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22(2/2)
当然还是有家族犹豫不决,比前面几大著名家族。先后参与,可是力度不大。但参与的人多了,有一些粮食调运出去,手中回拢了资本。再次对郝鹏飞这个外来户排挤。
郝鹏飞一看不妙,又听说朝廷派出王画赈灾,于是盘算了一下,给我两百万贯吧。得,我走人了。以现在的粮食价格,他这个要求不过份。筹集了钱,郝鹏飞也就从滑州消失了。
王画听说此事,指着这群官员骂道:“你们这群蠢猪”
气得。
如果这是这群人贪得无厌,有可能将郝鹏飞趁机拿下,最少将他这一百万贯钱原始资本截留下来。现在都好,反而让他短短大半年时间,赚了一百万贯钱逃跑了。
但朝中有什么人罩着,询问,都说不知道,只有滑州刺史才清楚,但他们知道这个人力量很强大,包括诅咒一案,离洛阳不算太远,可洛阳一点儿也没有惊动。还有他们囤积了那么多粮食,过往关卡也应当会留神的,然而在此人罩着下,朝廷依然一点风声也没有。
最后还得撬滑州刺史的嘴。
依然不承认,也不太好动刑,当然李重俊可以将他斩杀,可毕竟也招来非议,使这一行变得不完美起来。又找到王画,王画在他耳边私语了一番。
李重俊高兴地离开。他又来到这个刺史面前,低语了几句。行,不说吧,孤将你押到洛阳去。很符合手续。但孤会让囚车从灾民面前经过,至于这群灾民会发生什么事,孤不清楚了。
连等他回话机会都没有,就吩咐人这样做了。囚车押出了城,松松垮垮的四五名士兵看守着。
那等于向这群愤怒的难民说。来吧,我这里不设防。
离灾民不远了,眼看着灾民们一个个站了起来,这位刺史大人害怕了。他大叫道:“算你们狠,我说了。”
既然开口好办,又押了回来。
李重俊笑盈盈地看着他,很开心。
刺史同样讥讽地看着李重俊说道:“太子殿下,你真想听不后悔”
“孤为什么后悔难道你不会诬告是我父皇是幕后的人吧。”
“其实你不用问我,问王学士就是了。”
“笑话,你们做下的,难不成你想诬陷王学士”
“不是,我只是想说的,既然王学士想到从卫州调兵,已经早知道他是谁了。何必要询问我”
“这更奇怪了,他不从卫州调兵,难道从你手上调兵恐怕你都敢将孤杀害了。”
“好吧,我直接说了,幕后的人是德静王,我们所有的收益有一成将将会交给德静王。不相信,你可以将账薄仔细审核,看是不是有一成的收益另外存放,在账面上找不到的。就包括马子亮都是德静王的人,所以才有胆量准备私自吞下一部分赈灾物资。现在知道了吧来吧,我画押,看你有没有本事抓捕德静王。另外也告诉你,腾刺史与相王关系密切,这才是王学士敢调卫州军队过来的真正原因。”
李重俊不顾他了,拨腿就跑,找王画去,心里面憋的。
敢情到底自己被王画做了枪头使唤。连老魏都不喜欢这种感觉,更不要说年青好胜的他了。
找到了王画,他说道:“王学士,你早就知道了幕后的人是德静王,故意戏耍孤的,是不是”
王画一脸愕然,说:“太子殿下,何来此言”
“刚才那个刺史什么都说了。”
“你说幕后的人是德静王。不会吧。”
“你就别装模作样,孤再问你,你为什么专门让卫州刺史协助”
“很简单啊,卫州离滑州最近。而且我也听说滑州这个刺史与德静王关系走得很近,而卫州刺史与相王走得很近。我派了那么多人调查此案,如果不知道才奇怪。你说在这种情况下,我让卫州腾刺史协助,有不有利”
说得也有一点儿道理。
“再说太子殿下,我与德静王的矛盾大,还是与相王的矛盾大”
又说得有些理儿。
“还有,我只是知道他是德静王的人,可没有想到德静王也会参与。现在我不懂了,德静王自上皇时,就封赏无数。现在要钱有钱,要人有人,要权有权。他还要这么多钱用来做什么难道他想造反”
李重俊一听,脑子里不由胡思乱想起来。韦氏对他不好,而武三思与韦氏走得很近。本身就对武三思十分地反感,这一听似乎又有些理儿。
他忽然一拍桌子,说道:“王学士,你的话说得很有理,不但这样做他积累大量财富,还使国家混乱,他才能有机可趁。说不定出卖血字营的事情都是他做的。王学士,你再想想,既然他敢让十几万百姓生死安危不顾,出卖几千血营士兵,不足为奇。”
他反过来让王画想想。
李红与沐孜李听到后,借故到房间拿东西,其实用手帕将嘴捂住,差点儿笑得气都透不过来。
王二郎太会忽悠人了,这个太子也太逗了。
但王画不能笑,一笑就笑白了。他还是一本正经地说道:“太子殿下,这也未必,也许是德静王只是喜欢钱,让手下蒙蔽住。至于血字营的事,没有证据更不能乱说的。”
说到这里,他有意岔开话题。反正得到了口供,让李重俊找到了把柄,已经足够。他又说道:“既然德静王都出来了,应当相关的涉案人员基本上都查清了。要么就是德静王什么样的手下,参与了帮助滑州蒙骗朝廷的。这需要德静王配合,已经超过你我的范围。下面应当办另一件事。”
事情还有不少,涉案有各大世家,许多商人,以及一些不在滑州城外的参与人员,还有已经调往各地的粮食。在十七州范围内,立即抓捕归案,粮食收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