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故事(二十四) 秦克的学生(1/2)
参观“seedcity”的其他设施只是此行的附加,真正的重头戏是到“宇宙超高速航行摹拟舱”中进行宇宙飞行模拟。
来到一处庞大的建筑前,宁咏昔和秦君尧这两个孩子马上就被眼前的模拟舱建筑震惊了。
“哇,好大!”
在来这里的路上,两个孩子就听老爸秦克说起过整个模拟过程,还以为就只是与大型客机而已,没想到眼前的“宇宙超高速航行模拟舱”竟是一个类似于橄榄球、却足足有整个足球场大小的庞大舱体!
赖铭光院士微笑介绍道:“确实体积比较大,这个‘宇宙超高速航行模拟舱’与真实宇宙飞船中的航行睡眠舱是1:1进行复制的。”
宁咏昔好奇地眨眨眼睛,问道:“这么大的体积,载人后的重量一定更夸张吧那真实的宇宙飞船不是更大这么庞大的宇宙飞船,怎么才能突破每秒11.2k时的第二宇宙速度,飞往外太空”
赖铭光院士讶然笑道:“小朋友居然能在第一时间想到这点了真是了不起。”他表扬了一句,又对秦克笑道:“秦院士,看来你和宁院士将来真是后继有有人了。”
“别夸奖这个小丫头,你可以多夸夸弟弟,他不会骄傲,这小丫头就不行,一夸她,尾巴就要翘上天了。”秦克哈哈一笑,暗想这赖院长还真是会为人处事,却还是忍不住伸手,疼爱地揉着宁咏昔的头发。
秦克从小就陪伴着两个孩子成长,越来越深切感受到孩子就是自己生命的延续,孩子取得的每一分成就,都会让他有种由衷的喜悦,甚至胜于他自己取得的所有荣誉。
这大概就是大多数为人父的感觉吧。
赖铭光见到小丫头微微噘嘴,不由莞尔:“咏昔小朋友想知道答案的话,还是问你爸更合适。其实我也一直很好奇,能载数千人的庞大宇宙飞船到底是怎样升空并脱离引力、突破大气层的。”
此处研究基地并不涉及动力系统、宇宙飞船研发等领域,赖铭光本身也不是擅长这些方向的,他的话倒并不是谦虚。
要知道此前比较有名的宇宙飞船是米国研发的猎户座飞船,也不过只能载6个宇航员而已,这次秦克暗中主导的“向着火星迈进”计划中,目前已完成建造的超远距离航行载人宇宙飞船“未来星空先驱者”,其理论载客量却能达到三千五百人。
而目前还在研制的“未来星空先驱者ii”号,其设计的载人量更夸张,达到了一万人。
不仅如此,“未来星空先驱者”据说还装备了一定的武器,包括高能光束炮、线性磁轨炮等,甚至还有大型导弹发射管,哪怕是遇到了一些小型的陨石都能轰碎。
如此恐怖的载人数量、还有数量惊人的用于建立第一个火星生存据点的物资,这艘“未来星空先驱者”升空时的总重量超过1800万吨!
赖铭光实在无法想象怎样的动力系统能将这样体积、这样重量的宇宙飞船推至第一宇宙速度乃至第二宇宙速度!
秦克闻言只是轻轻一笑,简单地说了句“采用最新研发的聚核变主引擎”,并没有详细解释。领先于世界十五年的全新型次世代“x108a”动力系统属于最高的研究机密,哪怕“未来星空先驱者”成功升空并公诸如众,也不可能对外公开的。
赖铭光也识趣地将话题引回到“宇宙超高速航行模拟舱”上,他继续介绍道:
“秦院士,这处‘宇宙超高速航行模拟舱’我们已用超算进行过计算,基本上能达到99.99%的真实航行模拟度。这还得感谢秦院士和宁院士教出了一批擅长数学泛函分析与建模的优秀学生。”
秦克想了想:“我记得当时申请来这里的,是沙良材、钟重悦和尹展锋三个吧”
“是的,他们三人的水平非常高,如果不是他们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中,我们很难实现这么高的拟真度,所以他们加入我们团队也不过两年,但都已成为骨干了,沙良材更是成为了整个数学团队的副主管,负责除了日常管理外的一切数学事务。”
现在秦克和宁青筠教出来的学生虽然依然不过百人之数,但每一个都称得上是优秀的数学家,而且全是多面手,泛函分析与数学建模更是他们的必修科目,能从两人那里领到毕业证的数学博士生,几乎没有一个是不擅长这两个细分方向的。
虽然这些数学博士们有三分之一留在了清木大学,继续跟着秦克与宁青筠做研究,有三分之一被各大高校疯抢,还有些是外国学生返回了祖国,但依然十几人选择了报效国家,加入某些秘密的研究机构,成为了国家科研战线上的“无名英雄”。
沙良材、钟重悦和尹展锋的名字都在这十几人的名单当中。他们的名字注定不会在这短短二三十年内名扬天下,但他们为夏国作出的贡献,必将会铭记在历史之上,并在将来资料可以解密时,正式成为国之英雄。
秦克心中欣慰,弟子们能在喜欢的道路上发光发热,取得优秀的成果与认可,他作为老师又怎会不高兴
“秦院士,我们进去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