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93(1/2)
,另外让太仆寺挑三百匹战马给他们。”
三百对三百赵强一听大失所望,原以为康熙会大大方方的当回冤大头,白提供自己一批反清军火,哪里知道就给了三百杆火铳、三百匹战马,这与赵强估计的数字差了一倍多。不过有总比没有好,反正是白拿的,待出了关一股脑带回去就是。芝麻再小也是能放进嘴里品味一下的嘛。
赵强正想着如何把这三百杆火铳和三百匹战马带回去,却又听康熙对阿兰泰道:“你拟个旨意,让宁古塔那边拨些军粮给丘禾部,另外再赐些他们用得着的东西,具体,你看着拟,回头给朕用印便是。”
“奴才遵旨”阿兰泰答应一声,默默记下,寻思给这丘禾部拨些什么好。
“米庆,皇上准了你的要求,还额外给了你们粮草,我看你不立个大功,可真是对不起皇上对你的慷慨啊。”明珠笑着走到康熙身边,他知道康熙现在的心情是很好的,所以也就笑着说道:“皇上,既然米庆的事定下来了,那就让人带他去领官身,另外奴才再让人陪他去工部和太仆寺挑东西。奴才准备后天就让他回关外。”
“后天”康熙迟疑一下:“可来得及”
明珠道:“大军定于二月十八出发,让米庆他们提前几日去,好让彭春和萨布素他们有个准备。”
康熙听了微微点头,又问道:“步军营的人挑好了带兵的是谁”
“奴才挑了五百八旗健儿,都是平过吴逆的,带兵的是参领伏尔哈。”
赵强一听,得,还送了五百八旗“健儿”给自己,康熙这人情真够大的,可不能辜负他这番心思,一定要好生对待这些精兵强将
“伏尔哈是镶黄旗的,嗯,这人可用。”康熙转身回到御座上,挥手示意明珠:“你这就去办。”
“是,奴才这就去办。”明珠忙一拉赵强:“还不谢过皇上。”
两人一同跪下磕了头,一块退了出去。赵强出来的时候听见康熙在说什么“彭春和郎坦”,他知道这二人是雅克萨之战的清军正副主将,想必康熙还在说关外的事。
待离南书房有些距离了,前面的明珠突然把脸一冷,训道:“本相事先怎么交待你的,你怎么能在皇上面前提什么要求呢胡闹,你想要什么尽管与本相说便是,幸好皇上不与你一般计较,否则本相的心血可要被你给毁了。”
赵强被训得不敢吱声,不明白明珠的什么狗屁计划差点被自己毁了,装作很是委屈的说道:“小的只是担心敌不过罗刹人,所以才想着跟皇上要点火铳和战马,这样和罗刹人交手时多少有些胜算,绝不是不听相爷的嘱咐”
“好了,皇上不怪罪于你,本相如何还会怪你。”明珠板着的脸松驰了下来,笑道:“你须好生办差,大军凯旋之日,本相必为你在皇上面前请功,到时将你这副参领转正,也好让你有个好前程。”
赵强忙道:“多谢明相提携”
“边走边说,工部那边我会派人和你过去,你的官身明日就给你办好,后天你便与伏尔哈一同出关,将你族内事情安排一下,好安心替朝廷办事。嗯,到了关外,凡事听伏尔哈的,切不可自作主张,知道吗”
二人边说边走,很快就出了宫门。
第五十七章火药买卖
计划不如变化快,当知道三天后自己就要与一个叫伏尔哈的八旗参领出关,赵强就知道要糟,因为自己要办的事情八字还没一撇,哪能说走就走呢。别的不说,就说和周培公的约定,定好的是半个月,现在却突然提前了九天,也不知他是否愿意就这么跟着自己出关。另外虽说探到戴梓家在何处,但毕竟还没见过他本人,而且用来偷运他出关的马车都没准备好。还有,张玉书到现在赵强也没见过,替冯云解除与张家公子婚约的事自然没有下文。再加上为雅克斯翻译学校和关宁军汉化采购的书籍笔墨什么的,所有事情加一块,没个七八天时间无论如何是搞不定的。
高士奇啊高士奇,你算是给我出了个大难题火烧眉毛了,赵强也只能立即着手安排,首先他让德丘带了两名护卫拿着明珠给的银子满京城的购买书籍、笔墨等物品;葛飞虎则去车马行购买几辆用于运送货物的大马车,并请木匠进行加工,在车厢里隔个假层,保证人藏在里面闷不死,外人也看不出。余下的人则去八旗各个都统衙门打听,看有没有要发往关外的犯人。
当然,赵强不是真的要犯人,而是他知道虽然这几年文字狱比鳌拜主政时要减少许多,但每年仍有不少读书人因为犯禁被锁入大牢,然后举家被发配关外。而关外很多旗人却从这些流犯身上看到了赚钱的“商机”,他们蜂涌而至京城,将那些因事被叛流放关外的犯人低价买下,然后带回关外,等过几年朝廷有大赫,届时就让这些囚犯的家人拿银子来赎人,若家里实在没银子,他们也不会就此放人,而是将人卖到西北回部,从中赚取高额差价。因做这种勾当的都是旗人,所以清廷对这种事情也不予以制止,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却不知害了多少可怜人。而那些因文字狱被发配关外的读书人,本身就对清廷充满仇恨,再加上他们的亲身经历,便恰恰成了赵强最需要的人,根本不必进行什么“思想感化”、“晓以大义”什么的,直接便可投入“工作”当中,成本低,投入少,见效快,实在是储备读书人的最佳捷径。不过赵强也交待护卫们,买归买,但不要显眼,一次只买几个便行,每次出面买人的护卫绝不能是同一个,以防被人怀疑,反而坏了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