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08(2/2)
用电台描绘草图及其功能和要求需要一些时间,同时德国研发部也要对其可行性进行论证,所以直到半小时后副官才风风仆仆的跑了回来。
“将军”副官满脸惊喜:“他们说这个想法的可行性很高,但因为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所以他们无法保证能否生产出来或是需要多少时间”
“告诉他们”隆美尔说:“用最快的速度把它尽可能多的生产出来”
“是,将军”
顿了一会儿,隆美尔就对秦川说道:“真是让人印像深刻,上士,我发现你的奇思妙想并不局限于指挥,还有装备研发就像之前你想到的扫雷坦克一样”
“这或许跟我胆小有关”秦川半真半假的回答:“因为时刻面临着死亡的威胁,所以我迫切需要一款装备保住自己的性命”
“哄”的一声,指挥部里的军官们都被秦川这话逗乐了。
正文第二百二十一章弱点
“那么”接着隆美尔就说道:“现在,该让我们想想眼前的问题了”
隆美尔话里的意思很明显,秦川说的新装备或许可以解决问题,但那毕竟还要等一个月甚至更久,而英军的进攻却是近在眼前。
“我们或许可以选择撤退”斯莱因上校说:“我的意思是说,在撤退中争取时间,比如我们后方是阿拉曼防线,再往后是加扎拉防线这样当我们撤到托布鲁克防线时,少尉所说的那种反坦克装备或许也大量生产并运过来了”
斯莱因上校这个说法当然有道理,这其实就是用空间换时间,但秦川却知道隆美尔是不会答应的。
果然,隆美尔就摇头说道:“不,我们不能撤退,因为撤退就代表着要把亚历山大港还给英国人,这会使他们拥有更大的港口更快的获取物资,而我们在亚历山大、阿拉曼、马特鲁一带种植的作物就会落入他们手中,此消彼长下,我们的补给将陷入困境,到时就算有新式装备也无法扭转战局了”
隆美尔说的也有道理,尤其是关于作物方面那正是英国人的战略目标。也就是说,德军撤退或许可以争取到时间,但同时也损失了士气、补给以及埃及军民对德军的信心。
然后指挥部就陷入一片沉默之中。
打又打不过,撤又不能撤,德军似乎就只有在防线上与英军硬扛了。
过了一会儿,斯莱因上校就说道:“那么,我们需要更多的地雷”
隆美尔点了点头,这也是他的想法。
如果不能让自己的部队快起来,那就让敌人的部队慢下来。
地雷可以使敌人有攻势陷入困境,至少不会那么快就突破防线,而德军就可以乘着这个时间调动兵力将坦克和反坦克装备集中到敌人要突破的位置。
“他们会把地雷运来的”隆美尔说:“我已经让他们这么做了”
“但这也不是好办法”奥尔布里奇上校说:“英国人的坦克太多了,他们完全可以分成几个部份进攻,甚至他们还可以用佯攻来迷惑我们”
这是德军在进攻时惯用的招数,所以他们当然也担心英军会这么做。
尤其英军坦克的数量比德军多得多,有时德军明明知道英军是佯攻但却不得不调动兵力回应,因为如果不这么做的话佯攻就可能变成真正的进攻。
“我们为什么不打一场胜仗让英国人少一些优势呢”秦川语出惊人。
“问题是我们该怎么打一场胜仗”斯莱因上校愣愣的望着秦川。
“少尉,你有什么建议吗”隆美尔问。
但他嘴里虽这么问眼里却带着些不信,因为隆美尔已经想过了各种可能,甚至包括之前用过的将汽车改造成坦克欺骗英国人,但最后这些可能全都一个个被自己推翻汽车改造成坦克的方法用过太多次了,英国人不会再轻易上当的。
“如果我是蒙哥马利的话”秦川指着地图说:“那么我会希望在北段防线或者至少在中部找到一个突破口。”
军官们不由纷纷点头表示赞同,这是当然的,德军之前的进攻就面临这样的问题防线越往南就越不便补给,沙子也越来越松软不适合坦克行军,而北段却会比南段好得多。
但突破口也不能太靠北,因为北面的滨海大道显然是敌人防御的重点,而且沿着滨海大道进攻就意味着要直接进攻一座城市坦克同样也不利于巷战,这很容易让穿甲部队陷入泥潭。
所以就像秦川说的,英国人很有可能会在防线北段或是中部找一个突破口,然后包抄至防线的后方使德军全线崩溃。
“那么”秦川说:“我们为什么不给他们一个突破口呢”
“你的意思是”隆美尔望向秦川:“暴露一个弱点来欺骗英国人这个方法我也想过,可是英国人没那么好骗”
秦川暗道隆美尔不愧是隆美尔,才刚说个开始他就猜到秦川的意图了。
而且隆美尔说的也对,英国人或许打仗不行,但搞情报、搞手段却是行家,比如“超级机密”,再比如诺曼底登陆时的各种战略欺骗。
但秦川当然也不会这么简单。
“如果是普通意义上的欺骗当然骗不了英国人”秦川说:“但如果是由英国间谍传去的消息就不一样了”
“这么做的话可信度或许会好些”隆美尔回答:“但我们很难做到天衣无缝,少尉,而只要有一个破绽我们就可能反被这个计划所累”
这是事实,如果英军识破这是德军的陷阱转而以别处为突破口的话,德军就会偷鸡不成反蚀把米。
“我认为这值得一试”秦川说:“何况英国人在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他们会抱着轻敌的心理更容易相信”
这是人之常情,因为英国人会想:就算这个是陷阱又如何呢他们可以凭着绝对的实力辗压一切埋伏
想了想,隆美尔就说道:“说说你的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