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6章 洛阳的地理政治(2/2)
后来五胡乱华,导致了北方汉人“衣冠南渡”,洛阳城的人口锐减到只有三十万。
到隋朝,这里是关中和中原的交汇处。
还是大运河的起点,北方中原和南方江南地区的商品,全部要汇聚到这里。
这里的商人乱七八糟,天南海北都有,洛阳的市场比长安的市场还多,有西、南、北三个市场。
这里的人口成分非常复杂,有出关中的“刀客”,有去关中“侠客”,有南北通行的商贾、僧人。
而且因为好多王朝的国都定在这里,这里的贵族超级的多,比长安都多。
什么汉朝的刘家人,魏国的曹家人,北魏的元家人、公孙家人,北齐的高家人。
这些全是皇族出身,洛阳周边的土地全被分完了。
因为当初李渊建唐的时候,是用的“招降”,你只要归降我唐李家,那我就不动你。
所以洛阳的政治也复杂的要死,有前隋的旧臣依然当着要职,也有新唐的官员来抢权。
李世民当初和李建成斗的厉害,李渊也是想把李世民赶到这个地方,也是出于政治考虑。
李世民这个小气鬼,能把东都这么重要的地方,放心的交给赵王李元景,也是因为这么复杂的政治,注定了要想完全控制这里,就必须把整个洛阳都捅破天。
赵王这个亲王来到洛阳连一块地都没有,只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依靠着洛阳的大运河做生意。
这就是为什么,当初长安的商人对赵王的生意下手,会逼得赵王从洛阳派兵来长安抓人。
因为当初的赵王确实是被逼急了,他才来长安没多久,人生地不熟的,没钱怎么在洛阳站稳脚跟?
那些人动了赵王的生意,就跟刨了赵王的祖坟一样,不做生意是真的会饿死的。
赵王早就听说,自己的这个侄子在长安已经垄断了整个长安的取暖。
连户部的“铁公鸡”尚书都想和蜀王府做生意,把空心煤的生意做到长安附近的城里。
如今已经进入十月,天气开始冷起来,又到了需要取暖物的时候,赵王就想和李恪合作。
但是这人太狂了,觉得自己是李恪的叔叔,李恪又像当初自己刚来洛阳一样,人生地不熟的,肯定需要自己的帮助。
而赵王自己又想在和李恪的合作中多赚点钱,就搞了一次“下马威”,准备借此机会压价。
奈何人家李恪身边,有杜如晦这个人精在身边,不吃这一套。
而杜如晦这么拦着也不是无的放矢,实在是杜如晦也在想,怎么借李恪到洛阳的这次机会,帮自己打开局面。
他杜如晦是“京兆杜家”不假,但名声也就仅限于关中,出了长安来到洛阳,他杜如晦也成了“臭外地的来我们洛阳要饭来了”。
你杜家在长安牛逼,那是在长安,我们洛阳的大家族,谁祖上不是皇族?谁祖上没阔过?我们凭什么给你脸?
不说别人,光杨家人在洛阳的势力就不小,整个虢洛道都是杨家人占一半。
洛阳不只是叫做洛阳,隋朝没了之后,隋杨也成了“洛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