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九州牧云录 > 分节阅读 29

分节阅读 29(2/2)

目录

“牧云贤弟多日不见,原来在此经营。只不知今日可有暇随愚兄一行”

见他近前行礼问话,本来盘坐于地的张牧云也赶紧弹身站起,还礼说道:

“大哥许久不见。小弟又能有甚要紧事不知今个又是哪个无知之辈惹着大哥”

“哈,让贤弟见笑却是城南沈家庄那沈龙、沈虎两兄弟无理。你也知道,我周某薄有家产,在那沈家庄不远处的幕阜山中有一处祖产丹崖峰,峰上林木甚是丰茂。近日大哥手气不佳,不意输掉一些现银,又新结识一位红颜知己,甚是投缘,不免手头略略乏钱。我便着人在丹崖峰上砍伐,想伐些木材换些零花。谁知那沈氏兄弟狼子野心,早有霸占丹崖山之意;等我请得的小工上山伐树,他们竟命恶奴将他们打伤。所谓打狗还须看主人,这俩恶贼欺我太甚。我正欲带人与之搏命不知贤弟能否助我一臂之力”

“哇呀呀”

一听周亮如此说,张牧云当即暴跳如雷,焦躁叫道:

“沈氏兄弟果然欺人太甚不仅意图霸占大哥家产,还动手打人,这口气绝忍不下大哥放心,此事包在小弟身上”

“好兄弟”

见牧云嫉恶如仇,身为罗州一霸的周亮十分感动,道:

“那咱哥俩这回价钱还是照旧出工费五百文,打赢了赏银加二成”

“这个”

方才义薄云天的少年一时迟疑。

“大哥还是加点吧。你看我这儿又有亲眷来投,食口增添,还要穿衣。眼见着中秋将至,很快便是立冬,之后购买年货,差不多又到开春”

“咳咳贤弟不用多言赏银加到四成,这下总成了吧”

“大哥果然爽快人”

“”二人这一番对答,只听得月婵、冰飖目瞪口呆

于是,得了张牧云这员大将相助,周亮这伙人气焰更加嚣张,横冲直撞,吵吵嚷嚷直往南城而去。

且不提临走时张牧云如何嘱咐月婵冰飖在城中看摊,再说之后周亮这伙人,等到张牧云加入,便吆五喝六地赶出了南城门,顺着一条沿河的大路直往西南而下。过了几个岔口,又惊飞两三群宿在野地里的大雁,不到半个时辰的功夫便赶到出事的丹崖峰附近。

虽然张牧云的足迹几乎踏遍了罗州乡土,但这罗州周家的祖产丹崖峰他却还从未来过。当快到丹崖峰时,夹在一伙人中的张牧云便将这争斗根由的丹崖峰细细打量。

此时日头渐渐偏西,已略成夕阳,本来白晃晃的日光这时也捎些彤红的颜色。幕阜山中的丹崖峰沐浴在明快微红的日光中,静静立在罗州南部的旷野上。如果说山丘春夏以花为胜,冬日以雪为妆,秋天则是以叶称美。白云青天下,秋季的丹崖峰插天而起,山林郁郁;杏叶鲜黄,枫叶赤丹,松柏深青,竹枝浅翠,在阳光中间杂如绣,熠熠发光。林叶织成的锦缎绸匹中,偶尔又有几片山岩裸露,如丹崖之名,其岩色轻若三春的桃花,远望宛若一片片粉红色的花瓣被风儿吹散,零落在纹理富丽鲜明的巨幅绢锦上

也许正如张牧云常常自嘲的那样,他这个罗州乡下的无赖子恐怕真有些只有文人雅士才有的诗情画意。如果不是这样,他又怎么会在一场刀光剑影的大战前,不合时宜地将马上就要打斗其中的山场看得如此的如诗如画。

于是,就在这年中秋前的某一天,十四岁的罗州少年张牧云在夕阳中紧攥着一根哨棍,夹于一群呼呼喝喝、恶形恶相的家奴壮丁中,出神地看着绚烂流丽的丹崖山景,还发着与年龄不符的感叹。

而此时他还不知,就在这剩下时间不多的一天里,还会发生许许多多的事。

第三卷忽闻异宝在仙山第十章为利称豪,小试拳锋铩羽

“小的们,给我听清了”

小霸王周亮近来,也就跟张牧云说话文雅些,对他手下家丁还是一贯的大呼小叫。到了丹崖山外,让众人略略休息,便听周亮怪叫道:

“待会见到那些直娘贼,甭客气,给老子往死里揍等得胜回去,我在天香楼给大伙儿摆八八大席”

“好”

“谢谢大爷”

众家丁轰然应诺,再见得主人一挥手中大棒,便个个争先恐后往那山中杀去。这时张牧云跟在周亮身边,就如主将身旁护卫的佐使,也跟着吆五喝六地直往前冲。

这类市井乡间的火拼,虽然上不得台面,却也并不简单。拼斗双方,各个勾心斗角,虽然很可能没读过什么兵书,但相比那些大军争锋,论机谋倒也一点不差。这不,虽然沈氏兄弟这几天派人滋扰,让周亮找来的伐木工无从下斧,但今日那些工人伙计也得了东家吩咐,不管沈家庄庄客如何挑衅,也一定得忍气吞声,拖得援兵来到。而且周亮料定,那些沈家庄的庄客一定得了主人吩咐,务必不让周家伐得木材去,必定整天厮守;这时到了下午,日头偏西,估计他们也是人马倦怠,正好下手周亮虽然一副纨绔子弟恶霸样子,其实绝不简单;偌大罗州城也颇有些狠人,他能有今日“小霸王”之名,并不简单。

闲言少叙;再说周亮领人冲入林中,正见约有十几个黑衣家丁正在跟周府工人蛮缠。一见之下周亮勃然大怒,暴叫一声:

“好直娘贼,敢来周家地界滋事;小的们,给我个个打死”

周亮口里放着狠话,一挥手中大棒,众家丁立时齐声呐喊朝沈家庄客恶狠狠扑去。

突见周府来了人手,那沈家庄丁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这回周亮所料不差,沈氏兄弟派来的这些人开始还蛮有兴味,跟伐木小工蛮缠,各种恐吓话儿层出不穷;但等到下午时分,见这些周府的工人依然死赖着不走,偶尔被他们驱散开,却只在这伐木林场四周游走;一等他们要回去,便马上又回来,就如苍蝇时散时聚,十分无赖。这等情形下,这些沈家庄客最后也疲了,不仅早上来的人马走了七八成,这时留下的,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