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再生于明初 > 第297章:宜兰

第297章:宜兰(1/2)

目录

由于刘基的老花镜“献给”了皇上,刘璎只能打发人再送去花镜。此事导致刘璎决定把老花镜这个稀有的产品投放到市场,以冲淡对刘基的影响,避免朱元璋的疑心。

同时这也是暴利商品,可以赚一笔钱。初次定价就翻了十倍,每一副花镜高达800两白银!

第一次投放市场的数量太少,总共才50副,正如刘璎所料,价码很快就抄到了两千两,并且是有价无货,一镜难求。

第二个月又生产出50副,并且产量还在增加。面对市场热度刘璎并不着急,新出产的50副他全部投到了高丽和日本。让大陆的市场等一等也符合编造的谎言:既然假称西洋货,是远洋来的,到货就没那么快,等上几个月再来货很正常。

……

到了春耕时节,同时战场从华北逐渐向北移动,大部分地区进入战后的和平状态。对于平民来说战争就是灾难,交战的地区土地荒芜,人口锐减,因此官府也会下力气恢复本地的生计,安抚民众,奖励农耕。由此导致山东的难民潮消退,刘家在城阳招收移民的活动也就不得不终止了。

回头看一看这次移民的成绩真不小,不到半年的时间里,累计向台员移民达二十多万,这让以淡水城为中心的地区人口开始稠密起来,人们的活动范围也在迅速扩大。北边到了基隆,南边桃园,向东南到了宜兰。这些地方分别开始设立县衙门,建立县治。刘璎要做的是选择和任命官员和吏员,让各个县衙门运作起来。

刘治瑧做移民工作有功,他被任命为宜兰县的知县。

刘璎召见刘治瑧,训诫勉励一番。

刘璎说:“宜兰地处偏僻,汉人比较少,因此对番人

要格外用心,避免酿出事端。”

“是,卑职记下了。”

宜兰距离基隆和淡水都不远,只有几十里路,为什么说它偏僻呢?这就要知道台员的地形特点了。

整个台员岛是个树叶形状,南北长东西窄,东边高西边低,东部大多是山区,并且地形险要,西边都是平原,农耕渔业都集中在西边。西边就是面向大陆的这一边。宜兰的位置在岛的东侧北部,那里有一个小小的平原,也是台员岛东侧唯一的平原。在整个东部宜兰是地理环境最好的一小块。它距离淡水不远,但是中间隔着地形复杂的高山。

即便到了现代,台湾岛的重心都在西边一侧,东边城镇和人口都很稀少。台员岛十几个县,整个东部地区只有三个县,其中宜兰是最大的。

除了岛屿地形之外,宜兰的海洋环境也不是特别好。

台员面临大陆的那一侧(西侧)的海底是大陆架,水深比较浅,岛屿众多,风浪小,渔业资源丰富。可是东侧是浩瀚的太平洋,海底地形陡然下降,海水深,岛屿少,经常是狂风巨浪,甚至无风也有三尺浪,不利于航行,也不利于渔业。

传统的海上航线都是在台员的西边,很少有商船走台员以东的航线。

综合看宜兰的自然环境比较差,并且交通闭塞,所以说宜兰地方不大,却像一个独立王国。

刘璎警告刘治瑧说:“宜兰交通不便,但也是富庶之地,你要知道自我珍重,不要以为山高皇帝远就为所欲为。”

刘璎的警告话说的很重,刘治瑧闻言立即跪地扣头说:“卑职不敢!”

刘璎没理他,也没叫起,继续说道:“现在那里的人口稀少,没有人什么事情也办不了,所以

招募移民是当务之急。可争取移民不是强制能做到的,这就要你用心于民生,地方治理的好,人们就会想往,也就不愁没人来。”

“是,承蒙执政官大人教诲,卑职记下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