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1章 1381京城和旧港的驿道(2/2)
魏广德点点头,虽然倭乱也曾经设计过南直隶淮安、山东威海等地,但都是小股倭寇,在江浙一带吃了亏,才跑到北面活动。
但是因为看到收效不大,所以又果断退回南方。毕竟,大明南方海贸发达,这是从南宋时期就形成的,当地士绅也乐意投资冒险经营海上贸易。
而北方商人,则没有这样的想法,他们虽然也通过海船运输货物,但大多都是短途运输,并没有吃到海贸的红利。
既然没吃到红利,享受到海贸的利益,自然不会在沿海进行置业,倭寇登陆能抢的就是贫穷的村落。
收益和风险不成正比,所以几次下来他们就不往北方跑了,都觉得北面太穷。
可不像南方几个省份,都被倭寇打怕了,甚至破县夺府,朝廷怪罪下来,谁受得了。
即便是如今,南边有了南海水师,倭寇基本上已经被剿灭干净,南方各省还是愿意每年都给南海水师拨付一定饷银,目的就是保证水师的存在,能够杜绝倭寇再起。
当然,只是每年拨付的银钱也是逐渐减少,或许会在未来某一年就直接没了。
到时候,水师的开支可就只能靠朝廷和他们自己想办法。
好在魏广德事先已经为南海水师争取到了东番岛和吕宋以及旧港的权益,三地收益加上朝廷的饷银,也足够南海水师维持现有水平。
若非如此,魏广德如何能从南海水师分出一支西海水师,还为东海水师贴补战船。
可以说魏广德对南海水师真是当亲儿子在养,养的太好太肥了。
“除了南海水师移交的几十条战船外,工部那边新造了多少战船”
魏广德开口问道。
老式福船,其实相对于现在大明的新式炮船来说,已经不够先进。
不过早前造出来不少,改造也没可能,比新造战船还要昂贵。
这类战船,留在水师里充当运输船其实也不错。
其实这个时代,还没有形成所谓的战列线战术,所以水师对炮船的要求并不太高。
最起码在东亚海域就是如此。
掌握先进战舰技术的西方国家海军,在这里依旧没有任何优势。
“对了,善贷,之前你说命名为东海水师,可兵部图册上写的是大明海,所有有人提议应该叫大明海水师,而不是东海水师。”
谭纶又说道。
“不过是一个名讳而已,不值得争执。”
魏广德摇摇头笑道:“子理兄是知道的,东海水师完成以后,大明就拥有了东西南三海水师,实在没必要把东海水师该叫大明海水师,还有些拗口。”
魏广德理解兵部那人的提议,实际上这个时代对这些还真有点较真。
所谓大明海,其实就是东海。
后世东海位于上海、浙江和福建之东,中国台湾岛和日本琉球群岛之西;西北与黄海相接;东北以韩国济州岛东端至日本九州野姆崎角的连线与朝鲜海峡沟通,南经台湾海峡与南海相连。
中国自古以来至元朝年间,称此片海域为东海。
明朝万历中后期所作《坤舆万国全图》中,就将此海称为大明海。
元明之后,华夏大陆渐有中土之称,此海域渐称为东海。
近代周边国家各自表述,中国称东海,朝鲜称南海,琉球尚氏称琉球海,日本称萨摩海。
现代各大国际媒体,皆称此海域为东中国海。
不过此时大明兵部职方司海图上,其实和《坤舆万国全图》所标注一致,那就是台湾以北,到朝鲜、倭国之间的海域,均为大明海。
实际上,后世称为渤海和黄海的水域,在此时大明被看做一体,并未单独列出。
渤海的名称其实由来已久,东周时期就有渤海的记录,只不过此时渤海被称为“勃海”。
苏秦曾说:齐北有勃海。
田肯曾说:齐西有浊河之限,北有勃海之利。
渤海也被称为“少海“,《韩非子》记载:齐景公游于少海。
自元朝以后,“渤海”的名称一直在民间沿用至今。
而黄海,最早出现在官方记载则是清朝文献中,不过清朝后期黄渤海域被统称为北洋。
所以,魏广德并未按照后世标注,将东海水师局限于东海,而在黄渤海组建所谓北海水师,他是把目光看向朝鲜半岛以北的鲸海,也就是日本海。
实际上在元朝时,由于该海域曾有大量鲸类活动及捕鲸船队出没而命名。
中国是在八十年代停止捕鲸活动,而在明朝前期,沿海渔民就已经主动捕鲸,而在此以前则多是分食搁浅的鲸鱼。
当然,魏广德急于将鲸海命名为北海,其实还有自己的目的,因为此时兵部似乎已经知道此片海域被倭国和西洋夷商称呼为日本海。
先秦孔子《论语子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名正言顺符合。儒家思想中名实相符的原则,既是个人修养的要求,也是社会秩序的根基。
利用此时大明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抢夺命名权,更有利于大明实现对该海域的控制,能很好的提现出大明对该片海洋的权益。
放到后世,那就是古代中国对该处水域拥有主权的标志。
实际上,三十年后所著《坤舆万国全图》中就并未按照元制将“北海”命名为“鲸海”,而是标注为“日本海”。
魏广德虽然不知道这些,但还是很注意名正言顺这点,也是这些年在大明朝才让他懂得这些东西。
早点将北海落到文献资料里,至少不给子孙后代留下隐患。
如果,后世中国人还能保住北方辽阔的土地的话。
“至于他们口中的大明海,其实东、南、西、北四海,都是我大明的海洋,自然也都是大明海。
回头告诉月港和旧港,和夷人做生意的时候,一定要这么说。
我大明命名的海洋,都是我大明海,都属于我大明,不准再起些稀奇古怪的名字。”
魏广德义正言辞说道。
“这个好说,明日我让兵部行文就是了。
倒是和旧港的联系,现在车驾司已经布好车马驿,走北线过西安、泸州到昆明,再进入缅甸勃固入海。
如此一个半月,就可把文书递到旧港。”
谭纶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