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培淑之家(1/2)
中国古代为男权社会,崇尚男尊女卑,而商人也毫无地位。武士彟正是商贾之家,早年通过卖豆腐发家,后经营木材生意致富,成为富甲一方的大门户。正值隋朝末年,群雄争霸,武士彟趁机和李渊父子(李世民随父南征北战)结识,并成为好友。既是好友,在李渊创建唐朝过程中,武士彟自然给予极大的经济支持。隋灭唐起,李渊成了唐高祖,后来李世民继位,即唐太宗。
李渊夺得天下,对功臣名将册封,武士彟当然也在其中。他也因此开启了仕途之路,摆脱了不被尊重的商人身份。不仅如此,唐高祖还亲自做媒,促成了他和没落贵族杨达之女杨氏的婚姻,使得他转换身份更加可靠。
武士彟和杨氏育有三个女儿,武则天排名老二,她一出生就展现出聪颖,故取名“照”,她深得父母看重,非常注重对她的培养。她喜好历史典籍,自五岁识字开始,就开始了读书、背书的童年时光,杨氏则是辅导和督促她学习的主要人物。
武照学习能力惊人,早已不满足母亲限定给她琴棋书画的培养,得到武士彟明朗的允许后,杨氏也指导她学习诗书礼乐。虽说女子无才便是德,但武士彟根本拗不过古灵精怪的女儿,一天天由着她勤苦学习知识。
很快,武照差一岁就到及笄年龄,一双细长的大眼睛水灵水灵的,微笑的时候灿烂明艳,哀愁起来楚楚动人,就是一双不仅会说话,还会传达悲喜的眼睛。虽顶着一张标致的鹅蛋脸,明眉皓齿,武照的身材并不纤细,属于正常高挑型。也许唐朝对女性较为宽容的以胖为美始于后来的杨贵妃,在这种审美格调上,武照算窈窕。
寻常人家的女子在15岁及笄礼之后,就考虑婚嫁,到另一个家庭生活的三从四德必定已经教习清楚。武照也不例外,整个童年以及少年,都沉浸在了对女子的教育、对学识的汲取中,真是白白长着张机灵的脸蛋。
可她的成长过程中并非笑颜,更多的是难以言表的苦楚。即使圣人孔子儒家思想强调人的阶层,接触得更多,武照越来越认为自己和寻常人家的内心的向往其实没什么两样,就是嫁得好。十二岁那年,她随母亲上集市,被一个买油纸伞的摊位所吸引。其他摊位的油纸伞图案要么是各种花卉,要么是诗词典赋,这个摊位的却是唐宫美人。可见李世民是有多幸福!
武照被其中一把伞上的红衣娉婷美人吸引,因绘工了得,穿的一身唐装可以看出是丝绸,就过去问了价钱,准备带走。
一个衣衫褴褛的女孩儿,年龄和武照差不多大,眼珠子直勾勾盯着美人伞,明显囊中羞涩。
武照看着她哀伤的眼神,心里说不出来的苦,又向摊主拿了把更漂亮更华美的伞,微笑着递给小女孩。
“谢谢,谢谢!谢谢小姐。”小女孩感谢不跌,恨不能跪下了。
“贱蹄子!”突然一个身材丰腴,表情泼辣的妇女,过来揪着女孩的耳朵,就是一阵骂咧,“你家是有多穷,用得着去跟一个奸商的女儿行礼,她除了有几个臭钱,比你也好不到哪里。”说完,拽着女儿就走。
小姑娘本想将伞还给武照,根本来不及,活生生被拖走了。
武士彟家十里八乡的人都知道他家原本商贾之家,平日里武照也不爱出去,但每次出去她都能感受到来自周围人的鄙夷。想必不是出于求生销货,她家再家财万贯,也没有用处。
但这种受家室影响的忧伤没有让武照怀疑自己的淑女形象,真正使她失去精神支柱的,是武士彟也在同年逝世。
本就哀伤不已,家族操办丧葬,武照不是男儿身,披麻戴孝不能站前面,这也算了,两个同父异母的哥哥明里暗里不当她们娘们四个是武家人。看着杨氏受欺负,武昭更是忍无可忍,但又无可奈何。
他们是不可能承认杨氏这个后母的。
杨氏不愧大家闺秀出身,无论继子百般刁难,她一切都以武士彟的颜面为尊,事事力求丈夫的身后名。族里的掌事人能明辨是非,知道她付出一切的心,出面告诫武家两兄弟,万事等老爷的丧事办完为要。
就在武士彟的遗体被抬上陵墓去那天,也就是出殡日,杨氏以遗孀的身份立于墓前,她没有哭出很大的声音,只是小声抽泣。但武照看在眼里,明白这才是最沉重的伤心,对于其他人撕心裂肺的痛哭,更像是作秀,为的是给旁观者树立孝子印象,为马上到来的争夺家产做预备。
武士彟生前甚是疼爱武照,他一走,她的天空瞬间暗灰,仿佛蒙上阴影的幕布。父亲老了,自然要面对死亡,所以武照人前一副坚强的模样,只有夜里没人的时候,多次捂在被子里抽泣。
妹妹还小,对葬礼的理解都是随着大人和礼俗,要她哭便哭,该笑就笑。“爹爹以后都不会回来了吗?”妹妹天真的问。
武照无比确切的说:“是的,爹已经死了,人死不能复生的。”
“我不要爹死,我要爹。”妹妹立马大声哭泣。
武照平静的看着妹妹,“不仅爹爹现在会死,以后娘也会面临死亡,就是我们,有一天也会死的。”
人必有一死,武照12岁时已经知道。
“你胡说,娘不会死的,娘不会离开我们的。”妹妹争辩说,“姐姐更不会死。”
听到这话,武照一把将妹妹搂进怀里。面对至亲的逝世,就是发生在自己身上,都不愿去面对来自年轮岁月的差距。哪怕父母很老很老,也是越老越精神,怎会想到会有突如其来的死亡。
自从武士彟逝世后,武照一夜之间成熟了很多,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对于婚嫁的接受。父母之命她是相信杨氏的,媒妁之言却让她有些担心,要想彻底摆脱商人家世,还得靠她。
13岁那年,武照陪着杨氏参加表姐的婚礼,她嫁给了一位县令。对于这样的婚约,大家就不满意,表姐前一个相亲对象据说是王公贵族,无奈考虑女方家最大的职位是武士彟,在朝中都没有很大的权利,直接拒了这门亲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