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4章全新尝试!(2/2)
张辽站在高坡之上,看着前方的伊阙关。
『来人,将我的旗号撤下来!』
一旁的护卫有些担心的说道:『将主,真撤啊……要是……不如我们换一个其他姓氏的旗帜……』
在古代冷兵器战斗当中,将领的旗帜,无疑是属于极其重要的地位。
将领的旗帜之所以至关重要,甚至直接影响战场胜负,因为这玩意不仅仅是一面旗,而是整个军队的视觉指令中枢。
在没有无线电和即时通讯的冷兵器时代,将领的旗帜是战场指挥的核心工具。士兵通过观察旗帜的移动、倾斜或颜色变化判断进攻、撤退或变阵指令。在方圆数里的战场环境中,士兵以旗帜为空间坐标。前后左右的位置也通过和主将旗帜之间的方向来确定,一旦失去主将的旗帜,就意味着失去方向基准,导致部队容易陷入方位迷失的混乱状态。
虽然说骠骑军有铜哨,可以加强声音的传递效果,但是也依旧要依靠旗帜来传递消息,毕竟冷兵器战场上,厮杀起来,噪音极大,几乎等同于大型工地的施工现场,当面喊叫都不一定能听得清说什么,但是旗帜却能比较清晰的传递出指令,晴朗的天气,在五百米到一千米的范围内,都可以有效传达。
张辽现在要把主将的旗帜扯下,隐藏起来,也就意味着他在战斗开始之后,就不会再次指挥部队,而中低层的军校就成为了现在战场上的实际的『指挥者』。
张辽沉吟了片刻,依旧下令,『撤旗!』
这无疑是一次极为大胆的尝试!
虽然在战前的会议上,张辽召集了军校,也分配了各个军校之间的任务,交待了要如何进行配合,实施某些策略,但是战场之上,谁能保证没有什么突发情况,意外变化?
如果张辽的旗帜还在,那么出现了这些意外的时候,这些军校就可以根据张辽旗帜的指引,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变,但是张辽为了隐藏身份,也为了麻痹伊阙的守军,把将旗撤下,这样固然是可以让曹军分不清楚骠骑军的中军在什么地方,也不知道谁才是真正的指挥者,有利于计谋的展开,但是同样也非常考验中底层军校的阵前执行能力和相互配合能力。
之所以张辽不换其他姓氏的旗帜,是因为张辽保留最后的挽救手段。如果说真的出现万一的情况,那么张辽重新树起大旗,就能迅速的使得部队重新回归有序,而如果一开始打出其他将领的旗号,到时候即便是张辽换回原本的旗帜,也未必能有什么好的效果。
虽然在昨天晚上的军事会议当中,张辽已经一再确定了各个军校之间的任务,具体的联络方式,执行的步骤等等问题,可是真的等要实施的时候,张辽不免也有些紧张。
以一个伊阙关,一个小规模的战场来进行实验,将战场的指挥权完全交到更为基层的军校手中,这无疑是一个全新的尝试,也或许代表着一个全新的开端……
……
……
黄昏。
藏身在伊水的芦苇荡里面的骠骑军校解开了左胳膊上的臂甲,并且传令给手下的兵卒,『准备一下,要装得像一点,丢几片甲片啊……你几个别都跟我一样啊,换一只胳膊甲片不成么?还有你,别脱裤带啊,到时候跑不起来算球哦!』
再过半个时辰,他们要扮作溃军引诱曹军出击。
一旁的兵卒抱怨着,『军校啊,我们从来就没干过逃跑的事!没逃过啊,怎么装啊,装不来啊!』
『你他娘这话说的,搞得老子就像是天天逃跑一样!』军校一巴掌拍在那个兵卒的后脑勺上,『麻辣个蛋,将军说了,那山上有曹军伏兵,我们不把那些伏兵引出来,难道真要上山去,一点点的搜山啊?!』
『放把火不就什么兵都没了?』有一个兵卒忽然说了一句。
『你个大聪明!』军校不客气的回了一句,『现在是什么时候?秋天,还是冬天?』
『额……』那兵卒卡壳了。
