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草清 > 分节阅读 722

分节阅读 722(2/2)

目录

如果英华不北伐英雄所见略同,噶尔丹策零用膝盖想都能明白。准噶尔现在就将面临灭顶之灾,当然更得备战了。

“西域西域”

居延堡的呼声绵延不绝,宣告了又一场大战的开幕。

官兵们热血沸腾时,居延堡里召开的前线总帅部会议上,将领们也争得面红耳赤。

争谁统帅西征大军,争哪些部队参与西征,每一项决定都会关联无上的荣耀和如山的利益,即便是再好的交情。人人都不留情面。吴崖以西域大都护之职统帅此战已是共识,但在他之下还要分若干路都督,不管是将领人压是军师配属。都得争上一番。

等众人吵得累了,李肆才道:“此战虽是灭国,也重在练兵,不仅是练武人,也是练本国兵事,因此”

扫视气喘如牛的将领们,李肆微微笑道:“此战,人人有份。”

众人呆住,人人有份这是怎么个打法

总帅部军务总长范晋也到了,重批戎装。授衔为上将,封车骑将军,他举手示意,参谋哗啦展开一张硕大地图。地图上,两条粗线贯穿西域,再分出若干条细线。最后汇聚在中亚。

范晋沉声道:“修路建堡,步步为营,轮番上阵,逼压准噶尔的活动空间,逼噶尔丹策零与我大军会战”

这是堂堂正正之姿,要以绝对优势的兵力、物力和财力压垮敌人,当然,这也是成本最高昂的选择。

张汉皖皱眉道:“这意味着每年至少要增两三千万的预算,西洋还在打,钱从哪里来”

范晋用教鞭点点这张西域地图的东北方:“当然是从这里来”

众将默然,哪里满清呗。满清有赔款,还得让海关,即便没有两千万,千万总是有的,有了这一半,另一半就好找了。想想满清出钱,准噶尔挨刀子,大家都觉得有一种畅快得要内伤的笑意,当着皇帝的面不敢太放肆,只好面无表情了。

吴崖皱眉道:“满清虽俯首,可隐患还不少,岳钟琪那股人马收缩到了潼关,还不知要如何料理”

范晋道:“那是陈相的事了,魔头你就安心统领西域战事吧,西域大都护府也会迁到沙洲,未来再向西移。”

陈相就是陈万策,尽管现在政事堂只有一位宰相,但大家依旧习惯地称相,比如计司使就被称为计相,枢密院知政被称为枢相。陈万策的都御史只是个兼职,他已被委任为“南北事务署总办”,这个隶属中廷的编外部门,将统筹复华夏故土的军政事务,岳钟琪的事已归陈万策管。

想到灭准噶尔后,就将迎来复土之战,众将心中烧得滋滋作响。

吴崖再道:“三十二条亮明了满清的尾巴,岳钟琪还当自己是个汉人的话,怎么也不该再执迷不悟了吧。”

潼关,宁远大将军行辕,岳钟琪的书案上堆满了报纸。

已年过五旬的岳钟琪原本一直不显老,此刻却佝偻着身躯,埋在椅子里,双手掩面,不知是在为大清,还是在为自己而哀。

其实在十年前,湖广之败后,他就对大清失了幻想,但总觉得自己跟大清还有大义相连,一直以忠义激励自己,在西安咬牙坚持,西安败了,收拾残兵在商同二州坚持。恂亲王交代行刺之事时,他也全力执行,没有一丝懈怠。

可西安行刺案败落后,圣道皇帝借机发挥,大清朝廷竟然被这一股风就吹塌了,淳太妃走上前台,成了慈淳太后,乾隆被废,恂亲王被缚送英华。

这都还不足以让岳钟琪崩溃,即便三十二条里所列的桩桩耻辱,以及慈淳太后要以栋梁稳国。继续苟延残喘,他都觉得这是无奈之举。

可三十二条里,他岳钟琪成了罪人,尽管这也是无奈的代价。可落到自己身上,没一丝愤懑之心,那他岳钟琪就不是人了。

岳钟琪明白,朝堂放出这风声,也是在给他机会,逼他自己了断,不管是投向英华。还是潜藏下来,乃至自杀尽忠,反正不敢强逼着他作什么选择。毕竟他手里还握着几万兵,带了多年,自然更听他的话。逼得他鼓捣出什么乱子,坏了南北和局,这绝不是朝堂所愿。

已升为军机大臣的讷亲之前还跟自己商量行刺事,现在则缩在几百里外。坐等自己做出选择,就是怕自己怒而自立,拿他祭了旗。

但自己到底该怎么选择呢背着大清的忠义一辈子。到了最后关头,却是大清逼自己丢掉这忠义

岳钟琪又朝书案另一侧的腰刀和短铳瞄去,不过是一死而已这本是他的选择,但他犹豫过多次,却始终没下定决心。人死留名,他这一死,到底留的是什么名伯夷叔齐大清还在啊,而且绝不会给自己牌匾。

至于投南蛮

正沉吟时,一人开口,岳钟琪才发觉有人进屋。

“爹五叔来了”

是儿子岳靖忠。十年前被英华所捕,乾隆即位,南北签署和平协定后,被放了回来,人没事,心却变了。一直要岳钟琪南投,岳钟琪没理会,但也舍不得责罚儿子,就一直带在身边。

此时细想,或许西安行刺案,还是自己这儿子向南蛮透的风,可岳钟琪却兴不起追责之心,只怪自己行事不密。

“要我跟那小儿称兄道弟么请他回去吧”

岳靖忠口里的五叔正是岳超龙的儿子岳胜麟,亲自来潼关见他,自然是要说降。这十年来,岳钟琪跟岳超龙一直是当面对敌,逼压商同两州的胜捷军都统制正是岳超龙。

岳靖忠噗通一声跪下了:“爹,就算不为您自己着想,跟着您这几万儿郎,也总得给他们一个去处吧”

岳钟琪冷哼道:“正因此事,我才绝不南投跟着我的儿郎都跟南蛮有生死之仇,南蛮抓了他们,必要投到南洋为奴,与其如此,不如一死”

似乎也是在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