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5章 独立电影之年(1/2)
今年奥斯卡颁奖典礼古旋风也出席,只不过仅当一名看客,镜头给他的频率也少很多,不像往年,只要是空闲时间,都会看到他那张俊逸痞帅的脸。
只不过今年奥斯卡最大赢家却是来自没人看好的独立影片《鸟人》,这名字怎么看都觉得很“喜庆”。
《鸟人》斩获87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原创剧本和最佳摄影四项大奖。
本届奥斯卡被《鸟人》与《少年时代》两部影片所主导。前者以其独特的叙事手法和深刻的主题思想,探讨艺术与现实的边界;后者则以十二年磨一剑的坚持,细腻描绘时间的流逝与成长的轨迹。
《鸟人》荣获最佳影片,最佳导演,让导演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图泪洒当场。
这部电影从筹备开始就磕磕绊绊,这是独立电影的常态,市场与艺术总是很难取舍,资金自然并不充裕,对于独立电影,资本永远都存在施舍的心态。
不过这次《鸟人》项目,获得美国新摄政影片公司、worldviewEai等投资方的大力支持。
以高达2100万美元制作成本冠绝独立电影制作成本新纪录。
《鸟人》又名《飞鸟侠》,由导演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图执导,主演迈克尔·基顿、艾玛·斯通、爱德华·诺顿等。片长119分钟,黑色喜剧、剧情、超现实主义题材。
影片讲述一位过气的好莱坞演员里根·汤姆森(迈克尔·基顿饰)试图通过百老汇舞台剧重振事业的故事。里根因早年饰演超级英雄“鸟人”而走红,但这一角色也让他陷入事业与身份的困境。为摆脱“鸟人”标签,他倾尽所有自编自导自演一部改编自雷蒙德·卡佛小说的舞台剧。然而,剧组的混乱(如傲慢的男演员麦克的挑衅)、家庭危机(与刚从戒疗所出来的女儿萨姆的关系紧张)以及内心的自我怀疑,逐渐将他推向崩溃边缘。
影片通过虚实交织的手法,展现里根在现实与幻想之间的挣扎,最终以一场戏剧性的“飞翔”收尾,引发观众对艺术、成功与自我认同的思考。
全片采用“伪长镜头”技术,通过巧妙的剪辑和数字处理,呈现近乎连续的单镜头效果。这种手法不仅增强叙事的沉浸感,还隐喻主角混乱、压抑且无法逃脱的内心世界。
影片穿插主角里根的幻想场景:他时而拥有超能力(如隔空移物、飞行),时而与内心的“鸟人”声音对话。这些元素模糊现实与虚幻的界限,强化主角的身份危机。
影片里面的一些符号也有很强的隐喻氛围,同时拔高这部电影的艺术价值。
“鸟人”象征里根被商业电影束缚的过去,以及他对艺术纯粹性的渴望。
“枪”作为男性力量的象征,最终在舞台剧中被替换为真枪,暗示里根通过极端方式实现自我救赎。
“鼓点配乐”贯穿全片的爵士鼓声,既营造紧张氛围,也呼应戏剧的幕间节奏。
导演通过影片讽刺好莱坞的明星文化、社交媒体的浮躁,以及艺术与商业的冲突。例如,里根在街头裸奔的荒诞场景,直接抨击公众对名人隐私的窥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