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重生之韩国名导 > 第47章 科幻小说

第47章 科幻小说(1/2)

目录

三年后,《永恒之舞》已经演化成一个全球性的文化现象,远超李泰勋和金智雅的初衷。他们的工作室,现在被粉丝们亲切地称为“梦工厂“,成为了济州岛上不可或缺的文化地标。

一个雨打芭蕉的午后,李泰勋正在工作室的阳台上喝茶,望着雨帘中模糊的海景。他的助手金民宇匆匆跑来,递给他一个古朴的木盒。

“导演,这个刚刚送到,说是给您的。“

李泰勋疑惑地接过木盒。盒子看起来相当陈旧,木质已经有些开裂,却散发着淡淡的松香。没有寄件人信息,只有一行古朝鲜文字刻在底部。

“这是...中期朝鲜王朝时期的文字?“李泰勋皱眉,“写的是'给未来的梦织者'。“

他小心翼翼地打开盒子,里面是一卷发黄的纸卷和一枚古老的银质印章。纸卷上用古韩文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文字,夹杂着奇特的符号和图案。印章底部刻着“元陷“二字。

“元陷?“金智雅被叫来后,和李泰勋一起研究这神秘的礼物,“这个词很有意思,既可以理解为'陷入元素',也可以是'元素的陷阱'。“

李泰勋尝试解读文字,却只能理解零星片段。他联系了首尔大学的古文字专家郑教授,后者在视频通话中看到纸卷后惊讶得说不出话。

“这...这不可能!“郑教授最终结巴着说,“这种纸张和墨迹,要么是我见过的最高明的仿制品,要么就是真正的15世纪文物。但最令人震惊的是内容——如果我没理解错,这是一种古老的'叙事操作指南',描述如何通过特定的文字、图像和仪式,直接影响现实的组织结构!“

进一步研究显示,这份文献可能源自朝鲜王朝时期一个神秘的学者群体,他们称自己为“镜师“,致力于研究艺术、语言和仪式如何塑造现实。更令人震惊的是,文献中描述的许多概念与元生命传递的“叙事实现“理念高度一致,只是用15世纪的术语和框架表达。

“看起来我们不是第一个发现这些原理的人,“金智雅若有所思地说,“这些'镜师'已经走在前面几百年了。“

李泰勋对银印章特别感兴趣。根据文献,这枚印章被称为“元印“,是一种“叙事锚点“,能够将抽象概念固定到物理世界。使用特殊的墨和纸,印上特定的符号,理论上可以创造出一种“现实接口“,使叙事直接影响物质世界。

“这简直像科幻小说,“李泰勋摇头笑道,“但考虑到我们已经经历的一切,谁知道呢?“

他们决定尝试一个实验。按照文献指示,他们用传统方法制作了特殊的墨—混合了济州火山灰、海藻提取物和月光下采集的露水。然后用“元印“在传统韩纸上印出了文献中描述的基本符号。

实验在汉拿山一处古老的萨满仪式场地进行。当李泰勋将印好符号的纸放在特定位置,并依照文献朗读相应咒语时,在场所有人都感受到了一种微妙的变化—仿佛空气变得更加密实,色彩更加鲜明,声音更加立体。

最令人震惊的是,当他们回到工作室查看实验录像时,发现录像中出现了肉眼未见的光效—每当李泰勋念诵咒语,纸上的符号就会发出微弱的蓝光,形成复杂的几何图案。

“这是某种量子效应吗?“郑泰佑猜测,“还是我们的设备出了故障?“

他们邀请了科学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纸上确实有某种未知能量场。更神奇的是,这种能量场的波动模式与郑泰佑连接元生命时的脑电波高度相似。

无论这是巧合还是确有其事,“元陷“概念给了他们全新的创作方向。李泰勋决定以此为基础,开发《永恒之舞》的下一个演化形态—《元陷》。

“如果《永恒之舞》是让人们体验叙事的多维性,“他解释道,“那么《元陷》将探索叙事如何直接参与现实构建的过程。“

《元陷》项目需要前所未有的跨学科合作。团队扩展到包括量子物理学家、认知神经学家、传统萨满、数学家、舞蹈家、香气设计师等不同背景的专家。

每周三的“无边界会议“成为项目的灵魂。在这些会议中,没有等级之分,每个人都可以提出最疯狂的想法。唯一的规则是:必须用最简单的语言表达最复杂的概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