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恶奴 > 分节阅读 204

分节阅读 204(2/2)

目录

赏了“马骨”后,赵强又问其他人。

屈材的举动已经让这些个读书人心下盘算开了,现见他不仅受了夸赞,还得了赏赐,再不识趣,可不真是书呆子了。

当下有几个人说道:“小的熟读圣贤之书,精通天文地理,三百年前三百年后都可推演出来,小的愿为大帅一卜凶吉”

“小人是康熙十二年江南贡试的举子,胸中笔墨甚多,下笔如有神助,大帅若是需要讨鞑檄文,小的一定可以胜任”

“小人马上能带兵,马下能治民,不知大帅治下可需治理的,小的不才,毛遂自荐,愿为大帅分忧”

这一帮人说什么的都有,听起来神通广大,无所不能得很,但听在赵强耳里却是十分别扭,细细一琢磨,便明白这些人的真实用意是什么了。看来他们都是在观望,嘴里说愿为我办事,但所说的才能却是吹上了天,细一较,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他们啊,这是在糊弄我呢。哼哼,倒要看看你们这些个读书人能耍出什么诡计来,等到了雅克思,有你们好看赵强暗骂一声,不露声色的不住点头,脸上满是笑容,似乎对一帮读书人的话十分满意,极显自己粗鄙之处。他这一做作,那几个家伙顿时在心中乐开了花,均在想狗屁大帅,不过是一介武夫而已,拍几句马屁就飘飘然了,这等人物能成得了什么大事。待看守不牢时,爷定飞奔回去向官府报信,让官军荡平你们这些反贼到时朝廷必能赫了我回关,说不定还能赏我个顶戴呢

“好,既然你们都愿替本帅办事,本帅也定不会亏待你们。你们且都下去,本帅这会心里很高兴,难得诸位如此深明大义,愿助本帅一臂之力,本帅别的不敢保证,保你们衣食无忧、荣华富贵却是小事一桩”

赵强懒得再和这帮口是心非的读书人再扯淡下去,当下就要护卫们带他们下去。等到了雅克思,把他们全交给魏季,能干什么就干什么,不愿干的就当苦力去,若是连苦力都干不了,一刀杀了干净。狗屁的读书人,给他们脸子倒他娘的当老子是棒槌了赵强恨恨的骂了一句,看着这些人点头哈腰的往帐外走去。正恨着时,却见走在最后的四个年轻人突然停下脚下,不约而同的掉转身子看着他。

“你们这是”赵强不知道这四人想干什么,疑惑的望着他们。其他人也都跟着停了下来,不解的望着这四人。

为首的那个读书人很是年轻,大概二十多岁的样子,他看了一眼身后同伴,壮着胆子道:“学生斗胆问一句,大帅当真要挥师入关,复我汉家江山吗”

“当然,本帅从不诳人,挥师入关杀尽鞑子是本帅毕生之心愿,诸位从我关宁之军号便能知本帅之意。”

四人听了赵强话,站在那里看着赵强足有半分种,突然跪了下来拜道:“大帅在上,容学生等一拜”

见他们这样,赵强也是吃了一惊,忙道:“你们这是做什么”伸手便要去扶他们,但几人却是不肯起来。

方才那年轻人眼含热泪道:“不瞒大帅,学生等是江南大儒顾炎武先生之徒,因犯了文字狱,被鞑子给抓到京师,若不是大帅花钱买下我等,我等现在必为旗人之奴大帅对我等有再造之恩,受我等一拜是应该的”

身后另一年轻人也道:“我等本已无生趣,被大帅买下也是随遇而安,不想大帅却是反清义士,今日一战我等见了欣喜不胜言表即不为我等,就为我千万同胞,大帅也当受得我等一拜”

“大帅部下灭那鞑子镶黄旗不费吹灰之力,学生等虽不知兵,但见了也知大军部下必是强军一支有此虎狼之师,我千万汉人有救也”

几人说完便再次拜了下去,神情极是诚恳,与屈材和另外的读书人比起来,简直一个是天,一个是地。

“等等,等等”赵强此时却是心中惊讶无比,一把扶起那为首的年轻人,急着问道:“你们说的顾炎武,可是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

“正是”年轻人肯定的一点大头,却是迟疑一下问赵强:“不知大帅从何听到恩师此言的此八字真言除了恩师外,只有我等弟子才知,大帅是从何处听来的”

“呵呵,你们不必管本帅是从何处听到这八字的,既然你们是顾炎武先生的学生,那么本帅是不是可以认为,你们一定会替本帅分忧,愿与本帅一同与清廷死战到底呢”

“愿为大帅效犬马之劳”

“我等文弱书生,上不了阵,杀不了敌,但却有一颗赤诚之心,只要大帅不嫌弃,学生等便永随大帅左右”

“哈哈哈哈好啊”

赵强高兴得有些手舞足蹈起来,就冲着顾炎武三字,他相信他的这些学生一定都是真心愿意自己效命的

天下大儒,昆山顾炎武

天下兴亡,匹无有责

第十一章义不容辞

“我虽妇人,身受国恩,与国俱亡,义也。汝无为异国臣子,无负世世国恩,无忘先祖遗训,则吾可以瞑于地下。”顾炎母王氏临终之言。

若说赵强对明清之际的哪个文人最为敬重,答案只有一个,便是昆山顾炎武,不仅仅是因为他的那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而是因为他的人,他的一生

甲申之变后,顾炎武闻讯后作大行哀诗,对于崇祯帝之死深表哀痛。清兵入关后,凤阳总督马士英等在南京迎立福王朱由崧,建立第一个南明政权。顾炎武受昆山县令杨永言的推荐,被福王政权授予兵部司务的职务。清兵攻陷南京后,顾炎武与归庄、吴其沆等在苏州、昆山参加了可歌可泣的抗清斗争。昆山城陷,死难者四万余人,顾炎武的生母何氏被清兵砍去右臂,两个弟弟遭杀害,好友吴其沆也被捕蒙难。顾炎武奉嗣母王氏避兵于常熟,王氏闻城陷,绝食十五天死节,临终时给顾炎武留下遗言:“我虽妇人,身受国恩,与国俱亡,义也。汝无为异国臣子,无负世世国恩,无忘先祖遗训,则吾可以瞑于地下。”

明朝灭亡,八旗铁蹄南下,亡国之痛,败家之仇,使顾炎武的思想不能不产生强烈的震动。顾炎武认为,明朝灭亡,一是亡于学术,而是亡于道德沦丧。亡于学术,是指宋明理学“空谈心性”的学风造成了“经生之寡术”,道德沦丧是指“士大夫之无耻”,投降异族,反颜仕仇。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