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唐逍遥赘婿 > 735 回想

735 回想(2/2)

目录

儒家青年闻言一愣,随即苦笑不已道:“原来如此,我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嗯?”这下轮到叶晨疑惑了。

看到叶晨这个这样子,儒家青年苦笑道:“事情是这样的,这本书虽然记载着不少的正确的历史,但是上面有些情节,也是刻意侮辱我儒家,当时的儒家高层,就没有收录,我还是听一个老前辈说的,我才知道有这样一本书。”

“原来如此。”叶晨闻言点点头。

对此叶晨也不诧异,毕竟这很正常,史官这个东西,他写历史的时候,有时候心情不好,皇帝他都敢写成昏君,别说你这是一个教派了,哪天看你不爽,直接给你爆点黑料很正常。

而这个

和尚,此时已经是双眼血红一片,他已经是被叶晨给怼的,完全失去理智了,至于之后叶晨说的,他根本就没有听进去了。

实际上,叶晨后面那一席话,换做不是研究历史的人,谁听着那都是发蒙,毕竟那话实在是绕得很。

而那段话的意思,大致就是,焚书是因为天下归一,法令一统,需要士农工商各司其职。但却依然有人开办私学以古乱今,用自己的知识惑乱百姓!所以需要禁私学,烧杂书!

其中像《诗》《书》,还有诸子百家这些书籍,除非你是博士,不然不许谈论,也不许私自收藏,但换句话说,如果你是博士是可以谈论和收藏的。

而且秦朝提倡务农,所以医药卜筮种树这类书,众人可以留着,秦朝更是鼓励众人学习法律,知晓法律条文,以免违反法纪。

所以他综上所述,你告诉我这是所谓的焚书坑儒?这简直就是一个天大的笑话,完全是人故意曲解了罢了。

并且,这件事也不是人胡乱说说就行,而是有还不止一种证据可以证明,就如《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关坑儒之事,一开始说方士,其后说文学方术士,之后再说诸生,最后说为皆诵法孔子的儒生!

你要知道,以史记记载的书,那都是官方的版本,那是经过验证的,这样的书按理来说,应该是很精确的。

可是你看看这史记怎么记载的,一会儿方士,一会儿文学方术士,一会儿又说是儒家的儒士,这很明显就是经过人修改的,漏洞都没堵好。

而说到这里,恐怕有些人不理解,上面说的三种人之间的区分了,那这里就多做解释一下。

方士,即自称能访仙炼丹以求长生不老的人。如侯生、韩众、徐市(徐福)、卢生等。

文学方术士,又叫文学术士,可以泛称博学善文的人,也可以用来指称儒学之士,也算是儒家的一种分类

至于诸生,那解释就麻烦的多,简单点解释那就把这个词分开解释,其中诸的意义是多,生的意义是学生,诸生的字面意义,是多位学生。

而至于最后的皆诵法孔子的儒生,这个就简单了,那就是大家熟知的孔子门下儒家弟子,也就是儒生。

这么一解释,你会发现,里面的这几种解释显得很混乱,而堂堂一本史书,居然如此前后矛盾,岂不可笑哉!

这还是这个时代可以看到的,如果是到了现代社会,因为出土的一些文献,更加可以全面的看到之前先秦的历史进程。

就比如一些出土秦汉法律文书,那里面清晰的记载着,秦汉死刑中并没有活埋处死的律文和案例,活埋处死,仅仅出现在残酷的战争中,而就是这样,那也往往是作为受到谴责的暴行被记载下来。

所以综上所述,始皇帝别说坑儒,便是坑方士之说,都存伪,而导致这一切的,自然就是儒家的原因了。

毕竟儒生尊孔子,以德礼治理天下,而秦始皇以律法治天下,加之西汉之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儒为天下之口舌,始皇之法与儒相反,始皇其人,安得善哉,自然而然,这史书记载就演变成如今这样。

