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潘四郎(1/2)
李攸一早就发现,大魏的文化,要远比军事发达。
如果说大魏文化的发达程度,相当于另一个时空中的唐宋的话,那大魏的军事科技,最多等于西汉时期。
就拿这投石车来说,不说体积庞大,行动迟缓,而且射程仅有数十步。
所以,李攸复制了出现在宋夏战争中的黑科技——旋风炮。
这种小型投石机,仅需一头驴就能拉动。
而其发射的石弹,仅拳头大小,射程却有一百二十步到一百七十步,而且仅需要两人,就可以完成从装填到发射的全过程。
此外,这旋风炮还装有旋转机构,可以实现三百六十度旋转发射!
当然,想要让旋风炮真正发挥出其应有的威力,就得有一支训练有素的炮兵部队。
于是,李攸给了刘某某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让他推荐一个能书会算,且有志从军的人。
刘定远推荐的人,是他的大侄子,叫严超石。
“把乘法口诀背一遍给我听听。”李攸刚和严超石见面,就给他出了道题。
“诺!”严超石挺直腰应了声,声如惊雷,倒是颇有几分军旅中人的气势,“一一得一、二二得四……”
李攸只听了前四句,就开始在纸上画图,而当严超石将乘法口诀背好的时候,他的图也画好了,是一个时钟,还有十二个阿拉伯数字。
“记住这个圆,还有上面所有的数字,这对旋风炮的作战,很重要。”
“诺!”
在严超石带着一众准炮兵背诵时钟和阿拉伯数字,还有乘法口诀的时候,李攸带着张牛和虞正则去了趟江阳县,找到江阳郡的赵太守。
“将军,可终于把你盼来了啊!”赵太守一听到通报,就倒履相迎,一见面先作揖,而后就亲切地上来拉李攸的手,将他请进公廨之中。
“府君,李攸今日来,是想请教一件事情。”李攸道。
“将军请问。”赵太守笑呵呵道。
李攸于是单刀直入道:“江阳郡去年,总共收上来多少赋税?”
“呃……”赵太守一愣,旋即道,“将军,这赋税乃是民政,将军为何要过问啊?”
“哦,先贤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李攸道,“我要剿匪,就得先知道,自己有多少粮草可以使用,从而确定出战的人数,还有作战的方略。”
“李将军,如果想知道,去年的赋税,那就得问潘四郎了。”赵太守道。
李攸一挑眉:“太守莫非是不记得,去年收了多少赋税?”
“哈哈,非也,非也。我是不知道。”赵太守笑道。
“世祖在朝中设六部,在郡县设六曹,其目的,就是协助太守,掌管相关事宜。作为太守,只需知道,这六曹的主事,是否称职即可。无需过问具体的缘由。”
“哦,原来如此,是李某唐突了。”李攸拱手道,“那便请太守,把潘四郎请来吧。”
片刻后,一个身材高挑,鸢肩豺目的中年人昂首阔步地走进公厅,敷衍地拱手一礼,口中道:“太守,将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