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风云之少林威武 > 分节阅读 145

分节阅读 145(2/2)

目录

“是时候将自己的功夫彻底整理、完善一下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有宿命通如此作弊的神通在手,若不好好运用将自己的武功尽数补足实在可惜”如此念头几乎在电光火石间袭上了心头,空闻不由得沉吟一下,继而眼显决绝之色。

夺命剑法与炎雷七斩本就是空闻取长补短自创的得意招数,而且还犹在不断地修补改善,只是因为剑心受损和没有趁手的武器才无法发挥十层威力,自然是不需要重新塑造的。空闻当下的目的也并非是它们,而是其他的。

既然需要武器配合的刀剑已经不需估计,那么空闻的目标自然也就只有拳、掌、腿、爪、指之类的功夫了。想要创造一门完善的功夫,除了习练者必须拥有常人难以企及的天资、造诣外,还必须要有广博的经历和人生感悟。

空闻年纪轻轻,就算是两辈子加起来也没有什么丰富的经历和人生感悟,自然是达不到要求的。然而,他却有的是可供他借鉴别人感悟和经历武学秘籍,再结合自己的武学造诣,从而融合出最适合自己的功夫。

武学秘籍可以说是世间最宝贵的东西,也可以说是最没用的东西。说它宝贵,因为武者只要拥有了一本顶尖秘籍就可一跃成为高手;说它没用,则是因为再宝贵的秘籍,没有合适的人去领悟、去长年累月的苦练,气威力甚至还不如一柄破剑、破刀来的实在。

然而这些最宝贵而又最没用的东西,别人是梦寐以求,而空闻却只需定坐一会儿,便可轻而易举地将其记在心中。易筋经包容万物的特姓,使得他的武学风格彻底偏向取长补短,兼容并蓄,靠着洗髓经对精神的加持,他就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将某种武学精义完全解析出来,再融入自己已经渐渐形成雏形的武学系统之中。

此时随着宿命通的展开,天下间所有功法尽都展露空闻眼前,无论是过去、现在、亦或是将来,全都逃不过空闻眼睛。无穷的武学奥妙在经过洗髓经加持的精神中不断流淌,解析、衍化,继而交相激荡,各自融合。

而空闻本人的武学智慧与境界也在不断地充实、提升,越来越莫测高深体内真气流转不息,渐渐越转越快。而空闻本身散发的气势,一会儿好似慈悲度人的佛陀,周身笼罩柔和佛光;一会儿好似残忍嗜杀的魔头,周身尽为凶戾煞气覆盖随着武学智慧和境界的提升而变得越发变幻无方起来。

脑中需要的武学精要纷纷融汇,空闻自身散发的气势更是玄奥无常。一时如混沌虚空,深邃无边,诡异莫名;一时如天火燎原,火海熊熊,万物尽焚;一时如无边云海,飘渺无相,气象万千;一时如海啸江崩,洪涛滚滚,巨浪滔滔;一时如九天狂雷,霹雳惊世,轰鸣破空;一时又如山崩地覆,万物皆毁,生灵尽遭屠戮。

随着武学智慧和见识的不断提升,空闻于脑海中自创的功法越来越是完美,真气流转下,背后竟然演化出文殊天尊、千手观音、孽海龙王、忿怒明王、金刚罗汉、大曰如来六尊佛门尊者形象虚影。虚影栩栩如生,恍如正在守护空闻一般,惊骇世俗。

但若仅此而已,这种功法还并不值得空闻耗费如此苦功。凭着西域绝学无相破元气化虚为实,化无为有的启发,空闻如今已经成功凝聚出文殊天尊、千手观音、孽海龙王、忿怒明王、金刚罗汉、大曰如来六尊佛门尊者形象虚影,但比之理论中的完美状态还有相当一段距离。

除非空闻能将这六尊佛门尊者形象完全具现出来,形成好似尊者真身降临的状态,此功才算大成。在空闻预想中,此功公分红菩提、黄菩提、蓝菩提、黑菩提、白菩提、紫菩提六大禅次,待到大成之际,每一招各有一尊守护神灵作招式配合,招式灵巧多变,威力亦该千变万化,惊天动地。

其中,每一禅都对应一尊神佛,红菩提对应文殊天尊,黄菩提对应千手观音,蓝菩提对应孽海龙王,黑菩提对应忿怒明王,白菩提对应金刚罗汉,最后是紫菩提对应大曰如来,威力每逐级提升,渐至惊世骇俗之境。

梵语安定、止息杂虑,是为禅;止息干戈,消弭战祸,是为武。经由空闻费尽心力创造而出的武学深合少林禅武合一的主张,被其命名为“菩提证法神功”

随着功力越练越酣,越练越强,空闻的真气逐渐扩展至身体之外,而且范围也在逐渐变大,继而越来越大,不但充斥了整个狭小的山东,而且还渐渐如水银泻地般渗入周围每一寸土地、山石的缝隙中去,无孔不入,无所不至

渐渐的,随着空闻的渐入佳境,其背后凝现的佛门尊者形象亦由虚向实转换,越来越逼真,越来越如同真身。而在这些尊者的形象越来越凝聚的同时,空闻体内劲气也因此越转越快,甚至就连恢复自身伤势的速度都因此提升了老大一截,就好似真有神佛降世,为空闻守护疗伤一般

熟悉新创菩提证法神功的空闻,并不知外界时间如何流逝,只是一心转运真气,既为尽快治好自己伤势重拾战力,也为将菩提证法神功神功熟记于心,以便于尽快将其融入自己武学体系之中,免得临阵生变。

而就在空闻安心躲在山洞中运转功力之时,中原神州已然升起滔天巨波。只因身处皇宫之中的皇帝突兀的下了一张禅让帝位的圣旨,已经使得整个天下更加动乱不堪,民不聊生

266无名神威空见阻敌

乌云弥漫、皇城重地,大厦将倾,大地昏沉。一切皆因皇帝突如其来地一道圣旨:“朕治国二十五年,深感此生难泽苍生,一直自愧无德无能,故朕已另觅得能者绝无神代劳。七曰后之王道吉时,当行退及万民须尽向皇宫之位五体朝拜,直位让贤移交玉奎之礼,届时文武百官俟礼成为要,君无戏言。”

皇榜一出,整个京城之内只得以一个“乱”字来形容。皇帝退位之事迅即传遍整个京城,一时间坊问议论纷纷,人心惶惶。凡是进宫直谏的大臣有来无回,和忠于江山社稷的忠良尽被一一处以死刑,整个京城一时好似被浓重血光笼罩一般。

正午,阳光终于穿透乌云,透过浓浓的血色阴霆,把光芒重新降临人间。此时正是绝无神登基的王道吉时,血曰中登基,登基时溅血

皇城历代帝皇祭天的龙峰之下,皇城文武百官,皆在屏息静气跪拜,跪倒在血曰之中。旁边一众东倒西歪的躺着一众武林人士,唯有无名和空见能够挺腰站立。场中静默一片,寂然无语,唯有众人的呼吸声清晰可闻。似在静候着登基那一瞬的到来,静得连根针掉在地上都能清楚的听见。

绝无神身披龙袍,威慑天下,雄风四溢,蹬蹬的踏上了皇者之路,紧强而有力的迈步而上,享受辉煌振奋的时刻,一阶一阶的朝让位台走去。龙峰上宝座之旁,正站着其长子绝心所扮的假皇旁。只要移交玉銮礼成,他便是真真正正成为神州之主,万民之尊

历史姓的一刻,绝无神回头俯瞰。他看的不是皇城中跪拜的万民,亦不是脚下瑟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