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云照清秋 > 第一百五十五章 游(二)

第一百五十五章 游(二)(2/2)

目录

看到这样的场景,他的内心瞬间涌起温馨之感。

一行人迈步于堤坝之上,翦清秋看了看清水河中已经很浅的水滩,仿佛不经意地道:“只是几天的时间,清水河里的水就这么少了!”

翦连生闻声会意,私下里,他就试着问过翦清秋,翦庄里,今年的庄稼顺利收割了,明年若清水河涨水怎么办?

这是他真正关心的。

翦庄的水田与旱地加起来,有四百余亩,如今建水塘占用了几十亩地,也还有四百来亩,四百来亩的庄稼如果不遭灾,除了上缴的,不仅可以满足庄子上人的吃饭问题,还能卖出一部分。

而这,还只是她这一家。

挨着清水河的田地有多少,水患造成的损失就有多少。

翦连生想的是向朝廷建议加高加固堤坝,而翦清秋却说出了另外一个办法,乘着冬日里,河水干涸之时,清除河底淤泥。

清除出来的淤泥还可以肥田肥地,而淤泥清除之后,清水河的水将更加清首发

这样,会不会惊忧了河神?惹得河神发怒?

翦清秋一愣,翦连生跟着就解释,这是老一辈人传统的说法。

之前,他在县上任地方官时,也曾有过这样的建议,但跟着就被否决了,原因就在于此。

河神?

翦清秋不觉笑了,思量过片刻,便有了她的一套说词。

有一晚,清水河的河神给我托梦了,说是河底的淤泥再不清理,他都没有容身之地了。

对翦连生,她也是这么说的,说也是因为那次晕倒后,她在睡梦之中,已多次与仿如神仙之人相遇,教给她一些生活中的技能。

翦连生虽有几份忧疑,但在实地探查过后,觉得清水河里的淤泥层确实挺深,而且,一年一年的还会上涨,这样,只加固加高堤坝,似乎便是治标不治本的工事。

所以,听了翦清秋感叹后,翦连生旋即便向关钰提请此事,这也是他职权范围之内的事情。

关钰也是一愣。

黎玉停跟着也提出了相同的建议,并说了他私下里对古法的查找,以及针对性对清水河的研究,清除河底淤泥是最好的解决法子。

当然,还不只是这一点,还应加强水渠的建设,一方面可以降低清水河的容水量,第二方面则是满足水渠所经之地的田地的灌溉。

水,是生命之源。

要想增加农作物的产量,水渠的建设势在必行。

修水渠的建议也是翦连生先一步提出的,作为工部员外郎的他,时刻想着工事上的拓展建造问题是理所当然的,也是他务实与想要有所作为的表现。

经他们这么一说,关钰感觉现今的重点似乎要变一变,所以,在看过酒精的提取过程后,其它的作坊等,他都没有踏足。

他即便是皇帝,也要尊重他人的技术专有权。

回转头再看清水河与水塘,以及贯穿于两个庄子的水渠。

水渠建造的宽度与深度都在一米的样子,现今也只是完成了挖掘的工作,水渠的底部与两边并没有进行特别的处理。

这时,又是骆云霆说话了,说若是工事紧、经费不足,就这样子水渠也能起到它的作用。

但若工期不赶,经费又足,还可以适当加固,减少水在流动过程中的流失。

关钰在看过之后,脑中突然有了一个宏大的构想:北方缺水,如果把类似于这种的小水渠建成大水渠,相当于河流的形式,从南到北的开凿挖掘,等到完工,是不是就可以解决北方缺水的问题?

而同时,南方遇河水涨水的汛期,是不是也能得到缓解了呢?

这样,旱灾、水灾减少了,农作物的收成会大量增加,大周人口的吃饭问题便得到了解决,朝廷头痛的救灾问题亦会跟着减少减轻……

这是到。

而弊端就在于在修造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

但这是一项造福于后代的工事,就好比植树造林,前人种树,后人乘凉。

何乐而不为呢?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