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杀掉天皇!改立新君!【4600】(1/2)
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此时此刻,青登由衷地体会到这句话的份量,以及其背后所蕴含的无奈。
“俗论派”这群猪队友,害青登的“不费一兵,平定西国”的战略计划完全破产。
虽然尚未收到“俗论派”的重要官员们被处死的消息,但桂小五郎不可能不清算逆党。
想必用不了多久,青登就能收到“‘俗论派’被彻底物理消灭”的消息。
现如今,长州藩政归于一统,再无两党间的掣肘,桂小五郎独掌大权。
不动刀枪便让长州降伏……已无从谈起。
——到头来,还是只能刀剑相向吗……
一念至此,青登不禁长出一口气。
如果有得选的话,他当然不愿让战争爆发。
虽然他很享受战斗的快感,但他从来都不是那种以杀戮为乐的人。
怎奈何,就现状而言,同长州的战事已无法避免。
——既然交锋已从遏制,就只能尽可能削弱对手。
关于如何平定西国,青登从不打算蛮干。
他始终视“出兵”为最后手段。
在正式动武之前,他首先要做的事情,便是尽可能地削弱、离间西国诸藩,令它们无法抱团。
长州乃势同水火的死敌,完全没有谈判的余地。
因此,要想离间西国诸藩,就只能从萨摩、土佐、肥前这三藩中做文章。
事实上,早在发动“水户征伐”之前,青登就已经开始行动了。
他向萨摩、土佐、肥前派出使者,许以厚利,尽力拉拢。
他对这三藩的要求只有一个:即使不倒向幕府,也至少保持中立。
就凭西乡吉之助(萨摩的实际领导者)在“长州征伐”中展现出来的狼子野心,青登已无法信任萨摩。
因为萨摩靠不住,所以此番拉拢以土佐、肥前为重点。
力主尊攘的土佐勤王党已彻底消亡,当前执掌土佐的领导层是以后藤象二郎为首的“土佐三杰”。
后藤象二郎的叔父是原土佐参政、反对尊攘运动的吉田东洋。
兴许是受叔父的影响,截至目前为止,后藤象二郎并未表现出任何敌视幕府的行为。
若欲拉拢土佐,成功率不低。
至于肥前藩……便不好说了。
相比起萨摩、长州等其他藩国,肥前藩并不活跃,存在感很低,始终以“小透明”的形象示人。
可实质上,不论是青登,还是西乡吉之助、桂小五郎等西国领导人,都不敢小瞧肥前藩。
之所以如此,理由很简单——看似没啥存在感的肥前藩,拥有西国……不,全日本最高的科技力量!
萨摩开展近代改革的时间已经很早了,而肥前藩的改革时间比萨摩更早!
肥前藩的现任藩主(10代目)锅岛直正乃能力超群的英明领袖。
因为精通商业运营,所以被商人们赞誉“算盘大名”。
又因为对医学和洋学都很热衷,所以也被称为“兰癖大名”
在其他藩主都在浑噩度日时,锅岛直正率先意识到西方科学的重要性,并且积极地开展改革。
早在天保二年(1831年)——“黑船事件”的22年前——肥前藩就已经展开军事改革,购入先进枪炮,聘请西方教官。
嘉永五年(1852年)——“黑船事件”的1年前——锅岛直正先后建立了专门研究科学技术的机构“火术方”、“精炼方”。
今日的肥前藩拥有产铁的反射炉、能够自主建造战舰的三重津海军所、能够自主制作枪炮的精炼方、专门教授西方科学的弘道馆……
支撑着锅岛直正完成这一系列成就的最大助力,便是肥前藩的无比恐怖的人才储备!当真是人才济济!
