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再生于明初 > 第280章:不负期望

第280章:不负期望(2/2)

目录

现在的明朝朝廷统治范围不过是江南的部分地区,并且是经过了多年的战乱,田园荒芜,人口剧减。

我们在这里就不列举更详细的数据了,按刘璎的估算,朱元璋的财政能力充其量也就是一百万两的水平。所以刘璎心里有数,让朝廷拿出十万八万两银子来买刘家的军事装备已经是极限了,不可能再多。

刘璎也知道这些山大王出身的皇帝贵族不会讲什么信义,所以都是一手银子一手货,欠债的事免谈。

刘璎明白,与朝廷的军火交易暂时就是这个水平了,不能要求过高,除非白送。

璎又问:“从官府那边能知道三眼铳在明军中用的怎么样?可有什么效用?”

刘亚东:“不瞒大少爷说,对此小的真不知道,小的只是记账目,别的我也没问过。大少爷,要不我把郑克义找来?他与官府的人熟,平时经常请客吃饭的来往挺多,所以他会知道的多一些。”

刘璎问:“郑克义?他在这吗?”

“在的,常住福州的是韩七,郑克义常年在岛上,现在就可以把他找来。”

“好,那就把他找来。”

人的习性不同,这个刘亚东看来是不愿意管闲事的,所以明军北伐什么的杂事他不关心,一问三不知。就不知道郑克义如何,如果也是刘亚东的样子就让刘璎失望了,他很想知道三眼铳的效果。

果然,不多时郑克义被找来了。刘璎对郑克义不熟,可郑克义还是认识大少爷的,所以一进门就跪地扣头问安。在他的眼里大少爷高高在上的,就是神一样的存在。

为了缓和气氛,不要让郑克义太拘束,刘璎笑着说:“罢了,免礼起来吧。你也不是我刘家的家奴,不必行此大礼。好了,坐下说话吧。”

郑克义战战兢兢地站起来,寻找一个方凳,搬过来做到下手,说是坐着其实只半个屁股挨着凳子的一角,样子很难受。与其这样坐着真就不如站着舒服。

刘璎开口问道:“找你来是我想知道三眼铳在明军中怎么样?作战可还有用?还有朝廷的北伐打得怎么样了?你知道的尽管说,道听途说也没关系,就当是私下里聊天,说错了也没人怪罪你。”

听大少爷如此说,郑克义的一颗心放下了,他心里害怕的是自己的把柄被抓住了。在这半年中,除了可以公开的好处,私下里他也没少贪墨。人都是有私心的,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多数人都会贪财。

刘璎不是不知道,但是他的原则是不要渎职

,不要做有害于刘家的事都是可以容忍的。如果敢于作恶,比如诬告,打击同僚,甚至危及东家等等的,就绝对不能容忍了。

郑克义精神上放松下来也就不那么紧张了,他略加思索后说道:“朝廷派出大将徐达和常遇春北伐,到现在差不多有一年了,收复了华北平原,并且打下了元大都。”

“你说什么?打下了元大都?”这是刘亚东在问,在他看来这个消息很惊人,所以出声发问,可是这有点不顾礼仪了。在大少爷面前哪有他说话的份。所以说完了赶紧向大少爷行礼,说:“小的失礼了,请大少爷责罚!”

元大都是元朝的都城,就是皇帝住的地方,是朝廷所在。按古人的观念,都城陷落就是亡国。这是大事件,所以刘亚东才会吃惊。

元大都就是现在的北京,它的地址在现代北京城的西北角,面积很小,比北京城小的太多,明朝修建的北京城与它在地点上不是完全重合。

刘璎微笑着说:“没那么严重,咱们这不是闲聊吗?不要讲那么多的礼数。”

不过刘亚东还没完,他转过去对郑克义说:“大少爷要知道的是三眼铳好不好用?在明军中有没有战功?你别跑题乱说。”

郑克义也连忙站起来口称:“是!是!”

这情景让刘璎哭笑不得,古代里就是这样,人的身份地位不同,隔阂差异很大。就拿眼下来说,刘亚东是刘家的家奴,对主子绝对恭敬,郑克义是外人,刘亚东这举动就是护主心切,过头了。

刘璎不得不再说话制止:“刘亚东你不要再打岔了。郑克义,你说的很好,很重要,就这样说,继续。”

其实对于元大都的情况刘璎也同样吃惊,这的确是个大事件。他知道历史上朱元璋是把蒙古人赶跑了。后来北京还做了国都,可是具体什么时候收复的并不知道。

——end——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