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39(2/2)
悉诺逻无奈地将情况向逻些城反映,王画也无奈地返回灵州。
只有一个人心中很满足,郭元振。他对南边吐蕃地区不感冒,地处高原严寒苦地。收回来没有多大好处,而且收复牺牲很大。这一点不象大非川,大非川水草丰美,又有许多战马。大家到此为止吧。
王画还没有到灵州,就在半路上听到洛阳发生的种种事情。
既然收复白兰部没有希望了,他只好将重心转移到国事上来。
听到朝廷钦差来到灵州,王画也没有说什么,慢悠悠地往回赶。
见到宣旨的太监后,王画态度不冷不热,太监也没有敢吭声埋怨,开始宣旨。
王画态度依然很轻慢,宣完了旨,王画问了一句:“我记得前一段时间,韦皇后不是说过要让裹儿做皇太女的吗现在为什么立李重茂为帝”
这个太监是韦氏的心腹,他前来不仅仅是为了宣旨,还有一个另外的目的,安抚王画。只要安抚了王画,这一番来来往往,就会让许多人产生误会,认为王画在与韦氏眉来眼去。数月后,她真正将朝廷掌握,王画就会可有可无了。当然,如果王画对她明确支持,那是最好不过。不要说光禄大夫,就是给他一个特进又如何
这个太临答道:“王大将军,现在舆论不宜。你以为太后想立重茂为帝但这个过渡是必须的,过了这段时间后,公主还是皇太女。相信这个简单的安排,以王大将军的眼光,自然能看出来。”
“你是说皇后想学太后,立李重茂为帝,只是扶立一个傀儡上台,以后还会将他废去,自己为帝”
“咳,咳,”这个太监呛着了,这些话儿只能意会,不能言传。
“那么我再问你,皇后说要将公主下嫁给我,什么时候下嫁”
“王大将军,很难啊。现在先皇新近驾崩,本来公主下嫁到灵州,就违了仪制。如果在这时候下嫁,更会为太后带来不利的影响。所以这件亲事必须等到一年以后,再次议事。那时候太后有了更多的话语权,公主也过了中丧之期。那时候下嫁,阻力将会更小。这也是太后派奴婢前来的原因,特地恳请大将军谅解的。”
“丧期我不知道韦家有多少人,或者皇室有多少人,如果一个个替他们过丧,那我岂不是一辈子也不要娶公主了再说,你不要告诉我,皇上当真是生病驾崩的。你回去吧,对皇后说,什么时候将公主下嫁,什么时候再派钦差前来。这个破将军,破大夫,我不稀罕。”
本来没有收回白兰部,王画一肚子恼火,直接将这个太监轰出去。
赶走了钦差一行人,王画对朱仝说道:“放吧。”
不是放狗,是放李重俊现世。
第七卷盛放第一百十八章平地起惊雷
第一百十八章平地起惊雷
到了腊月,元旦将要到来。
可是洛阳阴云密布,先是宋璟、王志愔等人贬离朝堂,再接着,李朝隐与毕构二人再次被贬。
至此,李显扶立起来的一些正气,尽数流失。
连在西方,血营与郭元振与吐蕃人雪天里作战,居然没有居于下风,这一战中出现了一种新战术,雪撬配标枪,都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
韦氏连续地调动大臣,升的升,贬的贬,感觉朝堂上都是她的亲信了,才松了一口气,凤驾来到了上阳宫。
得找李裹儿交谈,别人无所谓,如是不将自己这头痛女儿安抚好,首先第一点,马上祭拜时,李裹儿就必须得露面。到时候她指着自己,说自己谋杀皇上怎么办
为什么在李显毒发时,将李显身边的太监喊进来拿琴就是因为李显没有喝酒之前好好的,洗脱嫌疑。然后再喊御医,在自己威逼之下,说李显暴病粹死。
同样争的是这个大义。
如果证实是自己毒杀丈夫,天下马上就会大乱。
假如在祭奠的时候,李裹儿大喊一声,情况很不妙。
而且这个女儿十分“不孝”,很有可能会这样做。
到了观风殿,韦氏下了凤辇,找到了李裹儿。
李裹儿正在用朱砂临摹泰山经石峪金刚经。这个真迹不是书稿,是摩崖石刻,镌刻着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二十余行,字径五十厘米左右。很大的字,原址在泰山经石峪花岗溪床上,出自于北齐,不知何人所书。
王画在少年游历泰山时,经过此地,将它手摹下来,并且称其为:虽谓分楷,多带篆隶,藏锋严谨,行笔一贯,转折得体,形态拙朴。篆意深远,拨而不肆,弯而不柔,波磔含蓄,舒展有异。又称其为结字统一,和谐和鸣,可比王欧虞褚。
将它与王羲之父子、欧阳询、虞世南以及褚遂良五人的书法相提并论。
虽然夸张了一点,可是这个碑字书法遒厚精古,峻利疏朗,最妙的拙而不僵,点画之间多趣,断连时隐时现,而且还有一种宽绰雍容之态。一开始没有人注意,直到很久以后,对古碑的发掘,这个石刻才引起世人震惊。包世臣、康有为等人对它称赞不己,并且称其为北魏书法中绝世精品。
只不过因为王画的出现,这个石刻提前了近一千年,引起了世人的关注。王欧虞褚五大家,对于一般读书人家,是无缘一见了。就是见到的,也只是别人的临摹版。但这个石刻刻在花岗岩上,没有那一个大家族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将它连同山壁一起挖回去。
于是许多山东弟子前去游阅,一是看泰山之奇,二就是看这个石刻的。
王画写的字,收藏最多的是李持盈,那是早期他写的字,后期写的字,收藏最多的却是李裹儿。李裹儿失去了父亲,十分难过,于是将这个金刚经拿出来临摹,她决定拿朱砂临摹一百遍,替父亲超度亡灵。
但这个字迹对王画来说,临摹并不吃力,可不适合李裹儿。
在李裹儿学楷字时,王画就指出她最适合的是学褚体,因为褚体丰艳流畅,妩媚多姿,适合李裹儿的性格与笔法。那时候她在学王羲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