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光通信升级(1/2)
初到台湾,草创局面则事情繁多。首先是设法增加人口,于是让护卫队的士兵写家信动员家属移民,这个办法也同样用于船队的水手和在刘家干活的匠人。
由于刘家的到来,在淡水河畔形成了一个城镇,被命名为淡水城,并且逐渐繁华起来。
随刘家船队到来的都是男人,无论是兵、水手还是工匠,都是男人,而且都是精壮汉子。这就类似于出海的商船,长时间漂流在大海上,一旦靠码头登陆就纷纷下船寻找妓女解决生理问题。
来到台湾的这些人也不例外,他们也有找女人的渴望。凑巧的是经营码头的徐立就养着几个妓女,他这是为来往商船准备的,他的媳妇就做了老鸨子。于是每到晚间他家里总是客人不断,这一项也让徐立家赚了不少的钱。
现在这里绝大部分都是军人,军队毕竟有军纪,士兵们受军纪约束不敢太过分。另外,绝大多数士兵都很年轻,十八岁以下的居多,于是去徐立家嫖妓的军人并不多,做嫖客的主要是各船上的水手和工匠。总之还没有形成太大的问题,刘璎也就没有过分干预。
在古代开妓院是合法的生意,官府并不禁止。当然了,做朝廷命官的人是有约束的,虽说古代的官员们嫖妓屡见不鲜,可公然嫖妓毕竟是大过错,叫起真来也会丢官的。
现在码头上人多了起来,附近的人家脑子活络的也赶过来做生意,淡水城和码头上热闹繁荣起来,
……
作为现代人,刘璎特别重视通信,所以他才研究制造灯光通信和创办邮号。现在来到了台湾岛马上就感觉到了通信的障碍。灯光通信的最大短板是光传播的距离有限度,首先是燃油灯光的亮度不够强,二三十里已经是极限了。其次是地平线原理,比如北竿岛到福州直接目视需要修建五六丈高的塔,可是台湾到福州有180公里(360里),即便是现代里
最高的建筑也不能达到直视的要求,所以使用灯光通信绝无可能。没别的办法只能使用船只送信了。
使用船只送信还有个安全问题,这是因为海盗几乎无处不在,而通信船比商船更危险。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一般的商船都是结伴而行,形成船队船只多,可是通信船就是一艘船单独航行,当然就更危险了。第二,商船的路过某海域的时间毫无规律,遇到海盗是偶然事件。可是通信船的航线和时间是有规律的,就类似于火车时刻表一样。如果有海盗打它的主意,选个地点等在那里就一定能遇到。
不光是刘璎,刘诠也关注通信。他说:“咱们来这里也有一个月了,咱们的船也跑了几趟,通消息就全靠船了。与北竿岛相比可就差多了,真要像个办法呀。”
这一个月里,苍龙号回北竿岛一次,第二次是赤龙号送福顺三号回北竿岛。这些舰船的往来也带过来一些工匠和设备物资,比如搬到北竿岛不久的玻璃厂准备再次迁移到了台员,调过来几个工匠和设备,开始建厂。
玻璃产品是超越时代的,所以刘璎一直很保守,不敢把玻璃产品拿到市面上销售。同时也不敢生产更多的品种,只有单一的平板玻璃。现在来到了台员,首先想到的就是把玻璃厂迁过来。
玻璃厂到了海外就可以大展拳脚了,可以研制更多的新品种,打着西洋货的招牌就可以向市场销售了。
……
刘璎说:“三叔说的是,我也在想,与北竿岛的通信还是要有长远之计,这就需要专用的通信船只。因此我想把邮号用的快船调过来一艘,充作专用的通信船。”
邮号有两艘这样的船,这种快船是自家福州船厂制造的,目前仅有的两艘。不过下一批制造四艘,并且下个月即将完工,到时候再给邮号补上,所以不会给邮号业务造成太大的影响。
刘璎之所以需要这种快船,
首先是它的速度快。按测试,在风向不好的时候(顶风)也能有9节(16。7公里)的航速,顺风竟然可以达到20节(37公里)以上。因此它可以保证当日到达,两天可以一个往返。这种通信的速度在眼下也是非常迅速的了。
刘诠说道:“这个快船速度快,快也是安全的保证,遇到危险的时候可以快速逃脱呀,敌人追不上不就安全了吗?还可以给它武装几门神机炮,这就更安全了。神机炮的后坐力小,在小船上也可以用。”
刘璎说:“用这种快船也有缺点,它太小了,只有三百料,比苍龙号(500料)还要小,勉强用于远海航行,经不起大风浪的,这就要经常注意天气躲避风险。”
古代也是要观测天气的,只不过技术落后,准确度差。古书上不是经常说“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吗?那就是把观测天气的工作神秘化了。
……
使用通信船的方式还是不能令人满意,缺点是明显的。首先是速度慢,再重要的消息也要一两天后才能传递到。其次是遇到恶劣天气就不能出海就只能干着急了。
如果有电力就可以研制电报电话,按现在的发展趋势刘璎相信用不了多久就可以搞出发电机,可总需要时间啊?远水不解近渴,解决不了眼下的急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