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振奋(1/1)
杨嗣昌开口说道:“如今辽东动荡,虽然几人才具、威望皆不足,但安定人心更为重要,陛下的安排于此危难之时甚为妥当。”
崇祯点了点头,开始在御案上书写了起来,随后抬头对王承恩说道:“王伴伴速将此旨意送往内阁。”
王承恩拿起墨宝躬身退下,到了大殿门口将墨宝交给小内监后,便再次伺候在一边。
崇祯看着杨嗣昌,开口说道:“先生,十二年建奴出边,至今已经三年,建奴今岁是否会寇边,如今北地空虚、流寇披猖,该当如何?”
“陛下,现在已经九月末,锦州、松山、塔山、杏山被围,建奴已经围困两年余,人困马乏,今年寇边的可能性不高,陛下对辽东的人事安排到位后,建奴今年寇边的可能会进一步降低。”杨嗣昌沉思后说道。
崇祯沉思了一下,开口说道:“要是建奴不顾疲惫之师强行入关,北地又如此空虚,到时该当如何呢?”
“陛下不必忧心,建奴就算要不顾疲惫之师强行寇边,那也只会在锦州、松山、塔山、杏山全部陷落之后才有可能采取行动。”杨嗣昌。
“若到时情况紧急,可否调动登莱赵总兵进京呢?”崇祯。
“陛下,臣这里有些不太确定的情况要向陛下奏报,若有不妥之处,还请陛下责罚。”杨嗣昌。
“当此危急之时,先生尽管直言,朕以先生为朕之诸葛孔明,自当虚怀若谷。”崇祯。
“微臣谢陛下,陛下,前段时间赵海给微臣来私信,希望可以将青州府纳入登莱治下,以便清剿青州府大泽山土匪,不过数日,登莱巡抚便上奏章恳请将山东青州府划归登莱治下,又几日山东巡抚又上书请将青州府留在山东。”
“微臣派了一位家仆前往登莱探查情况,得知赵海娶了登莱巡抚的庶女,又于最近继续扩兵,营兵恐已达数万、民兵已有数十万,赵海占领抛荒田、杀害争地的当地士绅,大肆编练屯堡,屯堡内人人都有木枪竹枪,登莱官府无人敢管,赵海的实力已经超过了拥兵数万、到处剿匪的左良玉。”
“微臣当初为国惜才,不想此人竟编练私兵,臣有罪,请陛下治臣之罪!”杨嗣昌匍匐于地,叩头不止。
崇祯从御座上起身,扶起杨嗣昌,待杨嗣昌重新坐好,开口说道:“锦衣卫也送来了密报,如今天下邬堡林立,各镇军头桀骜不驯,左良玉几年前就拥兵一万多,也不缺他赵海一个,如今赵海在辽南与建奴对峙,屡有斩获,又在登莱青三府剿匪,先生给他去信,让他做好带领营兵和民勇勤王的准备。”
“便将青州府划归登莱,先生以为如何?剿匪的赏赐也一并发给赵海。”
杨嗣昌微微抬眼小心看了一眼崇祯,开口说道:“陛下如此安排甚好。”
崇祯开始在御座上书写起来,良久后,放下了御笔,对王承恩说道:“速将这两道旨意送往内阁。”
王承恩接过墨宝便向大门走去,不一会儿又重新回来站好,大殿内再次剩下了三人,崇祯开口说道:“先生,如今闯贼盘踞河南、山西、四川、陕西、湖广、南直隶安庆府已拥兵四五万;张贼亦盘踞五个承宣布政使司及南直隶安庆府,拥兵五六万;”
“川陕总督、剿寇总理孙传庭请查卫所、屯田练兵,虽带着诸位总兵左支右绌,也只是勉强守住些重镇,总督标营只有四千,是否太少了些?”
“陛下所虑甚是,是否再加一千?”杨嗣昌。
“就加一千五吧,先生以为如何?”崇祯。
“陛下所言甚是,如今军头跋扈,孙白谷忠心耿耿,当加兵也。”杨嗣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