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4(2/2)
“主公你怎么能放了他”程昱道。
“呵呵,无妨,他已经归顺于我,现在是自己人了”赵风笑道。
“这此人可靠吗”程昱问。
“放心,我看人还是很准的”赵风自信道。
“妙啊”戏忠突然鼓掌道,“主公此步棋下得甚妙”
“志才,何出此言”程昱疑惑地问。
“若是我没猜错,主公是想要借着轲比能的手来收服北方所有的游牧民族吧”戏忠笑道。
“哈哈,知我者,志才也”赵风哈哈一笑。
“原来如此”此时程昱也反应了过来,“那主公,丘力居呢也归降了吗”
“没有”赵风摇了摇头。
“这是为何”程昱又不解了。
“这就得需要你来猜一猜了”赵风神秘地一笑道。
“这”程昱陷入了沉思。
“主公,若是忠没猜错的话,此结果应该是两人性格所致”戏忠插嘴道,“丘力居性格懦弱,虽是乌桓单于,但却胆小至极,一旦被擒,必下跪讨饶,这种人是不会真正忠于某个人的”
顿了顿,戏忠喝了口茶,接着说道:“反观轲比能,虽桀骜不驯,但骨子里却是个彻头彻尾的鲜卑蛮子,以武力为尊,性格光明磊落,不卑不亢,一旦忠于某人,那便会一生都中午那个人而且,乌桓势力比鲜卑要小的多,我们完全可以自己去征服,而鲜卑就不同了,地域广袤,若是征服,恐怕需经年累月”
“好戏忠不愧是戏忠思维还是一如既往的缜密”赵风赞道,“志才啊,一会儿你把工作交给仲德,回家休养一阵子吧,瞅你脸色差的,都快赶上白纸了”
“这哪行有些事情忠要亲自做,仲德他,来不了的,来不了的”戏忠连忙摇头,在家呆着静养那他还不得憋出病来啊
“让你回家你就回家,哪那么多废话”赵风一瞪眼,厉声道。
“哦,好吧”戏忠乖乖地点了点头。
“行了,现在再来说说乌桓”赵风转移了话题。
“主公,等我们修养一阵,必可攻下匈奴王庭”程昱道。
“不”赵风摇了摇头,“我们即刻便可以攻下乌桓王庭”
“这是为何”戏忠问。
“我这一个月以来,领着三千骑兵,横扫了乌桓十余个部落,收获颇丰,现在奉孝正处理这些呢”赵风道。
“哦如此说来,难不成乌桓只剩下一个空壳了”戏忠问。
“恩,差不多。”赵风点点头道,“乌桓的实力已经十去七八了我们可以命轲比能直接接收乌桓的领地”
“如此甚好,若是轲比能真心归顺,那么我辽东北方即可保无恙”戏忠道。
“行了吧你赶紧回家去,在你的身体没有恢复之前,不要来见我”赵风道。
“主公,这样不好吧”戏忠道。
“我说什么就是什么哪来那么多废话”赵风道。
“好吧,你老大,你最大,还不行吗。”戏忠的语气,完完全全就像一个受了气的小媳妇。
“哎仲德,张榜求医之事一定要加大力度,另外,联系卓顺,在冀州也要张榜”赵风道。
“是,昱马上去办”程昱点了点头,他也知道赵风着急郭戏二人的病情,作为同僚,他自然也是十分着急,但无奈,前来试诊的医者,一个个都是垂头丧气的出了太守府。
正文第90章华佗出现
“对了,仲德,此战,我们战死的将士这么多,一定要做好战后处理所有尸体,包括鲜卑的士兵,一律火化严防瘟疫的发生”赵风道,“还有,我军受伤将士也是不少,医者应该不够用,揭榜治病的医者,即便是无法治疗志才和奉孝的病,也将他留下来,救治我辽东的将士”
“是,昱记下了”程昱点了点头。
“还有烈士陵园的事情,也要尽快落实下来”赵风道。
“是,主公还有其他的事情吗”程昱问。
“没了”赵风想了想摇了摇头,“你们两个回去吧。”
“是”两人起身同时向外走去。
“志才以后少喝点酒,再宿醉的话,小心我抽你”赵风冲着戏忠喊道。
听到赵风如此说,戏忠脚下一个踉跄,差点摔倒。
“哈哈哈”见戏忠如此模样,赵风不禁大笑起来。
回到后院,卞雪已经醒来,见赵风回来,立刻迎上:“风哥哥,该吃午饭了”
话说,赵风刚刚穿越过来的时候,十分不适应的就是吃饭,由于古代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所以他们讲究的是“一日两餐”,基本上没有午餐这个概念。
这可是让赵风大为头疼,他食量大,饿的也快,所以在山上学艺的那段时间,经常自己鼓捣点东西来吃。当上了辽东太守,赵风更是直接将两餐的习惯改了,改为一日三餐。
“风哥哥,今天的菜是雪儿亲手烧的呢”卞雪道。
“肚子里有了宝宝还那么不老实”赵风宠溺般的责备道,“你呀,以后就在家里,什么都不要做,这些事情交给下人去做就好了”
“嘻嘻,知道了啦,人家不是想趁着风还能干活,想要给风哥哥做着喜欢吃的东西嘛”卞雪道。
“以后不许这样了,听见没有”赵风道。
“知道啦”卞雪甜蜜地笑了。
“好了,来,吃饭”赵风道。
“老爷”饭吃到一半,管家匆匆来报,“老爷,府外有一人,自称华佗,求见老爷。”
“什么你说谁”赵风大喜,华佗那可是神医,三国时期的传奇神医啊
“是华佗,老爷您说过,若是华佗来,不管您在干什么,都要第一时间通知您。”管家道。
“好好,快带我去”赵风连忙放下饭碗,擦了擦嘴便随着管家离开了。
“这个风哥哥”看着赵风匆忙离去的样子,又看看桌上的半碗饭,卞雪不禁莞尔。
“不知元化先生到来,有失远迎,还望恕罪。”来到大门前,赵风只看到一个鹤发童颜,背着药箱的老者站在太守府门口,赵风二话没说,直接深深地鞠了一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