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36(2/2)
当然,这与德军士兵的素质是分不开的。
有时秦川甚至能命令德军士兵全体后撤,然后依靠坦克的火力对紧随而来的苏军进行密集杀伤。
战斗整整持续了一夜,直到第二天天色大亮时苏军才不甘心的停止了进攻因为如果再继续进攻的话,德军的战机和轰炸机又将出现了,那时苏军显然就会遭到更大杀伤。
不过苏军的坦克却最终都没能逃走,原因是它们本身就需要藏身在斯大林格勒的废墟中才能避免被德战机发现,其中大多数是将自己半埋在废墟里只露出一点炮塔,这样即可以射击必要的时候还可以机动又很难被空中的敌机发现。
但现在它们为了协助进攻马马耶夫岗不得不暴露,这一暴露就被德战机死死的盯着了,接着又是机炮又是炸弹的,不到十分钟五辆坦克就成了一堆冒着黑烟和火苗的废铁。
秦川整晚都没有登上马马耶夫岗。
因为他知道像这样的战斗更重要的是把握战斗的节奏使驻守其上的德军进退有据,或者适时为马马耶夫岗补充一点兵力,或者指挥迫炮部队实施压制。
事实也证明秦川这么做是正确的,一整晚德军的伤亡不过一百人,而苏军倒在山岗上的尸体少说也有上千具。
“是该清理尸体的时候了”秦川朝山岗上的尸体扬了扬头:“否则,用不了几天,我们上去的路就会被一堆堆令人恶心的腐肉给堵上”
“是,少校”士兵们应了声就行动起来。
德军士兵的尸体会被挑出来就近埋葬,而苏军士兵的尸体就没这么好的待遇了,它们会被堆在一个坑里,一层层的往上堆,最后堆成了一座小山,就像架干柴一样,然后再浇上汽油点燃那味道让防线上的士兵们都不约而同的用毛巾绑住了口鼻。
不久,做为预备队的二营就上来与秦川换防,打了这么久的仗也该是一营休息的时候了。
秦川对着地图和实景向二营营长巴泽尔交代了防线的布置及敌人有可能使用的战术及存在的一些危险,然后就与巴泽尔握了握手,说道:“祝你好运”
“你们也一样”巴泽尔深有感叹的拍了拍秦川的肩膀,说道:“看看你,认识你时还是个新兵,现在已经可以独挡一面了”
秦川感激的向巴泽尔点了点头,他虽然与这个老上级接触不多,甚至都没说过几句话,但恰恰是这样才能体现出巴泽尔的伟大秦川一直都在绕过他与斯莱因上校甚至是斯特莱克将军接触,如果是换了其它人,只怕很少有像巴泽尔这样心无芥蒂的。
在马马耶夫岗的战斗陷入僵持后,斯大林格勒这边就有点支撑不下去了。
原因很简单,马马耶夫岗在德军的控制下就直接导致中央渡口被精确封锁德军炮兵观察员从马马耶夫岗可以清楚的掌握从东岸增援来的物资什么时候在什么位置登陆,接着就召来炮火进行覆盖。
这使斯大林格勒能得到的兵员及补给大幅缩水,子弹补给甚至都出了问题。
为此,崔可夫不得不撤离了他位于普希金大街的地下掩体。
实际上,与其说是撤离还不如说是一次逃跑。
因为那天中午,一队德军突然攻到了崔可夫地下掩体的入口处崔可夫制定的城市游击战策略虽然给德军造成了很大的麻烦,而且从总体来说是成功的。
但问题是游击战往往没有一条统一的、明确的防线,以至于连自己都不确定敌人或是自己的位置在哪。
德军的出现完全出乎崔可夫的意料之外,因为地下掩体的位置已经十分接近中央渡口了。
但崔可夫不敢想这么多,他马上命令参谋人员和警卫员抗击德军。
然而,这些人毕竟不是专业作战人员,地下掩体里很快就挤满了伤员。
同时,崔可夫也气愤的看到他身边的人并不像平时所表现出来的那么英勇司机、传令兵甚至许多军官都以各种借口逃进地下掩体的安全处,按他们的说法,就是“方便指挥”和“商讨解决方法”。
其实这一点都不意外,因为苏军的指挥机构大多是在和平时期组建起来的,并非战时的择优选拔,甚至其中有许多人不顾一切的挤到指挥部里工作的原因就是为了不用上战场不需要面对敌人,现在只不过是暴露了他们的本性而已。
由于地下掩体没有通风系统,掩体内很快就充满了烟雾、热气和恶臭,不久后就会缺氧。
幸运的是,地下掩体还有另一条秘密通道,这条通道直达几里外的伏尔加河。
崔可夫带着重要文件和作战态势图,以及他的参谋团体匆忙逃到伏尔加河,在夜幕的掩护下搭船渡过了伏尔加河。
但崔可夫知道自己不能呆在伏尔加河东岸指挥,因为就像他之前说的,要么守住斯大林格勒,要么死在那里。
如果苏军士兵知道他撤过伏尔加河的话,斯大林格勒很快就会失守。
于是,崔可夫马上就登上一艘装甲快艇再次渡过伏尔加河回到了斯大林格勒。
正文第六百九十二章战术转变
崔可夫再次回到斯大林格勒的时候,就已不是回到南部主城区而是回到北部的工业区。
原因是南部主城区已几乎找不安全的地方做为指挥部,即便是苏军最后的防线也就是中央渡口也随时都会遭到德军的轰炸。
原则上来说北部工业区也没有安全区,但苏军可以制造出几个安全区。
这个安全的地方就是被德军烧毁的“红色街垒”火炮厂的侧壁。
“红色街垒”火炮厂的东侧与伏尔加河相邻,不过那里是一道高650英尺200米高的峭壁。
这峭壁毫无疑问是德军炮火的死角,同时德军空军也无法对其实施轰炸,另外还有大大小小的许多工厂的排污管都是从这里将污水排入伏尔加河这时期可没有环保之说。
苏军士兵就在峭壁排污管附近炸开了几个洞穴做为指挥部,然后再构筑几个交通壕将这些指挥部与地面或者排污管相连。
注:此时斯大林格勒的排污管、下水道等都被苏军用于游击战的地下通道了
让崔可夫感到有些沮丧的是,他的指挥部再一次少了许多人手在指挥部转移到伏尔加河东岸再转回来的过程中,许多军官和参谋都悄悄的溜走留在东岸了。
在危难之际就是这样只顾自己性命贪生怕死的人最让人痛恨,而偏偏又是这些军官和参谋,平时却义正严词甚至毫无道理的要求士兵们在战场上奋勇杀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