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再生于明初 > 第209章:向南竿岛扩展

第209章:向南竿岛扩展(1/2)

目录

为了避难,刘谨带全家躲避到福州,算下来也有半年时间了。现在刘诠确定留下来,刘谨带着一家老小离开福州。刘诠、刘璎带领众人为家人送行,码头上一时间热闹非凡,船厂里不少人也出来观看,也可以说是为家主送行。

福顺三号的客舱舒适,刘家主要成员都登上这艘船。当然了,这艘船不能到达终点,最后一段路,他们还要改乘其他船只。

人多事杂,折腾了一个多时辰才安顿就绪开船,众人挥手告别,其中也不乏哭天抹泪的,刘璎的母亲和祖母舍不得与刘璎分离,妇人们大多如此。

半年前,从包家寨过来的时候,有接近两百人的队伍,其中一半多是家丁护卫。而这一次回去则时过境迁,浙江已经是和平的局面了,也就不需要那么多家丁护卫了,所以人数大减。他们回到南田镇之后,更不需要那么多的家丁了。如果还是一百多人的队伍则太扎眼,那不是没事找事吗?所以最终到达南田的家丁就是原来的十来人和招募的包家寨庄户,总共五十多人。到达后,庄户的壮丁会立即遣散,让他们各回各家,这才符合和平环境,不会出格。

有六十多名家丁留在了福州,他们的大多数本来就是在福州招募的。这些人,愿意回家的,则给予遣散费,愿意留下的就去北竿岛加入护卫队。

这其中还有几个特殊的人物,那是当初刘璎被劫持失踪的时候,老爷子刘基派来的几名军人,他们大多是刘基从自己的亲兵护卫中挑选出来的,此后留在刘家的有六人。这六个人实际上充当了家丁队的教官,特别是炮兵,都是他们训练出来的。杨六军、范七勇

、钟靖安这几个一直做家丁队的头头,其余的几个是炮兵教官。

这六个人现在就是想回到刘基那里也办不到,这时候还在打仗,谁知道刘基在哪儿啊?那可是最高的军事机密。

可是人各有志,总有打算回去的,其中一个是范七勇,他们就随刘家人去了南田,等待以后有了刘基的消息再去投奔刘基。其余的就留在福州了,当然也要询问每个人的意愿,想回家的发放路费遣散。

福顺三号上有两门炮,也有一个伍的炮兵,还有一个伍的水兵,合计十多人,这是商船上的标准配置,如果遇到意外也足以应付。当然了,在近海内河航行时,大炮是收回船舱的,不会明晃晃地摆在甲板上。

船上还有四个通信兵,分散到几艘船上可以保持各船之间的通信联络。

总之,刘璎给船队安排的很周全,安全上不会有问题。

……

刘诠还是有责任心之人,再者说,都是刘家的事业,自家人当然会上心。因为他妻子怀孕等家务事,也因为那边的宅子还没建好,他暂时还没有去北竿岛,但是他已经开始思考和谋划了,于是就想到和刘璎交流一下。

这一日他来到刘璎的住处,可是不巧,教书的李先生正在给刘璎讲课。这位老先生嗓门大,刘诠一进院子就听到他抑扬顿挫的读书声。他不便打搅,就在宅子里闲逛。

这一片建筑都是刘家的,一并排大小四个院子。最东边的院子是封闭的,他知道那是玻璃作坊。然后是刘璎住的院子,本来是两进的小院子,刘谨来后扩建了一进,成了三进院子。这些院子都有内部便门相通,刘诠过了便门就进了刘诚住的院子,刘

诚走了现在空着的。再到最西边一个小院是刘家的私塾,现在里边的学子不少,有十几个。刘珞走了,刘璎有自己的专用先生,现在的学子都是刘家下人的子弟。依附于刘家的人也很多了,有商铺作坊,有船厂,人多,家属就多,该上学的孩子就有十几个。

刘诠正各处看着,刘璎的丫鬟菊花过来了,她说:“三爷,大少爷下课了,请三爷过去呢。”

在刘家,刘璎这一辈有丫鬟伺候的只有他一个,这倒也不是什么不公平,是因为刘璎来到福州后自己独立生活,没有与他二叔在一起。是为了照顾他生活起居,二婶做主给配了个丫鬟。

刘诠通过便门回来,刘璎正站在院子里等着,见面就问候:“三叔安好!刚才上课怠慢的您。”

“无妨,刚好随意转转。”

刘璎:“您看二叔的院子是空着的,您是不是搬过来呢?住在这儿也方便。”

刘诠:“还是不麻烦了,我等着岛上的宅子盖好就搬到海岛上去住。那里面向大海,看着也舒服。”

刘诠在岛上选的建房位置是靠近海边的山坡上,宅内花园的院墙面向大海。他特意嘱咐修建穿孔花墙,就是院墙上砌有各种花式图案的孔洞,从院子里就能看到外面的大海。

刘诠这么说就表达了一个意思,他想把家搬到海岛上去,所以在这里就没必要搬来搬去的瞎折腾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