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决战第三帝国 > 分节阅读 191

分节阅读 191(2/2)

目录

自卑,则是因为自己在隆美尔乃至一个上尉面前露丑。

希特勒望了望秦川,又望了望隆美尔,问:“你的意思是,这是你们在两周做的战略估计”

“是的”隆美尔回答:“元首阁下,所以我一直在等”

“等什么”希特勒问。

“等英国人把情报透露给我们”隆美尔说:“但我没想到的是,英国人不是把情报透露给我们,而是把情报透露给了最高统帅部这一切已经发生了,是吗”

希特勒愣了好一会儿,接着“腾”的一下就从椅子上站了起来,背着手来来回回的在整面玻璃的窗前走着,外面就是上萨尔茨堡山秀丽的风光,而此时的希特勒就像是个焦燥不安的小老头。

走了一会儿,希特勒突然停了下来,问隆美尔:“你们有证据证明这一切吗”

“不,我们没有”隆美尔回答:“但我们早就猜到英国人会这么做了,这还不够吗”

“不,这当然不够”希特勒挥着手回答:“还存在一个可能,你们的估计恰好与真相吻合,明白我的意思吗”

秦川当然明白,希特勒的意思是秦川等人估计的是错的,但过程却恰巧发生了。

从某方面来说,希特勒说的还是对的,因为凡事讲证据,而支持盟军登陆希腊的证据很多,甚至还可以形成一条完整的证据链,其中每个细节都经过德国间谍或是情报人员的仔细考证,而支持登陆西西里岛的不过就是隆美尔和秦川的一个估计也就是猜测

正文第三百九十三章选择题

“可是,元首阁下”隆美尔说:“上尉说的合情合理,他甚至在对情况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就推测出了这些”

“这有可能只是巧合,我的将军”希特勒回答。

“如果英国人成功在西西里岛登陆,那么一切都完了”隆美尔说:“北非将与欧洲彻底切断,英国人会利用西西里岛的机场先打败我们的舰队,再从漫长而平坦的阿尔及利亚海岸线登陆而不是突尼斯到处是山地的加贝斯防线”

“同样希腊也是如此,将军”希特勒说:“你知道如果盟军占领希腊将意味着什么”

隆美尔发现自己已经无话可说了,这就像做一个选择题,只有两个选项,希腊和西西里岛。

这道题看起来并不难做,二选一。

但问题是两个选项都很重要,两个选项都有可能到底选哪个,似乎只是英国人的一念之间,而要猜中英国人的想法却是很困难的,这才是重点。

安静了一会儿后,秦川就插嘴道:“元首阁下,隆美尔将军刚才说我说的事情正在发生,我不理解我可以知道发生了什么吗”

当然,秦川这是在装糊涂。他其实并不是真的想知道答案,而是把突破口朝这方面去引导。

隆美尔也是个聪明人,他马上就想到了这一点,然后也带着想知道的目光望着希特勒。

希特勒看了看秦川,又看了看隆美尔,然后点头说道:“是的,的确发生了一些事”

希特勒顿了下,他显然是在考虑是否应该把真相说出来这可是高级机密,说给隆美尔知道没什么问题,但秦川不过是个上尉,一个上尉没有了解这个机密的权限。

但考虑了一会儿,希特勒又认为可以说穿。

这是基于两点:

首先,是秦川在此之前就已经估计出这一点,然后之前隆美尔和希特勒之间的对话傻瓜都能分析出这其中肯定发生了什么,于是秘密也就不是秘密了。

其次,秦川是隆美尔带来的人,希特勒从隆美尔的表情看出了这个上尉是隆美尔绝对信任的人。

这一点马上就得到了验证,因为下一秒隆美尔就明白了希特勒的意思,他朝希特勒微微点了点头。

“情况是这样的”希特勒把手放在背后在窗前踱着步:“他们发现了一个英国少校的尸体,尸体上有一个公文包,公文包里的内容告诉我们英国人的目标是希腊而不是西西里岛”

“元首阁下”隆美尔说:“那么,这具尸体和公文包肯定已经原封不动的还给英国人了”

“是的”希特勒回答:“这是在西班牙发生的,事实上,它们本来就应该还给英国人,只是西班牙人暗中给了我们情报”

隆美尔不由看了秦川一眼,他对秦川的欣赏又上升到了另一个高度,因为这一切竟然都在他的预料之中,英国人简直就是按秦川所说的做。

“重点就是这些情报,元首阁下”秦川说:“如果我们是正确的,那么这些情报就必然是伪造的”

“你要失望了,上尉”希特勒笑着回答道:“我很欣赏你的勇气和这种坚持及怀疑的态度,但是我们的情报人员仔细调查了每一个细节,没有问题,没有任何问题它是真实的,并不是一个猜测”

这是对秦川及隆美尔的一个反讽,同时也是希特勒对墨索里尼说的话如出一辙。

墨索里尼同样也在怀疑英国人的目标。

希特勒向墨索里尼透露了马丁密件的内容,并且洋洋自得地说:“我想这的确是真的在我们举棋不定时,这个情报太重要了。”

墨索里尼说:“我总有一种预感,觉得盟军还是要进攻西西里岛。”

希特勒加重语气说:“直觉并没有情报重要,我们得到了可靠的情报情报”

不过希特勒拒绝相信墨索里尼还是有道理的,正所为关心则乱,墨索里尼最担心的就是意大利领土遭到盟军的进攻,所以自然而然的就会偏向西西里岛而不是希腊。

隆美尔语出惊人:“那就让我和上尉看看这些证据,元首阁下”

希特勒闻言不由一愣,然后笑道: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