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29(1/2)
房长吏求见。”
李世民重开天策上将府,第一件事就是以心腹房玄龄为长吏,替自己掌管机密大事。这个时候来,一定是有什么要事吧李世民想着,道:“有请房长吏”
房玄龄进来之后,看见李世民在看,不由一愣。孙膑其人,一生坎坷,受到师兄弟庞涓的残害,被处于膑刑和墨刑,成为了一个废人,还要时刻警惕被杀害,为了活命,不得不做出许多有异与常人的事情来。后来,孙膑在齐人帮助下,逃亡齐国,最终,辅助田忌两次击败庞涓,并在马陵之战令庞涓身亡,报了大仇。
房玄龄觉得,秦王看,似乎含义不小啊。但房玄龄只是微微一愣,立刻施礼:“秦王”
“房长吏,你来的正好,我正有事与你相商”李世民显得有些兴奋。
房玄龄笑着坐下,李世民放下了手中的兵书,转而取出了一份密折,他递给了房玄龄,道:“房长吏,这是年初隋军与萧梁国一战的情况,我深受启发啊”
房玄龄微笑不语,秦王能不因是敌人的优秀战例而遗弃,反而将其郑重的藏起来,并还有一番研究,这足以证明秦王格外成熟,只有将敌人研究透了,才能如兵法上所说的知彼知己。
房玄龄拿起折子仔细看着,半柱香后,他皱起了眉头,道:“秦王,你的意思是”
“房长吏,隋军能有玄甲精骑,为何大唐不能有我打算,建立一支重骑兵,名字么,就叫红风营。”李世民显得十分兴奋,在此刻,他已经忘记了尹羽翼的受伤,刘文静的被杀,逝者已逝,伤心还有什么用
“我曾经仔细研究过这一次的战斗,双方的步卒旗鼓相当,谁都没有占据绝对优势,而决定这一战的,是由侯君集率领的玄甲精骑”李世民说道。
“这些重骑兵一旦投入战场,以摧枯拉朽之势,一举击败了雷世猛,从而奠定了夺取江陵城的基础”李世民说道。
房玄龄点点头,南北朝时期,重骑兵还十分流行,隋朝也有一定重骑兵,不过由于轻骑兵的兴起,已经逐渐没落了。突厥能击破柔然,成为大草原上的霸主,就是轻骑兵与重骑兵的对决。而在这场对决中,是轻骑兵取得了胜利。
不是说重骑兵不好,他的冲击力、杀伤力绝对是最强的,但重骑兵的要求很高,战马身上有甲,士兵身上有甲,这就是极大的负担,对战马的要求很高,对全身负甲的士兵要求也高。无论是战马还是士兵,必须要有足够的体力,才能负担起这一身的铠甲,这还不包括兵器、辎重等物。
一旦体力消耗殆尽的重骑兵就如一个婴儿一样,只能任人宰杀,所以,随着时代的进步,重骑兵逐渐退出了舞台,当然,此时的房玄龄并不知道,在后世的两宋时代,金国人短暂的使用过重骑兵,却遭到了无情的屠杀。
熟读史书的房玄龄沉默片刻,道:“秦王,重骑兵虽然厉害,却只能作为一支骑兵,而且建造一支重骑兵,需要的费用太高,卑职建议,只要有五百左右的重骑兵即可。”
李世民沉吟片刻,终于点点头,道:“房长吏说的不错,此事就交给你去办,我会向永康王写一封书信,请他送我一些优良战马”
房玄龄抚须,道:“秦王,此事重大,还须禀告陛下”
李世民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哈哈一笑,道:“正当如此”
第481章何去何从
皇宫,御书房。
李渊显得有些忧心忡忡。并州取得大胜,自然是好事,可是,秦王的不满李渊也瞧在了心中。哼哼,大唐万岁,秦王千岁,那么作为大唐的主宰又将置于何地
如果说,那些百姓不懂这些道理,那么军队呢“大唐威武,秦王威武”吃着他李渊供给的俸禄,喊着的却是秦王的口号,这和叛徒有什么分别
李渊虽然是李世民的爹,但心中,必然是不满的,而且他还考虑到了一点,那就是太子的地位。太子李建成办事牢靠,已经成为大唐不可少的中流砥柱,正是他励精图治,大唐在关中,才能有万顷金黄的麦浪,如今秋收在即,太子功不可没啊。
有时候,李渊觉得很幸运,太子办事沉稳,擅长政事,而且心胸宽广,正是诸君的最好选择人,而次子李世民打仗勇猛,常常与士兵一起,甚有吴起风范。两个最大的儿子,一文一武,正是自己的左膀右臂,如果能齐心,大唐必定问鼎天下。可是,李渊至今有些不明白,自从入主了长安之后,这两兄弟似乎有些不合了啊。
李渊是矛盾的,他既希望秦王李世民能多立军功,可是又害怕由于军功太大,会威胁太子乃至于自己的地位,该如何是好呢李渊想着,本来与太子已经商量好了事情,但他觉得,需要改一改了。
“宣太子议事”李渊想了又想,终于说道。
“喏”宦官王欣俊说道。
太子正在东宫翻阅折子,听到宦官王欣俊的口谕,急忙带着几名小宦官赶去皇宫,进了书房,李建成恭敬施礼:“儿臣见过父皇”
李渊微微一笑,对于儿子很是满意,他咳嗽一声,道:“建成,平身。”顿了一顿,道:“建成,爹叫你来,是想讨论出兵的事情。”
李建成一愣,前几日不是已经谈妥了吗由秦王挂帅,夺回失地,怎么还要商量
李渊似乎看穿了儿子的心事,不由笑道:“建成,秦王出兵并州有大半年,一路艰辛,爹打算让他在长安休息一些日子,如果要另选人手,你认为何人才是最佳”
李建成眼角忍不住跳了一下,对于父亲,他了解的太多,如果说父亲早就有体恤秦王的意思,当初就不会同意继续让秦王领兵,如今的变化,只能证明一点,那就是父皇是临死改变了心意。
父皇为什么会改变心思李建成略略一猜,就想到了其中的关键。一定是秦王回来的时候,那些口号让父皇心生惧意,在权利面前,很多亲情都是浮云。
其实在内心里,李建成也有些恐惧,任何人兵权过大,对于他这个大唐诸君来说,不是好事一件,功高震主的事情屡见不鲜,而拥兵自重的事情更是常见,作为大唐的高层,李建成自然有这种觉悟。
只不过,李建成也明白,这种事情他不可能提起,不然父亲就会怀疑他有所用心,但如今,既然父皇自己提出,那就最好不过了。李建成想了一想,道:“父皇,如今四处征伐,秦王虽然有经验,但毕竟只有一人,那里忙得过来。依儿臣之见,不如让齐王和楚王领兵。虽然他们经验不足,但殷开山、刘弘基、段志玄等人都是久经沙场之人,若有他们辅佐,必然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李渊也是如此想的,他不由点点头,道:“齐王年长一些,楚王还是太小了,而且,我有些担心,嗯,不如就让齐王领兵,刘弘基、殷开山等人协助隋军如今抽不开身,应该能有所作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