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中卷(33)抉择(2/2)
每每想到这一点,每每想到自己许多大学同学们在成长过程中遭遇过的那些窘境,郑宁就会无比庆幸地感觉到,自己拥有着一个好父亲。
由着刘百岁想到了父亲,又兼由父亲的形象想到了刘百岁,郑宁只觉得刘百岁好像已经与她父亲的影子重叠了一般,她能从对方的身上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某种感觉,甚至是温暖。
但与之相对的是,刘百岁身上却无时无刻地不散发出某种“孤狼”的气质,尤其是在洞悉村中,他好像是黑夜中唯一不转身的背影一般,只是他的真实目的,至今都没有对郑宁完全披露过。
不过对郑宁来说,也无所谓了。很多人都只是另一些人生命中的过客,能在自己的生命中拥有刘百岁这样一位过客,郑宁觉得洞溪村的这一次,不虚此行。
从来没去过一楼柜台后面的郑宁,在刘百岁醉醺醺地趴在桌子上之后,走到柜台后面找到了一条看起来已经有很多年岁的毯子,轻手轻脚地给刘百岁盖上后,她继续轻手轻脚地上楼,回到了自己的房间里。
夜色已经过半,越发浓稠,现在郑宁唯一希望的,就是许博远今晚要做的事情可以一切顺利。
许博远的确是去山里散心了,但又是完全去散心。实际上,现在的他正在向着几天前的那个晚上曾经去过的地方坚定地走过去。
那个地方,就是他与郑宁一起发现的、如今几乎被证实为南水陶瓷厂排放污水的地方。
郑宁对刘百岁说的话,是撒了谎,却也是没有撒谎。一个成功的骗子,他骗术的极致就是用假话来掩盖真话。或者说,他说的每一句都是真话,却又是与事实完全不符的假话。
比如,郑宁说,许博远去了山上散心,许博远确实去了,但他也去了排污口。去排污口的事情是真的,但郑宁没有对刘百岁说,刘百岁也没有问,于是刘百岁可以判定郑宁说了假话,而郑宁说出口的每一个字,实际上都是真话。
趁着夜色,许博远没有使用任何照明设备或者手机,而是几乎完全凭借着记忆,摸黑走在他与郑宁曾经一起走过的那段路上。
他手中拿着的取样设备非常简单,也很粗暴,仅仅只是一个没有水的矿泉水瓶而已。
选择这种方式,完全是为了安全考虑。不开灯,如果被发现了就可以自称是迷路,而手中的空矿泉水瓶也可以解释为不想到处乱丢垃圾。
这几乎是完美无缺的借口,至于发现他的人相信不相信,就是两回事了。
而根据发现他的人的不同,或许,还会有不同的结果。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