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亲赴城阳(2/2)
刘春雨是邮号的总管,他陪着去还有另外的事,就是做扩展邮号网点的规划。山东和平了就要正常发展邮号的网点,还要向河北等地扩散。与南方不同,北方的邮路主要靠道路,使用马驮子或马车运送邮件,运输方式不同也会影响到管理方式。
刘璎告诉刘春雨,让他利用邮号的船顺带着向山东运送粮食,这样做可以不显山露水的,经常性的把粮食送到山东。邮号的快船也
有300料,按现代的计量单位也有几十吨的载重量,折合成粮食数量就是五六百石之多。并且邮号的船每隔五天就跑一趟山东,因此输送粮食就成了经常性的了。
刘治瑧跟来是什么任务呢?他是来做移民的,这是个长期的工作,至少要做一年半载的,很明显,刘璎不能总留在城阳,这里需要有个专人负责移民。刘璎把刘治瑧带来是让他做移民的事情,算是特派的移民专员。
刘治瑧再一次被启用,他也是倍加小心,生怕再出错。他自己也知道,这一次如果不用心,再出错误,就没法混下去了。
苍龙号到达城阳附近海域是上午,船的前方可以看到一个海湾。刘璎等人拿出望远镜来观看,前面就是现代里的青岛市,可现在就是荒凉的沿海山区,稀稀落落的有一些村庄。
这个海湾很大,它叫胶州湾,之所以被称作胶州湾是因为海湾的西北边是胶州城。在古代它是这一带最大的城市,也是官府行政中心。
作为海湾的门户,它的东侧半岛叫青岛,西侧半岛叫黄岛,海湾里边还有个半岛叫红岛。在近代里,青岛割让给德国,德国人在那里建立了一座城市,并且逐渐繁华发达起来,形成了一个城市圈,这就是青岛市。但是现在的青岛还是荒芜的山区,很多小村庄。
城阳码头在胶州湾的最里边。
展七雄向刘璎请示:“大少爷,前面就是城阳了,我们每一次来这里,军舰都是夜间才进码头的,白天都是停在海湾的外面。现在是不是进码头?请您的示下。”
刘璎是知道这情况的,原本这也是他的命令:凡是大陆的码头,军舰都
不要靠近,这是怕惊扰地方,毕竟苍龙号这样的军舰有些出奇,即便大炮都可以推到船舱里去,船只的外形也是军舰的样子。所以商船队每一次来山东都是商船靠码头,军舰停在海湾外面的锚地,如果需要靠码头都要选择夜间,或者改乘小船。
所以刘璎说道:“不急,夜里再进海湾靠码头吧。”
大家都耐着性子等时间。展七雄则放下去一条冲锋舟,派几个士兵先去通消息。毕竟今天不同于往常,大少爷在船上,他希望陆文利有准备才好,要不大半夜的上岸连饭都吃不上。船上只有大锅饭,大少爷又不让特殊预备,已经吃了两天了,上岸怎么也得有一顿像样的饭食才好。
等太阳下山天黑下来,苍龙号才起锚进入海湾,到城阳码头停靠。这一处码头是刘家商铺自家的,为了装卸货物方便自家修建的。
因为得了消息,掌柜的陆文利带着几个伙计打着灯笼已经等在码头上了,众人下船,由陆文利上前见礼,然后引路进入商铺。
因为是自家的码头,所以码头就对着商铺后院的大门,极方便的,众人下船就从这个大门进入了院子。刘璎看到这个院子围墙很高,院子里边很大,有七八个粮食囤,还有一些仓库马车房马圈什么的。
进一个侧门是又一处院子,有两进,前面是商铺的门市,后面是书房客房和内宅。现在陆文利的家眷都送回老家了,正好安置刘璎。
陆文利已经准备了两桌宴席给大少爷接风,同时商铺的伙计和船上的水手开始忙碌着从船上卸下粮食,因为在天亮之前,苍龙号还要返回到海湾外面的锚地。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