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决战第三帝国 > 分节阅读 253

分节阅读 253(2/2)

目录

哈特曼心不在焉的“嗯”了一声,然后猛然想起“弗里克上尉”就是“传奇上士”,于是赶忙回头问:“你是说弗里克上尉”

“是的”副官点了点头:“就是他”

“快让他进来”哈特曼少将说,下一秒又拦住了副官:“不不,我想还是我亲自去迎接更合适”

这天夜里月朗星稀,苏军一反常态的没对霍尔姆发起进攻,但前线却一点都不轻松,因为德军士兵发现有许多苏军士兵在前线潜伏在前线潜伏是苏军的战术之一,这主要是为了能够缩短冲锋时的前进路线增加战斗的突然性。

深夜十一点,随着几颗红色的信号弹升上空中后,防线上突然枪声大作,苏军从四面朝霍尔姆发起了猛烈的进攻,主攻方向东西两面至少各有一个坦克营,步兵也有如排山倒海般的一队接着一队。

与往常不同的是,这一回苏军没有进行炮火准备。

这当然是有深意的,普卡耶夫是担心炮火准备后炸起的烟尘使霍尔姆能见度降低导致滑翔机很难找到合适的降落地点。

“滑翔机的位置”普卡耶夫问着身旁的参谋。

“距离二十公里”参谋回答:“正准备脱勾”

“发射照弹”普卡耶夫下令。

“是”

照明弹一发发的射向霍尔姆。

从德军的角度来说,这些照明弹或许是为了苏军进攻的,但其实真正的用意却是苏军为滑翔机和运输机指示方位的,甚至此时苏军的进攻都是在吸引德军的注意力。

“他们确定位置”参谋报告道:“目标很明确”

普卡耶夫点了点头,随后又举起望远镜把视线投往霍尔姆。

对于霍尔姆,普卡耶夫是百感交集,在此之前他怎么也没想到这样一个小镇会成为自己整个集团军甚至一个集团军群的心腹大患。

所以战争是个很奇怪的东西,只有在战争暴发后有些地方才真正的显示出它的价值。

“滑翔机脱勾”参谋继续报告:“距离十二公里”

“继续打照明弹”普卡耶夫下令:“防空部队行动”

“是”

外围很快就响起了刺耳的防空警报以及探照灯的光柱和防空炮的响声。

当然,这只是苏军防空部队在做些样子德军滑翔机增援霍尔姆前常常会有这样的动作,普卡耶夫是在用另一种方式告诉德国人:有德国滑翔机在朝他们靠近。

说实话,普卡耶夫这个计划已经做得相当细致了,这对于总是用简单粗暴的战术发起进攻的苏军将领来说十分难得,只是普卡耶夫没有意识到的是他面对的正是个中高手,所以他所做的这一切注定要失败。

“五公里”

“两公里”

随着参谋的叫声,一架架滑翔机出现在霍尔姆上空,为了能够骗过德国人,这些滑翔机机翼的下方像德军滑翔机一样喷有“万”字符号。

然后,这些滑翔机就一架接着一架的俯冲下来降往霍尔姆。

“炮火掩护”普卡耶夫下令。

这时候开炮的目的就是对德军实施压制,同时炸出的烟雾还可以为混进霍尔姆的苏军空降兵提供掩护,接着照明弹也在这时就沉寂了下来,四周突然陷入一片黑暗,只有炮火轰炸时亮起的一道道有如闪电般的亮光。

普卡耶夫放下了望远镜,脸上露出一欣慰至少到目前为一切都进行得很顺利。

普卡耶夫想的没错,甚至就连秦川都没想到苏军会利用滑翔机来渗透进霍尔姆,所以这一下的确是打了德军一个措手不及。

但是,秦川始终相信苏军的目标是俘虏营,其它的不过就是些障眼法。

正文第五百一十九章俘虏

苏军滑翔机一降落就引起了一阵骚乱,苏联士兵其它本领不多,不怕死、不要命的兵倒是不缺,他们中大约有一半的滑翔机是没能正常着陆的,也就是说有许多滑翔机撞上了建筑或是废墟上,但即便是这样,负伤的苏军士兵还是从里头爬出来一阵乱打乱杀,就算挡在面前的是苏联百姓也不例外。

夜战中最怕的就是敌人的渗透,就算是兵力不多,但这样一打就有些乱了阵脚了,就像之前苏军攻入霍尔姆东岸的部队被德军利用地道渗透到后方一样。

不过渗透战这东西应该说跟素质还是有很大关体系的,素质差的部队往往一被渗透就乱成一锅粥,素质好的部队就能稳住形式。

德军显然是后者,确切的说德军在霍尔姆还有严格的内外分工,内部由警察部队管理,外部防线由国防军防守。警察部队与国防军之间甚至还有些不和,两者互相瞧不起,于是界线十分明显。

这如果放到别的地方那显然不是件好事,不够团结。

但凡事都有其两面性,这情况却使德军能很好的应对苏军的渗透战绝大多数的滑翔机都是在内部也就是警察部队的防区里降落,所以乱也是警察部队里的乱,国防军该怎么打依旧怎么打,需要注意的不过就是在后方安排一队人防止敌人偷袭。

于是苏军的渗透战始终都被限制在可控的范围内,虽然有部份苏军渗透人员直到天亮才被清除,但影响并不大。

当然,这也在普卡耶夫的意料之中,他也没有把希望寄托在这些渗透人员身上。

就在滑翔机引起霍尔姆骚乱时,又有几架滑翔机从夜空中俯冲下来然后在学校附近降落。

与其说是“降落”还不如说是坠毁,原因是学校根本就没有合适的降落地点这年代的学校并不像现代的学校个个都有大操场,它只有学校前留有一片空地,而且这片空地还建有秋千和滑梯做为学生的活动场所,滑翔机降落时就一架架撞上了这些东西然后第一时间就成为一堆废铁。其中还有两架狠狠地撞上了学校的墙面并将其撞出两个大洞。

但这些也正是苏军所希望的或者也可以说他们早就知道会有这样的情况和结果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