当然了,这些现在和这些人说,估计够呛,因为他们不理解,他们只是人云亦云,反正别人怎么说,众人怎么听就是。

但是这件事要是放在现代,那就不是这样了,因为现代实际上已经是对这件事有了定论,焚书是真的,断无可疑,但焚的是哪些书,《秦事》之中都有说明。

但坑儒,那完全就是扯淡,

毕竟根据一系列的调研,人们渐渐发现一个很有趣的问题,那就是在司马迁著《史记》之前,可没有哪篇历史文献记载着秦始皇坑儒之事。

如淮南王刘安著编《淮南子》一书,更有董仲舒著有《春秋繁露》一书,这两人一者对道家推崇备至,一者更是独尊儒术的发起人。

这两个人可都比司马迁老,这两本书也都比《史记》早,然而这两本书别说秦始皇坑儒了,连坑埋过方士都不曾提过!

要知道那已经是汉朝,如果说始皇帝真干过坑埋方士,乃至于坑埋儒生的事情,他们两人一为汉室皇族,一为汉室重臣,会需要为秦始皇遮掩,怕不是笑话!

再者,司马迁时期正是汉武帝热衷于信神求仙,方士们再次大红大紫的时期,著史警今,向来是史学家的爱好。

加之在西汉初年的《说苑·反质》中就有秦始皇坑方士的故事,并且故事更加完整,其中还有秦始皇坑方士故事的后半段,方士侯生被始皇抓住,侯生不仅不惧,反而正气凛然、口若悬河对着始皇一顿怒喷,最后始皇被喷的心悦诚服,反而放了侯生。

这种故事不过是西汉初年的方士们编造出来用于自我吹嘘,游说权贵以博取禄利而已,只是被司马迁截取上半段,稍加编改,借古讽今,警示众人。

如果说司马迁都还只是写始皇坑方士,那么到了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地位更加高上之后,一群儒家经师为继续抬高儒家地位,甚至是神话儒家,将儒学国教化,便开始对秦始皇坑方士的故事进行偷梁换柱,改成了焚书坑儒。

一开始没有坑儒地点,后来确定了在始皇陵南面的骊山陵谷,一开始没有坑埋时间,后来也确定了是在冬天,一开始只是寥寥几笔,后来情节更为详细,阴谋之论更加明显,一开始是直接坑埋,后来又改成先射死,后填土

所做的一切不过就是为了将儒家的经典抬举为圣经,将儒生们塑造为不惜为道与理殉教的圣徒,将儒家的地位推到至高!

毕竟,如果是确确实实存在的真实历史事件,需要这样不断修改,他们直接按照《秦事》所记,一开始便将时间、地点、人物、过程、结果,清楚明确记录下来以示后人便是,需要这样三番五次的修订,这不是舍本逐末吗!

如今的《史记—秦始皇本纪》,呵,怕是司马迁本人复生,恐怕也认不出那是自己写的史书了吧。

“啪啪啪!”叶晨话语说完,忽的从后面传来一阵拍手声。

叶晨眉头一皱,他之前把所有心思都放在了这个和尚身上,所以没有注意到后面来人了,直到这个时候,有声音传来,他才发现。

当即叶晨回头看去,原来是李二起来了,然后路过这里听到叶晨的话后,在拍手称赞。

“额,陛下!”看到李二的一瞬间,叶晨就是一呆,而后就是有些尴尬。

毕竟李二可是不怎么看得起秦始皇的,而他刚刚那可是一直在吹嘘秦始皇的,这要是李二心眼小点,怕不是要给自己穿小鞋哦。

而李二看到叶晨的样子,就知道叶晨心里的想法了,当即白了叶晨一眼,然后道:“臭小子,在你心里,朕就是这般小心眼吗?”

而李二这话一出,刚刚亦是在发呆的道衍和儒家青年也是回过神,而后两人赶忙行礼道:“拜见陛下!”

李二闻言看了两人一眼,而后又看了一眼现在已经是不顾其他,只是怨恨盯着叶晨的和尚,眼中也是闪过一丝厌恶。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