军校也没有继续嘲讽,而是说道,『斥候汇报了,那些曹军挖了坟,前几天发现在水里的阴土,就是那些缺德玩意挖出来的!现在那些曹军说不得都藏在墓室里面!你不把他们引出来,难不成一个个墓地去开去啊?!』
『曹军还挖坟啊?』
『多稀罕啊,之前……哦,没事了……』
军校转过头来,『别瞎聊了,都相互检查一下!别露馅了!你那衣甲太整齐了,扯歪斜一些!多余的兵器都带好,记住了,曹军一追,才能扔!也别都一起扔啊!』
『我说军校啊,你这经验……可真是……』有个老卒取笑军校。
『你个老家伙!你就没见曹军怎么溃退的?照着那样来啊!』军校笑着骂回去,『到时候要是你个老家伙露馅了,就罚你给大伙开一年的粪槽!』
正说着,远处传来铜哨吹动的声音,这是准备的信号。
……
……
曹军军校看着骠骑兵卒『溃散』得像是洒落的粟米一样,四散而开,不由得呆住了。
『这……』
他们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可是那些『惊恐』的叫声,以及丢在地上的盔甲和刀枪,散落的旗帜又像是告诉他们,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败了!败了!』
『有伏兵!有伏兵!』
四五百人胡乱的高呼,声浪惊动了原本试图在芦苇丛里休息的几只野鸭,嘎嘎叫着乱飞。
曹军兵卒面面相觑。
原来骠骑兵卒也就仅此而已?
『不是……这些骠骑军,怎么这么不经打?』
『该不会是诈败吧?』
『诈个屁!我们有什么好给他们诈的?』
『那么现在……追还是不追?』
就在大家都有些犹豫不决的时候,其中某个曹军军校忽然高举了战刀,率先冲了出去,『杀啊!杀贼军!』
『等等!』在那军校边上的曹军兵卒试图拦着那军校,『这可能是骠骑军在引诱我们啊!』
『我知道!』那军校脚步没停,『一看就不像是真的……你想想我们溃败的时候,有几个人回回头一直看的?你再看看那些家伙,一边跑还一边回头,这是害怕我们追,还是害怕我们不追啊?』
曹军兵卒很是无语,『既然这样,那军校你……』
『你个蠢货,』那军校一边追赶,一边说道,『不管是真败假败,方正现在骠骑军是我们打败的!是我们最先冲出去追杀的!看看那些刀枪战甲,我们先上去抢一波!这就是我们的功勋!』
那军校想得很好,他也觉得不对劲,但是他觉得这是一个机会!
曹军一路冲潼关败退而来,丢盔弃甲简直就是一塌糊涂,而现在骠骑军在面前『溃败』,管他是真假,方正军校想要将『功勋』先坐实了再说!
抢了骠骑军的刀枪战甲旌旗在手,就是大功一件!
旁人会不会看明白,抑或是控制不住追得太过,反而中了骠骑军的反击……
那与他何干?
只要他有功劳就可以了!
至于什么提醒旁人,抑或是让旁人不要去追……
想都别想!
在山东之处,多做就多错!
想方设法让自己爬上去,才是真理!
曹军当中,为了两三碟的醋,特意包一顿饺子的现象,不在少数,想要在这种环境当中晋升,不能全靠多做事,还要学会少犯错!
就像是这一次面对骠骑军的『溃败』,稳妥的方式就是追击,而不是表示骠骑军是假溃败。因为『顺理成章』的事情,才是正确的,看见敌军溃败,『顺理成章』的追击,符合程序的合规性,也体现出了『政治正确』。
骠骑军溃败了,不追击,那是不是和骠骑军有什么勾当?需不需要启动问责机制?
反正打赢了,是上级将领的功劳,打输了,是下层兵卒的过错。若是『积极主动』的表示追击骠骑军的溃败有风险,那么要是真的骠骑军是溃败了,或者说没有追击后来有人又重新翻出这事情来了,是不是要承担『罪责』?
选择按照『流程』做,按照『惯例』做,而不是根据实际情况来做,无疑就是山东之地大聪明明哲保身的最佳选择。
随着那军校带着兵卒追击,其他的曹军兵卒相互看看,也不由得发一声喊,追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