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大唐皇帝李治 > 分节阅读 222

分节阅读 222(2/2)

目录

李治烦恼的又是一挥手拦下了禁卫,道:“说错了,赏百贯,下去。”

那锦衣卫一身冷汗的跌跌撞撞的退了下去,傻子都看出来,今天陛下心情不好,就连进来的禁卫也如蒙大赦般逃了出去。

“风声,风声”

李治淡淡的重复了这二个字,听不出什么喜怒,烛光照在他的脸上,好似笼了一层淡淡的金纸,他慵懒的躺在榻上,侧卧而眠,“退下”下面跪着这么多娇媚的佳丽,低头碎着脚步退下。

依稀间,李治梦到很多很多年前,也是在神龙殿中,不过那是个冬天,李治穿着一身浅黄色的裘袍,红着脸蛋槎着手,上面躺着的人换成了李世民,李治很二的朝自己父亲傻笑。

李世民一边看奏折一边头也不回的对少年说:“沙场无父子,一切都是为了大唐的利益,就是亲兄弟上了战场,也不能退缩,该杀的还是要杀。朕现在不是在给你讲仁义道〗德,朕是在讲历史,别的都是戏说,这才是正史,兔崽子,别扭屁股了,听仔细了你。”

“父皇,正史孔夫子天天教,有什么好说的。”

“少废话,反正你好好听着就对了,闷头认真学着。”

“是,父皇。”

“皇帝的实质,其实只有一个字:抢想要王位,自己想办法“抢,;想要权力,也要自己“抢,。而历代帝王“抢”东西,靠的是五种人:首先是文臣,只会哈他们你就什么都不用做,看着你的臣子等人忙乎,就能保证帝国的稳定。其次是武将。”说道这儿,李世民放下奏折,郑重的对李治道:“稚奴,你看隋炀帝那个昏庸的皇帝,想当年,隋炀帝将太原留守这个重要差事交给了你的爷爷,你的英雄爷爷趁机起事,对于武将你要慎之慎之再慎之,要用心去结交他们或者用心去想办法光明正大除了他们。”

李治点点头,道:“那第三呢,有没有第三”

“哼,第三是外戚。你看周宣帝那个愚蠢的皇帝,想当年”周宣帝宇文贷把兵权给了杨坚,结果周宣帝刚死,杨坚就夺走了宇文家的王位,哪怕有一天你醉生梦死,兵权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哪怕你最信任的人也不要给,譬如你舅舅,满朝朕最信任他,可朕从来不让他掌握兵权。”

李治依旧只是点点头,“第四就是太监。”

李治插嘴道:“这个我知道,东汉后期那些窝囊的皇帝,太监们今天废一个,明天立一个,他们一点办法都没有。”

李世民欣慰的笑了笑,道:“至于最后,就是你自己了。”

“我自己”

“朕手下良才无数,猛将如玉,谋士如雨,这些人朕镇得住,能镇一辈子,稚奴,你呢要是你,你靠什么镇住他们”

靠文臣自己会腻味死了。靠武将或者外戚饭碗被抢走怎么办靠太监呸呸呸

还是要靠自己啊

可是,小李治是个有自知之明的人,他明白自己和父亲的差距。

再仔细想想,父亲厉害,是因为他手下的能臣猛将都听他的,那么,自己如果有一批亲信,总揽朝廷的内政外交,不就能和那些文臣武将等人抗衡了

“父皇,稚奴如果建立自己的势力不就走了”不听话,全部换了。”

李世民大笑,道:“这个问题,朕对你大哥、四哥都说过,你大哥说,杀:你四哥说,让文臣治理,去打压武将,至于太监、外戚不给他们权力就是,唯独你说的最好,但你能做到吗”

小李治捂了捂自己冰冷的小脸蛋,道:“当然能,雁儿姐说她在逻些等着稚奴,稚奴有一天一定会灭了吐蕃的,那稚奴以后就建一个势力,以后大哥若是英明,稚奴就老老实实的,大哥若是胡来昏庸,稚奴就抢他的太子之位。”

李世民闻言干脆不批奏折了,哈哈哈大笑说“好好好,朕看着,看看你有没有那个本事,你生而能言,袁天罡说你是上天注定的皇帝,朕要看看,看个清楚,去做。朕给你这个机会。”

“说定了,不许反悔。”

“君无戏言,朕倒要看看你能做出什么来。”

那一年,公元632年,李治四岁,东突厥已灭,李世民正意气风发,文成公主初嫁了,吐蕃结亲大唐,那一年,锦衣卫初建,天下会初建。

大唐皇帝李治第二十章武家兄弟曰:娶老婆就要娶勾栏里的娘们

更新时间:201110148:19:34本章字数:6713

武媚娘的母亲杨氏是一位安静祥和的女人,容颜依稀可见当年的丰姿,虽然半生坎坷,但较之寻常如此年龄的女人要美貌的多,套用一句俗语,徐娘半老风韵犹存,因为出生成分的问题,杨氏直到四十四高龄才嫁人,男人愿意娶这样年龄段的女人,很难说是因为爱,那武士瞪为商时就是一红顶商人,后来干脆弃商从政造反打天下,这样的男人注定和杨氏只有“爱”没有“情”。

武士裴死后,杨氏以一己之力把三个如hu似玉的女儿拉扯长大,还有前夫两个仇视自己的儿子,尽管肌肤还是丰润,但眉目总显得十分老态沧桑,透露出一股疲惫。

武家算上家道中落了,尽管长子武元爽继承了周国公爵位,但大唐最不缺的就是国公爷,外面的人每每看到武家门可罗雀的大宅门时,都要摇头同情的感慨一句“虎父犬子,莫过于此了”但世事变化犹如白云苍狗,谁也能想到当十四岁的武媚娘平静的对杨氏说“见天子庸知非福,何儿女悲乎”后,这个还未长成的祸水就好像神佛保估般一夜蜕变成凤凰,飞上了高高在上的枝头,此后一路辉煌,随着李治登基称帝,也贵为大唐国母,当朝皇后娘娘呢。

当时之人如今屡屡将昔年武媚娘陈年的话翻出来教训自家儿女子弟,抑或当作谈资引以为奇,传唱四野,可若是武媚娘就此泯然众人,怕也只是当成一句小女子狂妄之言,世事本就如此,拼搏的是名人,传唱的是庸人。

杨氏自从进京后,就不可避免的融入了大唐的贵妇圈子里,那些恨不得天天窜门的名媛贵妇们都说杨氏有福气,没有谁不开眼的去提杨氏那中年“克夫”的旧事,昔年武士裴初死时的风言风语如今也没了,挖苦嘲讽也没了”只剩下刻意吹捧和华丽丽的歌功颂德溜须拍马”照武媚娘目前的地位和受宠程度看,这样的情形会一直延续到杨氏死的那天,算起来,杨氏确实是一个有福的女子。

但今天的杨氏不仅很欢乐,而且很满足,脸上挂满了略显得意的矜持笑容,不仅为坐在身旁的二女武媚娘,同样也为下座立了些许微功的武元爽兄弟俩。

武家兄弟来京前是川北利州的土霸王,每天过着三点一线的单身钻石王老五生活,青楼楚馆、赌场、打猎”至于家早就当作了客栈,唯一不同于客栈的是,家不需要hu钱,仅此而已,但明面上倒也没做那有强抢

目录
返回顶部