝的安排,但上帝的安排都是有迹可循的,通过探索自然,我们能够总结出上帝为我们设下的客观规律,这也是陛下的话。”

“这……”

大学生一连串的问题让维内托愣了愣神,不过还是有些高兴。

“这很好,孩子,你的问题非常有价值,虽然其中大部分都是我们现在无从解答的。”

“探索自然之路永无止境,继续追寻,努力研究,总会得到成果的。”

维内托继续回答着围观群众的问题,安德烈亚则拉起了索然无味的艾莎,离开广场。

“听懂了”

艾莎从神游中醒来,看向安德烈亚。

“我反正没听进去一个字。”

“数据分析当然没听懂,但维内托院士的结论还是都记下了。”

安德烈亚说道。

“这些东西能有多大用呢”

艾莎不解地问。

“我看这些结论对现实生活毫无半点影响。”

“呵呵,我也不太清楚,但肯定是有用的。”

安德烈亚笑了笑。

“不管怎么说,维内托院士专心研究的这几年,航海学校发到我们手中的望远镜的确是越来越好了,一些观测星象的方法也越来越成熟。”

“据我所知,已经有人提出用光学仪器来确定航海方位了,同样用到了天体作为角度基准物,陛下鼓励了这个思路,派人进行研究,将这种仪器命名为纪限仪。”

安德烈亚带着艾莎走向市区,继续说道。

“一个问题会延伸出无数个问题,在解决问题时,学者们会发现,现有的仪器不太行,现有的材料不过关,他们没办法,只能对此加以解决。”

“当他们终于抵达真理面前时,回顾来时的路,却才发现,这条光辉灿烂的路,早已比真理本身更具价值。”

进入闹市区,烟火气息立马浓郁了起来,来自埃律西昂的移民兜售着塔可小吃,来自保加利亚的公民表演着摔跤打斗,阿拉伯归正者的沙威玛滋滋冒油,小商贩的摊位上是不知真假的猫头鹰银币和委内瑞拉宝石,水手的大笑声豪放而粗犷,报童的叫卖声清亮而高昂。

“《体育时报》!马其顿森林队击败尼西亚陶瓷工,为马其顿行省得到一枚铜牌,金银牌的角逐将在今晚举行,诺塔拉斯金银雕刻作坊提醒您,金银雕刻,就找诺塔拉斯……”

“《商业月刊》!李希梅尔化肥厂发表声明,他们已经通过高温煅烧蛇纹石与磷灰石制成了新式化肥,这种肥料对黑褐色的松软土壤效果更好……”

“由于纺织业和化工业兴旺发展,西西里硫磺公司的股价迅速上涨,上涨速度仅次于最新成立的黑海联合茶叶集团,有兴趣的投资者无需继续等待……”

安德烈亚拉着艾莎在闹市中闲逛,似乎是被这种美好的生活所感召,原本冷漠的神情也松动了几分。

“今天怎么想凑这个热闹”

艾莎好奇地问。

“我以为你会直接回去呢。”

“今天心情不错,随便逛逛吧。”

安德烈亚说道。

“别人都说,无论你来自何方,只要来到君士坦丁堡,立马就会爱上这座城市,爱上她的富饶,爱上她的科学与文化。”

“我父亲曾说,他跟随皇帝第一次来到君士坦丁堡时,这里还只是个大农村,你今天所看到的文化,科技,艺术,都来自于陛下的大力推广。”

艾莎说道。

“这真是一个奇迹。”

“不,陛下最主要的功劳是让罗马公民吃饱了饭,穿起了衣,用的起廉价燃料,上的起普通学校。”

安德烈亚摇摇头。

“只有完成了这些,科技,文化与艺术才能蓬勃生长,这些事物的进步也会带来更好的生活质量,相辅相成。”

“你不能要求一些连饭都吃不起的人钻研科学,你不能要求一些连衣服都穿不起的人读书作文,陛下依靠残酷的对外剥削实现了核心领土的繁荣富足,这份繁荣富足推动了科学与文化的进步,我们与那些殖民地的差距将会越拉越大。”

安德烈亚说道。

“他们的本土手工业会被我们击垮,他们的本土文化会被我们吞噬,他们的经济被我们控制,他们的人才会为我们效忠,他们的人民向往着东帝国的美好生活,却从不会想,这种美好生活到底是怎么来的。”

“现在,能够对帝国造成威胁的没有别人,只有我们自己罢了,但只要陛下还在,一切都会越来越好的。”

安德烈亚说完,微微鞠躬,向艾莎伸出手。

“走吧,我们去帝国大饭店吃饭,然后去歌剧院听歌剧,等歌剧散场,我们去街边买小吃解馋。”

“我的奖学金还剩下一些,专门用来招待您,我最亲爱的女士。”

艾莎的眼里涌出一抹爱意,将自己戴着薄纱手套的右手交给安德烈亚。

“那就多谢你了,我最信赖的骑士!”

……

1477年秋季,经历三十五年的复兴和发展后,东罗马帝国从覆灭边缘跃升为世界霸权,经济不断发展,文化不断输出,科学技术迅速飞跃,音乐美术蓬勃生长,到处都是一派祥和。

1477年秋季,爱琴海沿岸陷入奥林匹斯盛宴的狂欢之中,来自半个世界的人们感受着东罗马帝国的文明,向往着成为东罗马帝国的公民,他们纷纷惊叹,短短三十五年,旧貌换新颜。

经济的高速发展压制了一切不满,无比充裕的生活掩盖了一切黑暗,东罗马帝国巴列奥略王朝的声望在此时达到新的顶点,人们开始相信,黄金王朝受神庇护,皇朝盛世永不终结。

一场秋雨带来了凉意,君士坦丁堡中,黄金树的落叶铺满大街,衣食充足的人们不必惧怕寒冬的到来,因为他们清楚,下一个生机勃勃的春天就在眼前。

落叶捎来讯息,那是一个丰饶的时代,在海的彼端,罗马人的故乡,欧洲与亚洲之间的交界地,“世界渴望之城”君士坦丁堡,伊萨克三世的黄金时代进入鼎盛时期,各大报纸争相报道,各位诗人尽情歌颂,他们将眼前的场景描述为东罗马历史上最伟大的盛世,将伊萨克三世为他们所带来的高速发展描述为一场成真的美梦,为其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

爱琴海奇迹。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