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81(2/2)
“有堪的,不过混得很难,范仲淹那是一个奇迹,他碰到了一个仁皇帝,否则不要说参知政事,能知庆州,就到了巅峰。但是恩师,今天我们这番对话,可不能对外泄露啊。”
“我心中有数,但老夫问你,如今国家很困难吗”
“恩师,不瞒你,朝廷积欠一亿六千多万。”这话儿王巨只对两人说过,一个是葛少华,第二个就是张载。严格说,赵顼执政两年了,但这两年熬得紧,那有钱还这个积欠。
“这么多。”
“不能声张的,传出去,国内不稳,辽国也能虎视眈眈了。”
“韩公他”
“韩公有过,但非是他一人之过,我听到一件事,仁宗以韩公与富公为相,庞籍进京述职,仁宗以为得人,问庞籍,庞籍隐晦地说了一句话,现在他们没有做事,所以大家都说他们好。但担任宰相,便要真正做事了,一做事,就会有人受到伤害,未必有人说他们好了。除非一条,用朝廷的赏赐收买大家,那么大家还能继续说他们好话。然后庞公便没有多讲了。后来果然大家都说韩公与富公的好话。”
不但现在说,往后去还说。
为什么呢
写史册的不是老百姓,而是士大夫,士大夫得到韩琦与富弼好处,能不说好话吗
甚至王巨前世认真翻看这段历史时,搜一下度娘,都是帝国天空,双子星座,名相韩琦富弼。前世是怀疑,这一世是要倒了。这是积一亿六千万,如果积三亿两千万,是不是前古贤相呢
张载缄默了。
“所以韩公有过,富公有过,先帝当然也有过,包括晚年仁宗真正的无为而治同样有过。不要听信外面的言传,这个积欠严格说就是从韩公与富公执政开始的,加上先帝濮仪之争,以及灾害,使积欠加重,导致了这个大窟窿的产生,逼得官家不得不下定决心变法。”
“原来是这样。”
“这便是朝堂所有的背景。”王巨说道,张载是他的授业老师,也是唯一真正的授业老师,按照这时礼制,尊为父也不过,何去何从,王巨交待了,但无权干涉张载选择的。
两人走了出来。
郭氏把玩着一根精美的玉镯子,看到王巨出来,道:“大牛,你说你平生不收礼,妃儿送了因儿一个玉镯子,我当收还是不当收。”
“师娘,你拿我打趣了。普通人我不送礼的,但自家长辈还能不送礼,比如妃儿家,我虽不能回去,但礼物还能不送吗”
“大郎,三牛哥与妞儿姐姐呢。”张贵问。
“他们去了杭州。”
“这么远啊”
“我送你三牛哥去读书了,让妞儿姐姐陪他。”
“还别说,我这个贵儿太笨了,我与你恩师都愁死了。”
“师娘,不愁,还有我呢,以后贵儿长大了,想做富家翁,我来支持。想做官,我努力争取以后能混两个以上的恩荫名额,让一个给贵儿。”
以王巨眼前的趋势,至少以后能做执政的,那么就是朝廷裁减了恩荫名额,也有三个名额了。
忽然王巨哑然失笑。
自己人际关系眼下还算是简单的,而且二叔那边也容易满足,在那边受人尊敬,生活水平提高,二叔与二婶乐得不行了,根本就没有想过向自己讨要恩荫名额,恐怕他们现在都不知道何谓恩荫呢。朱李两家更没有提出过份的要求。
但就是这样,自己承诺出两个名额了,一个是胡谦之子胡全,一个是张载之子张贵。
况且朝堂上那些大佬们,他们关系多复杂啦。
这一裁恩荫名额,能不急吗
s:五更送上,好累,一天码五更真不是人干的活。
第三九八章困惑
“你是朝廷的官员,又得官家信任,就应当替朝廷多做事,以公为主。”张载说道。
但郭氏乐得眉开眼笑。
谁不想自己子女好,有了王巨的承诺,自己儿子等于有了一个强有力的保障。不说别人吧,就是若大的蔡挺,提到王巨时,也赞不绝口,说是未来大宋中流砥柱。
妃儿又替张载倒了一杯茶。
张载说道:“蔡公又加了陕西转运副使。”
“咦,他怎么调回原职”
“你想错了,这是加职,原职不动,恐怕渭州那边太远,长安这边多少有点鞭长莫及,因此让蔡公兼任转运副使,以便于便宜行事。”
王巨想了想,恐怕还不是,总的来说,虽然赵顼开始向集权靠拢,但对边臣多少还有点防范心理的,如果边臣再兼转运副使之职,手中的权利会更大,那就向唐朝的节度使靠拢了。
这个原因还是蔡挺劳苦功高,用之安抚蔡挺。
不过蔡挺确实是一个能臣,军事民政都善长,实际象这样的能臣还真不少,不仅程师孟,薛向,比如王素,去年冬天从秦州调走的马仲甫等等,然而朝廷都没有用好。
后面几个女人在做菜。
张载呷着茶,还有些愁眉不展。
王巨有点哭笑不得,他又说道:“恩师,提到了这个井田制,我又想到了一个人。”
“谁”
“王莽,王莽篡位后,就是仿照周礼制度推行新政的,具体的做法就是改变币制,更改官制,以王田制度为名恢复井田制,将盐铁酒货币与山林川泽收为国有,耕地重新分配,又废除了部曲奴婢制度,推出五均赊贷、六莞政策,平衡物价,刑罚、礼仪与田宅车服也恢复到周礼模式。但结果呢”
能说王莽改革不好吗
如果站在两千年后看,简真太好了。
但放在两汉交替之时,那不是好,而是五雷轰顶,渡灾劫
太超前了,当时根本就没有成功实施的土壤。
比如这个以王田制度为名恢复井田制,成功了,但在什么时候成功的,两千年后
比如这个废部曲与奴婢,什么时候成功了一千年后,到了宋朝才勉强消灭了部曲,只能说勉强,一些落后的蛮人地区仍有部曲,至于奴婢各处都存在,只能说宋朝的奴婢比汉唐的多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