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潘四郎(2/2)
“潘主簿,李将军需要知道,本郡的库房中,还有多少财帛,以供剿匪所用。”赵太守对潘四郎道。
“回太守的话,今年正月,本郡库房中,余财帛合计一百零三万贯四千一百五十钱。”潘四郎脱口而出,“其中救灾用了四十六万贯,五十七万贯,是衙门开销的定额。”
“如此说来,可用于军费的钱,不足两万贯?”李攸蹙眉道。
“回将军,是一文也没有。”潘四郎道,“因为今年江阳郡四个县,都遭了水灾,损坏农田、民宅无数,这四十六万贯,只是到目前为止,所需之数。而眼下,已临近冬季,灾民们,还需要寒衣和膳食,而这些,都得从剩下的钱里面出。”
“既然灾情如此严重,那州府,有没有援助粮草,财帛?”李攸问。
“哈哈,将军,卢刺史回信称,这益州今年都遭了灾,所以,无粮可调。”赵太守道,“所幸,去年增加了赋税,不然,今年这灾情,还真应付不来。”
“那军粮的事,该怎么办呢?”李攸问。
“将军,这用兵,可是州里的大事,将军何不向卢刺史要钱呢?”赵太守道。
——
从江阳郡衙出来后,李攸并没有急着回枳县,而是在县里唯一的一间茶肆中坐下,慢慢品茶。
“客,这是您的茶点。”掌柜的边笑呵呵的,边将一碟碟茶点,捧到茶桌上。
“掌柜的,问你件事。”李攸朝掌柜招了招手。
“哎,您问。”
“江阳城中,可有风月之所?”
掌柜的一听,立刻一脸愁色道:“哎,客官你若是去年来,还是有的,可今年,没了。”
“没了?”李攸蹙眉问,“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哎,没生意啊!”掌柜的道,“去年,江阳郡提前收了未来五年的赋税,小店若不是家业大,也经营不下去了。所以,哪里还有人,有心思去风月之所啊?”
李攸点了点头,心中对这赵太守和潘四郎之间的勾当,也知道了个大概。
“大哥,你可总算来了,弟弟都找了你,许些天了。”风尘仆仆,皮肤黝黑的罗庆,闯进店里,坐在李攸对面,抓起案几上的茶点,就一个劲地往嘴里塞。
“慢点吃,不够了,大哥再给你买。”李攸道。
“唔唔……谢谢哥。”罗庆费了好大的劲,才终于将嘴里的东西全咽了进去,“大哥,这潘四郎啊,今年兼并了八千亩地。这江阳郡的地,现在至少有三成,是他们家的。”
“果然,我就知道,今年发大水后,这群人不会闲着。”李攸道。
“大哥,你知道,潘四郎买田,一亩给多少钱吗?”
“一贯钱?”李攸在心中极力地压价。
“一百钱!”罗庆道,“寻常日子里,一贯钱一亩的地,他只给一百钱,还是用掺了沙子的米来付钱!”
“怪不得,这天堂山,会有土匪了。”李攸握紧了拳头。
“不不不,这天堂山的土匪,分为内外两营,外营想来就来,想走就走,而这内营,全是些杀人不眨眼的,而这二当家独眼龙,还是潘四郎以前的家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