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89(2/2)
“康熙死与不死,都已无关系了,现在北京城已经我的手中,这天下便已在我手中。”赵强既不否认,也不承认,只是饶有兴趣的看着这学士。
那学士听后点了点头,康熙到底死没死是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让世人相信他已经死了。当下微微一笑,又道:“将军,恕我直言,若是将军以为京师在手,便可高忱无忧,那可就是大错特错了,切不知此离杀身之祸已不远矣。”
听这学士这般说,赵强哈哈一笑:“我有铁骑在手,又有京师依托,何来杀身之祸你莫不成以为这满城内的数十万旗人还能翻了天不成”他有点怀疑这个从五品的小官是在恫吓自己,抬高自己了,康熙出关抽光了北京的驻军,放眼京城内外,谁能杀自己
那学士也哈哈一笑,面色陡的一凝,沉声道:“将军难道以为京畿之内当真没有兵马吗”
见他这样,赵强心中一惊,脱口问道:“你指的是”
“八旗虽已出关,但绿营尚在”那学士吐了口气,直道:“仅这京畿之内,便有绿营兵一万余人,直隶境内也有两万兵马,这些绿营分驻各地,暂时对将军形不成威胁。可一旦京师失陷消息传出,这些绿营兵可就要来勤王了,那时不光京畿、直隶、邻近诸省也会发兵来攻将军,诸多兵马会于一处,恐怕以将军这点人马难以抵御吧。到时在下请问将军,你是要将这到手的北京城吐出来带着你的军队逃回关外去,还是留在这城里等着被各地的勤王之师困死呢”
绿营赵强一凛,却是故作不在意的挥手道:“我军皆为骑兵,来去自如,区区绿营兵拿什么来挡我铁骑”
“如果将军真这么想,那恕在下明言,恐怕将军到时就想撤回关外去,也没有可能了”
“你这话怎讲”
“世人皆爱钱财,这京城遍地财富,将军要是能守住还好说,士兵们有所依托,军心不会乱。但若将军选择逃离京城,这些金银珠宝必定要一起带走的,如此一来,人人为私,士无斗志,怕用不了多久,将军这所谓的铁骑就不战自溃了。前朝李闯大军得了北京城后的下场,将军恐怕不会不知道吧前车之鉴,后车之师,将军以为呢”
“咝”
这学士的话让赵强一惊,猛吸一口凉气一屁股从椅子上跳了起来,千算万算,却是忘了李自成的教训。如果自己选择焚了北京,尽掳金银财宝,强拉青壮出关,那些绿营兵定会紧咬自己不放,康熙那边得了讯息也会抽军回援,山海关这条路肯定不能再走,唯一能出关的路只能是走张家口经漠南蒙古回到宁古塔。如果是轻骑疾行,倒也不怕他清军前堵后追,但要真的是带了一大笔金银珠宝出关,士兵们人人成了暴发户,还会不会跟先前一样随自己拼命呢这官员说得不错,带往京城的这万余将士人人匪气深重,烧杀抢固然让他们不怕死,但也让他们贼性深重,如此一支军队带了这么一大笔财富,这军心恐怕真的就像个火药桶一样了。光脚时天不怕地不怕,可这要是穿了鞋,可就没那么光棍了。倘若不走,留在这北京城内,面对各地源源不断的勤王之师和关外的清军主力回援,自己又拿什么来守这北京城,这又能守多长时间守不下去时谁来救自己
不妙,不妙赵强越想越惊,瞥眼却见这学士却胸有成竹,一脸自信的看着自己,顿时会悟过来,瞪了他足有十几秒,突然抱拳对着这学士便是一拜:“愿闻先生高见倘若先生能教本帅破解之法,本帅必重谢阁下”
说了这么多,那学士终于等到自己想要的了,只见他嘴角浮过一丝笑容,急忙还施一礼,尔后缓缓道:“我有一策献与将军,将军若是用了,不仅这北京城是将军的,这大清国也将会是将军的”
“先生请说”赵强是迫不及待的想听。
那学士盯着赵强,嘴里缓缓吐出几字:“挟天子以令诸侯”
第八十七章血色京城八
“挟天子以令诸侯”
那学士的话让赵强足足愣了有半分钟,眼神之中满是疑惑和不解:哪来的天子可让我挟持
那学士料到赵强会有如此神情,不紧不慢的又道:“天子就在将军手中”扭头看向午门内,淡淡说道:“胤礽为东宫太子,国之储君,今皇上已崩,太子理应登基为帝”
“立胤礽为新帝”
赵强吃了一惊,下意识的断然否定,怒道:“本帅以推翻满清为己任,好不容易打破北京,将他爱新觉罗家一锅端,正恨杀不光,又怎能再立个鞑子为帝况京师已破,天下必大乱,正是本帅澄清宇内,复我汉家江山之时,这他娘的再搞个鞑子皇帝来,本帅又何必将脑袋系在裤腰上造他爱新觉罗家的反呢你这混蛋,出的什么狗屁主意”
越想越气,等了半天却听到这个馊主意,若不是见这学士刚才杀满官时毫不留情,赵强直以为这家伙是来“卧底”来了,要借自己手替他康熙稳住这即将天下大乱的江山。再说胤礽这个狗崽子他也配当皇帝一个怂蛋,怕死鬼,比他老子差多了
那学士却没有被赵强吓到,而是平静的说道:“将军请容我为将军剖明厉害,再说这可与不可也不迟”
“哼”
赵强冷冷看他一眼,强忍住要扇他一耳光的冲动:“说”
“立太子胤礽为新君,于将军有两大利”
那学士深吸一气,知道成败就全在此间,生死也全在自己的嘴中,容不得一丝马虎,当下小心翼翼的续道:“这第一利便是能让将军渡过眼前之危。一旦太子登基,将军即以太后与新君名义诏告天下,明示臣民先帝已死,关外清军为叛军,如此,大义名份便在将军手中”
赵强听这学士将“先帝”二字说得很重,也是心中一动,暗道若真是将胤礽立为新君,守他山海关一两月,康熙是死是活的真相便无人得知。有了这一两个月时间,自己的确是可以在北京城中大有作为一番,说不得还真不需要再逃回关外去。在情势未明的情况下,各地清军必不敢轻举妄动,否则他们就是“造反”而不是勤王大义在手,朝廷在手,皇帝在手,自己哪里还是什么贼军,不就是堂堂正正的“王师”嘛
嘿嘿,要是康熙知道自己被儿子宣布为“先帝”,带往关外的大军被宣布成了“叛军”,想必会气疯过去。想到这里,赵强方才因为愤怒而紧繃的脸已是不自觉的松下,嘴角边也是清晰的露出了一丝笑容。
那学士见赵强心动,露出思索之色,心中暗喜,又进一步道:“这第二利便是新君登基后,将军即遣得力干将携圣旨分赴京畿、直隶各地,夺绿营兵权于手,罢地方督抚,利用情势未明,先手下为强,借着新君的名义拿下京畿、直隶诸省,如此,将军就不必怕这马上就会压境的勤王之师了有了喘息之机,大事就可为”
“这说得容易,万一那些督抚们拒不奉旨怎么办”赵强有些担心的问了一句,新皇帝一登基就派人去夺地方大员们的军权,未免有些操之心切,很容易被人看出破绽来了。
那学士却毫不担心,微微一笑道:“将军不需担心,圣旨一到,督抚们必阖首听命,唯一可虑的则是那些绿营将领们,最好的办法就是将他们尽数召到北京来,趁他们还不知情的情况下尽数杀了,尔后再接管他们的兵马,那时大事必可定。”顿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