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恶奴 > 分节阅读 45

分节阅读 45(1/2)

目录

视眈眈的陈伟,沉声道:“千户大人,我知道你不是大清的军队,因为关外没有汉人的军队。”

说到这里,巴根打住了,微微低头看赵强的反应。

赵强却是眉头一挑,似笑非笑道:“说,继续说啊,本千户听着呢。”

见赵强让自己继续说,巴根微一沉吟,续道:“巴根不在乎千户大人是不是朝廷的人,巴根只想杀罗刹人为爹娘报仇。我想问千户大人,如果我可以为你拉来五百名骑马的勇士,我是不是可以成为他们的首领,也就是”

一时巴根想不起那应该是个什么官,半响才一拍脑袋:“百户”

“五百人”

赵强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这个巴根怎么看也不像是蒙古人中的贵族,他凭什么可以拉五百蒙古人过来难道这家伙是真人不露相,隐藏身份瞒过俄国人不成

有些疑惑的瞥了一眼巴根:“你确信你能拉得过来”

巴根见赵强不太相信自己,急道:“这是我的事情,我只想问大人,人拉过来后,我是不是可以成为百户,随同大人一起杀罗刹人”

“可以”

只要巴根真能拉五百蒙古人过来,别说是百户了,就是给他个蒙古千户又有何难。

赵强知道喀尔喀蒙古大概位于现在的外蒙古,北部与俄国人接壤,这是一个亲近满清的蒙古部落,巴根说要拉五百喀尔喀蒙古人来投自己,这实在让他有些不敢相信。不过相信他也没什么损失,大不了白欢喜一场而已,喀尔喀蒙古最近的势力离这也有几百里,让他们跨过俄国人来攻打自己,有点天方夜谭了。

“巴根,你如果一心想随本千户杀罗刹人,为你死去的亲人报仇,那本千户可以明白无误的告诉你,你如果能拉五百蒙古人来投,这五百蒙古人便是你的部下,你就是百户,如果有一千人,你就是千户”

赵强差点说溜嘴,如果有万人,你就是万户,幸好自己反应快,及时打住,真要来一万蒙古人,自己可得给巴根打工了。

“巴根相信你,因为你的人敢杀罗刹人”

得到赵强的确认后,巴根松了一口气,脸上露出笑容,朝赵强重重的一弯腰,便要返身出发。

“等一下”

在巴根就要踏出去的时候,赵强叫住了他,对陈伟耳语了几语。很快陈伟便取了数块金锭送到巴根面前:“千户大人给你路上用的。”

巴根迟疑了一下,伸手接过那几块金锭,揣在怀中,再次朝赵强弯腰行礼:“多谢千户大人”

赵强缓缓走到巴根面前,挥手招来侍卫在门外的贺满川,对巴根道:“我派一名侍卫随你一起去,路上好有个照应。你放心,即使你拉不来人,这些金锭也属于你,本千户只要你一份赤诚之心即可。”

巴根看了看贺满川,又看了看赵强,凝声道:“千户大人放心,巴根是成吉思汗的后人,我们蒙古人说到做到,巴根一定可以为千户招来五百名敢战的勇士”

“嗯,我相信你。”

赵强对贺满川嘱咐了几句,让他路上小心,如果有什么危险,就立即退回来。贺满川一一应了,赵强又调了两匹马给他们,最后在赵强的目送下,贺满川与巴根往西北方向快速驶去。

“千户,万一这巴根是个骗子怎么办”

陈伟对巴根有些怀疑,总认为这个给罗刹人当苦力的蒙古人在吹牛,他要是有这个本事,何以沦落到给罗刹人当奴隶的份。

赵强听了,微微一笑:“我也不知道怎么办,如果这巴根真的在说谎,那就当那几块金锭打水飘了呗。不过如果有收获,那可是大大划算。世事无绝对,或许这巴根对咱们真是一个宝贝也说不定。对了,你马上通知各营官列队,我有重要事情要宣布。”

“重要事情”

陈伟一怔:“千户大人有何事要宣布是出兵打罗刹人吗”

赵强摇摇头,指了指陈伟脑后:“你不觉得咱们脑后这根辫子该剪了吗”

第七十一章留辫不留头

脑袋后面的这条金钱鼠尾辫是该割去了,当各营集合完毕,听到赵强下割辫命令后,汉军士卒们对割辫没有任何心理抗拒,因为在十年前,他们已经割过一次辫子了,现在这条辫子是两年前刚刚长起来的。

当年吴三桂率三军拜谒永历帝陵誓师北伐,事先,他召集诸将说:“拜别已故君主,应当穿故君时的衣服见他。”指着自己的头问诸将:“我先朝曾有此帽子吗”又指指自己身上的衣服问诸将:“我先朝曾有此衣服吗我这老臣将易服祭故君,你们自己考虑该不该易服。”

满清自关外建国伊始,就确立一项政策,凡从明朝俘获或投降过来的汉族百姓,汉官汉将都必须剃发易服,改穿满族服饰。否则,就是不遵国体,对清朝不忠,视为大逆不道,罪不容诛。在明朝看来,凡已剃发易服的汉人,就是叛逆,视为敌人。吴三桂带头去满装,改穿汉服,重新蓄发,吴军上下自然效仿,赵强自己也曾在北上的前几天亲手割掉过脑后那条辫子。

不过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吴三桂改服之后,便到永历帝陵前哭祭起来,并且声嘶力竭,极尽哀色。赵强不否认吴三桂反清壮举,但对于他的这一行为却是非常不耻,要知道永历帝是吴三桂擒获,又是他亲自下令秘密处死,十余年后他却又拜倒在永历陵前,痛哭流涕,他悲从何来哭的又是哪门子

与其说吴三桂哭永历帝,倒不如说哭他自己更符合实际。为清朝奋斗了大半生,换取了一顶王冠,获得一方土地,希图永镇,世享福贵。谁想康熙一山不容二虎,执意要让他一贫如洗的回到关外去,回到关外就意味着吴三桂将失去所得到的一切,了此残生。而且,到那时,命运如何,谁又能敢保他及子孙平安无事呢也许,在永历帝陵前,吴三桂流露出的那行热泪中包含了他自己的愤激、不平和悲叹、后悔的情绪吧

当时的吴三桂哭得过于悲痛,悲声牵动了三军的民族情感,吴军上下包括之前的赵强只想到朝廷不守信义,剥夺了他们已得到的东西,对朝廷的愤恨满人压制汉人,占据了他们的心头,谁还去想永历帝死于谁手偶尔想到,自然得归罪于满人的清朝。所以,吴三桂一哭,三军同哭,上下一心,誓与满清不共戴天

当然,赵强要部下割辫与当年吴军上下割辫不能比的,那时是十几万大军齐割辫,现在却是数百人而已。不过声势比不上昔日,这性质却是要强于昔日,赵强要割的不仅仅是辫子,更是决裂,与满清的彻底决裂让这些异族知道,从今天开始,他们不再是满清治下的奴才,而是赵强部下的铁血之士

任何三心二意,意志不坚定,有忠诚于满清思想的人都要被清洗

汉军士卒们手脚很麻利的就相互帮忙割掉了辫子,鄂伦春人和各族壮丁们却是惶恐万分。人人脸上露出惧怕之色,他们不明白为什么这些汉人要他们割掉辫子,万一被清军发现,那可是要族诛的大罪啊

一些壮丁们脑中不约而同的闪过一个念头:这些人到底是不是朝廷的军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