锅岛直正网罗了发明家田中久重、实业家佐野常民等一大堆科研人才。
说起这个田中久重,这人实乃神人也。
此人自幼时起就展现出机械制造的天赋,二十多岁时做出无需人力驱动的机关人偶。
在被佐贺藩挖角后,他以藩士的身份出仕于精炼方,参与了蒸汽机械、船舶、枪炮的制造和研发,常有建树,名震天下。
在这些顶尖人才的倾力支持下,肥前藩的科技水平与日俱增。
要知道,秦津藩直至最近才终于建成军工厂。
至于科研部门、现代化的教育机构……更是远远比不上肥前藩。
正因科技水平奇高,拥有稳定营运的军工厂,所以肥前军的火器装配率奇高,火力极猛。
这便是肥前藩的实力……绝不容小觑!
举个形象的例子——肥前藩就像是一块超重的砝码,不论落到哪一方,都会导致天秤发生显着的倾斜!
近年来,锅岛直正鲜少插手天下大事,始终保持中立。
因为与朝廷、幕府都保持着一定距离,所以锅岛直正又多一称号:“肥前的妖怪”。
不难看出,锅岛直正不愿过早“下注”,想等天下局势更明朗些后,再选边站。
能否顺利拉拢肥前藩,难有定数。
毕竟,青登给出的好处再多,也不可能多过“摧毁江户幕府”后所挣来的利益!
击败青登,消灭幕府,建立崭新的国家……这世间有什么利益,能够高过立国之功?
萨摩、土佐、肥前的领导人们到底作何想法,是想保持现状,还是贪图更高的权势,青登便不得而知了,只能继续走一步,算一步……
……
……
长州藩,萩城——
桂小五郎站在萩城的天守阁上,眺望远方的壮丽美景。
——赢了……
虽然重掌长州已经是好几天前的事情,但直至今日,他依然感到不敢置信。
即使双脚已实实在在地将萩城踩在脚下,也不禁感到阵阵恍惚。
——竟然赢了……我竟然打赢了……
他既然敢于起义,那么自然是有信心打败“俗论派”。
只是……他万万没想到,自己竟能赢得这么轻松!这么迅速!
整个起义过程,连一场硬仗都没打,不论是起初的奇袭新地会所,还是之后的战略决战(太田合战),都是同样的过程:照面一个冲锋、对面崩溃、战斗结束。
前后仅打了寥寥几仗,“俗论派”就土崩瓦解了。
战后统计伤亡,全军的伤亡数目甚至不满三位数。
桂小五郎着实体验了一把当年金国以摧枯拉朽之势,连灭辽国、北宋的快意——看着很强大的敌人,其实根本不堪一击。
因为赢得太轻松,所以他莫名有一种“白捡一个政权”的怪异感觉。
——早知如此,我理应及早起义才是。
想到这儿,桂小五郎不禁苦笑着摇了摇头。
“俗论派”倒台后,他成为长州的毫无争议的最高领导人。
掌权后,他于第一时间向毛利敬亲提出各项要求:重新起用“正义派”官员、清算“俗论派”、奉“尊王攘夷”为基本国策……
城头变换大王旗,一夕间,长州的政治格局再度发生翻天覆地的转变……对此,毛利敬亲很是淡定。
反正不论是哪一派掌权,他要说的话都是一样的:
“嗯!就这么办吧!”
今日上午,在桂小五郎的强烈要求下,毛利敬亲父子举行临时祭祀,以谢骚乱之罪,并祈求先灵保佑长州藩,从此不再荆棘满途。
诚然,赶在青登干预之前,以迅雷不及掩耳的神速击败“俗论派”,确实是可喜可贺。
然而……真正的挑战尚在后边!
跟“俗论派”相比,以青登为首的幕府势力才是真正的心腹大患!
就跟桂小五郎统一了长州一样,青登也于前不久统一了整个幕府!
从此以后,幕府内部再无“南纪”、“一桥”之分。
德川家茂昏迷不醒、“一桥派”被驱逐……如此状况下,德川幕府俨然已成“橘氏幕府”!所有幕臣皆听命于青登!
对时下的青登而言,他的势力范围已不局限于秦津一地,他现在能够调用幕府的全部资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