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大周土地公 > 第2113章 海纳百川

第2113章 海纳百川(1/2)

目录

人们常说“天不生某某,万古如长夜”。

有时,确实会出现这种场景。

岳川降临之前的中原世界,就像一块坏掉的钟表,指针停止走动。

无论五百年还是一千年,都和停滞不动没区别。

岳川的出现,让中原世界的时间重新走动。

世界开始发展、变化,人们无论身体还是思想都提升、蜕变。

而唐雪见的出现,让这块表重新坏掉。

不再是指针停止,而是指针疯狂转动。

在宫中参与“论道”的众人都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记录下来。

《论语》开始更新,而且是疯狂更新。

以前都是月更的论语,变成了日更,而且是一日多更。

孔黑子思如泉涌,根本停不下来。

姜国的文坛开始爆发、爆炸。

以孔黑子等人为核心,撬动整个姜国,乃至全天下的读书人突飞猛进。

唐雪见讲述的小故事,其他世界的历史事件,以及某些稀奇古怪的问题,匪夷所思的理论,脑洞大开的设想等。

全都被孔黑子等人“姜国化”、“本土化”。

胡七、胡八拿到第一手资料,连夜开始话剧改编。

姜国的市井小民惊奇发现,茶馆里不再是来来回回那几个节目。

而是每天都有新鲜玩意。

长卿开始闭关,思考新式战法。

唐雪见讲故事时虽然不怎么涉及军事,但字里行间透露着一种全新的战法。

无论多么强大的国家,多么古老的文明,在唐雪见的故事中,都旦夕可破。

长卿不知道这是什么打法。

但他明白,这种打法一定存在。

墨家也得到一份资料。

小墨组织墨者,掀起“全面学习姜国先进经验”的热潮。

从这些资料中发掘其他世界的组织形式,生产科技等等。

一个世界的历史,通常是包罗万象。

上到帝王将相,下到升斗小民,都在历史的画卷中或风光或卑微的活着。

历史有很多细节,每个细节都像蚁穴一样,蜿蜒曲折,深邃通幽。

不同的视角,有不同的发现。

这就是历史的智慧。

岳川上辈子的世界里,华夏就是靠着五千年历史的智慧,才能快速崛起、快速复兴,一次又一次浴火重生。

外国人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问题,通常会束手无策。

而华夏人遇到棘手的问题,通常是一拍脑袋——呦,这不是某某时代的某某事件嘛?

汉朝外戚专权?三国军阀割据?两晋五胡乱华?隋唐门阀世家?

华夏五千年历史中有太多病症,也有太多“对症良药”。

可惜,华夏只有五千年的历史。

太短了!

而唐雪见讲述了上百个世界的历史。

这让姜国无论平民百姓还是政治精英都有了千百倍的视野、格局。

这就是智慧,平民的智慧。

像岳川一样——他不是什么高材生,也不是什么技术大牛,充其量就是一个月薪三千的普通人。

就是靠着远超当代的视野、格局,引领时代发展。

唐雪见比岳川的视野更大,见识更多。

最重要的,她一出道就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

她的一言一行,都轻易影响世界、改变世界、推动世界。

岳川有完善的宣传渠道。

姜国数量庞大的“抄书人”,还有“黄家出版社”,以及各地的茶馆。

至于“读书人联盟”就更不用说了。

多管齐下,唐雪见的名字一夜间传遍大江南北、神州内外。

这是一个出世就出名,出名就登顶的天纵奇才。

一介女子,却折服姜国众多贤智者。

尤其劲爆的是,姜国国君龙阳被唐雪见的才学和智慧折服,一见倾心,当场拜下。

不是拜将,也不是拜相,而是拜后!

这一行为打破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传统。

但没有人指责什么。

就连孔黑子这种贤智者都为唐雪见鼓瑟吹笙,摇旗呐喊。

姜国乃至大周,甚至有人族以来,经史子集、科教文卫等,所有方面的著作加起来。

也比不上唐雪见的随口讲述。

说一个人强大,那叫“权倾天下、人尽敌国”。

可是形容一个人智慧强大到极点,该用什么词呢?

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

不,太弱小了!

其智近妖?

什么妖有这么强大?

所以,翻遍人族的历史,都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词。

甚至都找不到一个接近的词。

所以,姜国百姓,乃至全天下人都极力赞成这段姻缘。

他们坚信,唐雪见这样优秀的人入主姜国,能为自己带来更美好的生活。

前来姜国参加“天命玄鸟”会盟的诸侯、使团还没离开。

参加“封神大战”的队伍还在陆陆续续汇集。

冷不丁传出“龙阳大婚”的消息,所有国家都麻了。

“糟糕,没带礼物!”

“快,传本侯手令,把宝库中前三……不,前十……算了,把本侯的宝库统统搬过来。”

“国中还有多少珍宝、古玩?够不够一万件?一千件呢?没有就去买啊,一定要凑够九百九十九件!”

“把本王珍藏的宝剑,都打包过来!”

“本王没什么拿得出手的东西,就是有钱,拉一船钱币过来吧。”

不是各国君王穷大方,而是他们都看出姜国今非昔比。

坊间传言,把唐雪见传得神乎其神。

可是各国君王明白,传言还是保守了。

昨日,姜国的气运突然暴涨,而且一发不可收拾,隐隐有如日中天之势。

各国君王心中疑惑,姜国这是搞了什么?

紧接着就是唐雪见的消息传出。

连带的还有密集如潮水的书籍。

其他东西可以作假,但知识不会,文明不会。

国运更不会。

姜国的气运比之先前有百倍提升。

这绝不是“明君、贤臣、良将、智者”能做到的。

姜国得了一个集“明”、“贤”、“良”、“智”于一体的王后。

一个能轻易影响姜国国运,决定姜国未来的重要人物。

之前的姜国已经够强大了。

之后的姜国又该何等恐怖?

弱国向强国进贡,这是天经地义的事。

自己不主动送上去,难道等对方过来取?

只是,吴国、楚国、齐国、晋国等一想到自己是“弱国”,都有种啼笑皆非的感觉。

明明已经强爷胜祖,将国家发展得蒸蒸日上,可是在姜国面前,依旧是个弟弟。

另一边,岳川与老子搭建起了人族的框架。

首先是人族的信仰。

土地、山神、河神、城隍是人族的根基。

因为人族的生活、发展,离不开这土地、山川、河流、城镇。

也就离不开这四个神的庇护。

在岳川的“说和”下,四个神都愿意与姜国合作。

当然,在老子看来,这是四个神看上了姜国蒸蒸日上的“国运”,想要过来分一杯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